一种热回收型风冷热泵机组的双水箱热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855197 阅读:3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14:41
一种热回收型风冷热泵机组的双水箱热水系统,包括控制装置、制冷主机、第一、第二电磁三通阀、第一、第二电磁二通阀、工作水箱、保温水箱、第一、第二、第三温度传感器、过滤器、第一、第二水泵、第一、第二和第三闸阀;工作水箱从下至上分别设有F1、F2和F3水位开关;保温水箱从下至上分别设有F4和F5水位开关;第一温度传感器设于工作水箱,第二温度传感器设于保温水箱,第三温度传感器设于第二电磁二通阀与热水管网之间的管路;第二闸阀设于工作水箱的底部,第三闸阀设于保温水箱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第一、第二电磁三通阀和多个闸阀方式实现水系统管路之间的切换,具有机组功耗低,热水利用率高,并能达到客户用水时水温恒定效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是涉及一种热回收型风冷热泵机组的双水箱热水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空调的需求也不断的改进。不仅需要空调能够制冷而且还要求其能够制热,甚至能够包含制热水器的功能,从而实现多功能合一的目的。现有技术中的热泵机组的热水系统采用单水箱循环加热,这种单水箱循环加热的热泵机组,需要通过水泵强制循环将热能传递到蓄热水箱中,如遇用水高峰时段或者到冬季,系统有效供热水量往往无法达到设计要求,不能满足客户的用水需求,客观上将会导致 “空气源热水器有问题”的现象,即热性能差和冷热水直接混合造成水温忽低忽高。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具备多时段提供恒定水温热水的热泵水系统来解决由于冷热水直接混合造成水温忽高忽低的问题,同时还能够降低机组的工作温度点,降低功耗,提高热水利用率的热回收型风冷热泵机组的双水箱热水系统的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具备多时段提供恒定水温热水的热泵水系统来解决由于冷热水直接混合造成水温忽高忽低的问题,同时还能够降低机组的工作温度点,降低功耗,提高热水利用率的热回收型风冷热泵机组的双水箱热水系统。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了一种热回收型风冷热泵机组的双水箱热水系统,包括有控制装置、制冷主机、第一电磁三通阀、第二电磁三通阀、第一电磁二通阀、第二电磁二通阀、工作水箱、保温水箱、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过滤器、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一闸阀、第二闸阀和第三闸阀;所述工作水箱从下至上分别设置有Fl水位开关、F2水位开关和F3水位开关;所述保温水箱从下至上分别设置有F4水位开关和F5水位开关;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工作水箱,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保温水箱,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电磁二通阀与热水管网之间的管路;所述第二闸阀设置于所述工作水箱的底部,所述第三闸阀设置于所述保温水箱的底部;所述制冷主机一侧的I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闸阀和所述第一电磁三通阀的A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三通阀的C端与所述工作水箱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工作水箱的补冷水口与所述第一电磁二通阀连接,所述第一电磁三通阀的B端与所述保温水箱的第一进水口连接,所述保温水箱的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二电磁二通阀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二通阀的另一端与热水管网的一端连接,所述热水管网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水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水泵的另一端与所述保温水箱的第二出水口连接,所述保温水箱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二电磁三通阀的B 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三通阀的A端与所述工作水箱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电磁三通阀的C端与所述过滤器的一端连接,所述过滤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水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水泵的另一端与所述制冷主机的2端连接;所述制冷主机另一侧接空调水系统;所述制冷主机、所述第一电磁三通阀、所述工作水箱、所述第二电磁三通阀、所述过滤器、所述第一水泵组成热水循环系统;所述工作水箱与所述保温水箱组成水系统的蓄水系统;所述第一电磁二通阀与所述工作水箱组成补水系统;所述第二水泵、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电磁二通阀和所述保温水箱组成水系统的供水系统;所述制冷主机与所述第一闸阀、所述工作水箱与所述第二闸阀、所述保温水箱与所述第三闸阀分别组成各自的清洗系统。其中,所述过滤器为Y型过滤器。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工作水箱的下部。其中,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保温水箱的下部。其中,所述第二电磁二通阀与热水管网之间的管路为生活热水回水管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热回收型风冷热泵机组的双水箱热水系统,包括有控制装置、制冷主机、第一电磁三通阀、第二电磁三通阀、第一电磁二通阀、第二电磁二通阀、工作水箱、保温水箱、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过滤器、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一闸阀、第二闸阀和第三闸阀;所述工作水箱从下至上分别设置有Fl水位开关、F2水位开关和F3水位开关;所述保温水箱从下至上分别设置有F4水位开关和F5水位开关;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工作水箱,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保温水箱,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电磁二通阀与热水管网之间的管路;所述第二闸阀设置于所述工作水箱的底部,所述第三闸阀设置于所述保温水箱的底部;所述制冷主机一侧的I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闸阀和所述第一电磁三通阀的A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三通阀的C端与所述工作水箱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工作水箱的补冷水口与所述第一电磁二通阀连接,所述第一电磁三通阀的B端与所述保温水箱的第一进水口连接,所述保温水箱的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二电磁二通阀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二通阀的另一端与热水管网的一端连接,所述热水管网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水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水泵的另一端与所述保温水箱的第二出水口连接,所述保温水箱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二电磁三通阀的B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三通阀的A端与所述工作水箱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电磁三通阀的C端与所述过滤器的一端连接,所述过滤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水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水泵的另一端与所述制冷主机的2端连接;所述制冷主机另一侧接空调水系统;所述制冷主机、所述第一电磁三通阀、所述工作水箱、所述第二电磁三通阀、所述过滤器、所述第一水泵组成热水循环系统;所述工作水箱与所述保温水箱组成水系统的蓄水系统;所述第一电磁二通阀与所述工作水箱组成补水系统;所述第二水泵、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电磁二通阀和所述保温水箱组成水系统的供水系统;所述制冷主机与所述第一闸阀、所述工作水箱与所述第二闸阀、所述保温水箱与所述第三闸阀分别组成各自的清洗系统。 本技术通过采用第一电磁三通阀、第二电磁三通阀和多个闸阀的方式实现水系统管路之间的切换,使热回收型风冷热泵机组水系统根据不同的需要流经不同的水箱,形成热回收型热泵机组的双水箱热水系统。具有机组功耗低,热水利用率高,同时还能达到客户用水时水温恒定的效果。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I是本技术的一种热回收型风冷热泵机组的双水箱热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图I中包括有I——制冷主机、2-工作水箱、3-第一电磁三通阀、4——第一电磁二通阀、5——保温水箱、51——第一出水口、52——第二出水口、53——第一进水口、54——第二进水口、6——第二电磁二通阀、7—第三温度传感器、8-F5水位开关、9-F4水位开关、10——第二水泵、11——第三闸阀、12——第二温度传感器、13——第二电磁三通阀、14-第二闸阀、15——第一温度传感器、16-第一闸阀、17——过滤器、18——第一水泵、19-F3水位开关、20-F2水位开关、21-Fl水位开关、22-热水管网。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一种热回收型风冷热泵机组的双水箱热水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包括有控制装置、制冷主机I、第一电磁三通阀3、第二电磁三通阀13、第一电磁二通阀4、第二电磁二通阀6、工作水箱2、保温水箱5、第一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回收型风冷热泵机组的双水箱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控制装置、制冷主机、第一电磁三通阀、第二电磁三通阀、第一电磁二通阀、第二电磁二通阀、工作水箱、保温水箱、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过滤器、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一闸阀、第二闸阀和第三闸阀; 所述工作水箱从下至上分别设置有Fl水位开关、F2水位开关和F3水位开关; 所述保温水箱从下至上分别设置有F4水位开关和F5水位开关;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工作水箱,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保温水箱,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电磁二通阀与热水管网之间的管路; 所述第二闸阀设置于所述工作水箱的底部,所述第三闸阀设置于所述保温水箱的底部; 所述制冷主机一侧的I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闸阀和所述第一电磁三通阀的A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三通阀的C端与所述工作水箱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工作水箱的补冷水口与所述第一电磁二通阀连接,所述第一电磁三通阀的B端与所述保温水箱的第一进水口连接,所述保温水箱的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二电磁二通阀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二通阀的另一端与热水管网的一端连接,所述热水管网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水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水泵的另一端与所述保温水箱的第二出水口连接,所述保温水箱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二电磁三通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作忠刘斌陈胜辉李鹏鄢利平罗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科空调制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