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膜载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51829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膜载体,该生物膜载体包括圆柱面(1)和在该圆柱面(1)之内沿径向方向设置的翅片,该圆柱面(1)的高度为H,横截面半径为R,翅片的外侧边与圆柱面(1)的内壁相连且翅片的长度小于R。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生物膜载体包括圆柱面和设置在圆柱面内的翅片,各翅片之间不相连。该生物膜载体:对生物反应池内的水力冲击具有良好的缓冲作用,使载体表面的生物膜不易流失;具有较大的空隙率和良好的通气性能和过水性能,使得载体内部不易堵塞或结团;增大了生物膜载体的比表面积,加大了单位体积载体的微生物负载量,提高了生物反应池的容积负荷;结构相对简单,生产成本较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生物膜载体,具体地,涉及ー种用于废水处理的生物膜载体。
技术介绍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从生物膜法派生出来的ー种废水生物处理法,是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处理技术,即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装填一定数量的生物膜载体,利用生长在载体上的生物膜和充分供应的氧气,通过生物氧化作用,将废水中的污染物氧化分解,达到废水浄化目的。生物接触氧化法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点,该エ艺具有高效节能、占地面积小、耐冲击负荷、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自出现以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污水处理系统。生物膜载体作为微生物赖以栖息的场所,是生物接触氧化法的核心部分,其性能优劣直接决定着工艺的处理效果和投资效益。通常,生物接触氧化法使用的悬浮载体密度接近于水,使用时直接放置与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微生物在载体表面生长,形成一层复杂的生物膜,在曝气时载体固定或者悬浮于水中,使膜、液、气三相充分接触,从而使得污染物质快速降解。生物接触氧化法的生物膜载体形状一般为环状或立体球形等,形状规则,空隙率大,比表面积从几百到几千不等。载体多采用聚烯烃类(如聚こ烯、聚丙烯)及其改性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生物膜载体,其特征在于,该生物膜载体包括圆柱面(I)和在该圆柱面(I)之内沿径向方向设置的翅片,该圆柱面(I)的高度为H,横截面半径为R,所述翅片的外侧边与所述圆柱面(I)的内壁相连且翅片的长度小于R。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生物膜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包括交替均匀分布的长翅片(21)和短翅片(22),所述长翅片(21)的长度为R1,所述短翅片(22)的长度为R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膜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为2n,n为整数且2 < n < 10。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生物膜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面(I)的内壁和/或外壁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欣桑军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