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搅拌分解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51783 阅读:3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8:37
一种风搅拌分解槽,涉及用于氧化铝生产过程中铝酸钠溶液分解的反应槽。其特征在于它的结构包括:分解槽槽体,垂直安装在分解槽槽体内的料浆循环装置,垂直安装在分解槽槽体内、固定在槽体内壁上的提料装置和与位于槽体下底部锥形结构上的结疤排除管相联的结疤排除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风搅拌分解槽和传统风搅拌分解槽相比,由于在分解槽内安装设置了提料装置,可以将大颗粒氢氧化铝从槽内排出,避免了大颗粒氢氧化铝在槽内积累,可以有效延长分解槽的使用周期。在分解槽还底部设置了结疤排除装置,可以及时将槽内结疤和部分大颗粒氢氧化铝从槽内排出,避免了结疤在分解槽底部的堆积,可有效延长分解槽的使用周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ー种风搅拌分解槽,涉及用于氧化铝生产过程中铝酸钠溶液分解的反应槽。
技术介绍
在采用铝土矿为原料生产氧化铝的过程中,晶种分解是ー个关键エ序,其エ艺过程为控制铝酸钠溶液在一定的温度、氢氧化铝种子量、停留时间等条件下进行分解,料浆经过滤后得到合格的氢氧化铝,该エ艺过程的关键设备是分解槽。目前,分解槽从槽型上可分为风搅拌分解槽和机械搅拌分解槽,其中机械搅拌居多,但仍有一部分风搅拌分解槽在使用,尤其是在一些老氧化铝企业中,这类分解槽通过压缩空气驱动料浆在分解槽内进行循环,以避免氢氧化铝颗粒的沉淀,料浆通过溢流方式进入下ー个分解槽。近几年,由于铝电解对氧化铝的粒度提出新的要求,氧化铝的粒度逐步从中间状向砂状过渡,而风搅拌风解槽由于采用溢流出料,底部的大颗粒氢氧化铝无法及时排出,一方面会造成大颗粒氢氧化铝在分解槽内沉淀,影响分解槽的使用寿命;另ー方面,为了避免大颗粒氢氧化铝沉淀, 被迫采用加大压缩空气量、提高循环量的措施,导致用风量大,エ序能耗升高。目前,大部分风搅拌分解槽已经改为机械搅拌分解槽,但仍有部分风搅拌分解槽不适于改为机械搅拌分解槽,主要原因是这些风搅拌分解槽使用年限长,设计标准低,槽壁由于锈蚀和设计原因无法承载机械搅拌的负荷,改造等同于重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在氧化铝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能有效避免大氢氧化铝颗粒沉淀、增强设备运转的可靠性、減少设备的投资费用、缩减操作人员、降低氧化铝生产的运行成本的风搅拌分解槽。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ー种风搅拌分解槽,其特征在于它的结构包括分解槽槽体一该槽体上部为圆柱形结构,下底部为锥形结构,均由耐压钢板卷制而成,上部和下部通过焊接连接,圆柱形结构上部设ー组进、出料ロ ;锥形结构最低处设放料孔,锥形结构上设ー个放料管、一个结疤排除管和ー个检查孔;料浆循环装置ー该料浆循环装置为ー垂直安装在分解槽槽体内的筒形结构,底部通过支撑装置固定在槽体的锥形结构上,上部通过拉紧装置与槽顶连接;循环装置底部连接一条压缩空气管道,顶部安装ー伞形装置以保证料浆在槽内循环;提料装置一该提料装置为ー垂直安装在分解槽槽体内的筒形结构,固定在槽体内壁上,上部与槽体出料ロ连接,提料装置底部连接一条压缩空气管道。本技术的ー种风搅拌分解槽,其特征在于其结构还包括结疤排除装置一该结疤排除装置为ー筒形结构,该结疤排除装置两端通过闸阀进行控制,该结疤排除装置与位于槽体下底部锥形结构上的结疤排除管相联。本技术的ー种风搅拌分解槽和传统风搅拌分解槽相比,由于在分解槽内安装设置了提料装置,可以将大颗粒氢氧化铝从槽内排出,避免了大颗粒氢氧化铝在槽内积累,可以有效延长分解槽的使用周期。本技术的ー种风搅拌分解槽,在分解槽底部设置了结疤排除装置,可以及时将槽内结疤和部分大颗粒氢氧化铝从槽内排出,避免了结疤在分解槽底部的堆积,可有效延长分解槽的使用周期。本技术的ー种风搅拌分解槽,由于可以将槽内结疤和大颗粒氢氧化铝从槽内排出,減少了分解槽沉淀的几率,从而可以减少料浆的循环量,减少压缩空气用量,有利于エ序能耗的降低。本技术的ー种风搅拌分解槽,由于可以減少用风量,可以减少压缩空气用量,減少了压缩空气在槽内所占的体积,提高分解槽体积的利用率,延长分解时间,有利于分解率的提闻。本技术的ー种风搅拌分解槽,由于减少了料浆循环量,可以减少氢氧化铝颗 粒的磨损,減少了极细氢氧化铝颗粒的生成,減少了氢氧化铝颗粒的破碎,有利于生产砂状氧化铝。本技术的ー种风搅拌分解槽,可以为风搅拌分解槽的改造提供ー种新的可选方案,和改为机械搅拌分解槽相比,投资费用低。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ー种风搅拌分解槽,它的结构包括分解槽槽体I一该槽体上部为圆柱形结构,下底部为锥形结构,均由耐压钢板卷制而成,上部和下部通过焊接连接,圆柱形结构上部设ー组进2、出料ロ 3 ;锥形结构最低处设放料孔4,锥形结构上设一个放料管5、一个结疤排除管6和ー个检查孔7 ;料浆循环装置ー该料浆循环装置为ー垂直安装在分解槽槽体内的筒形结构8,底部通过支撑装置9固定在槽体的锥形结构上,上部通过拉紧装置10与槽顶连接;循环装置底部连接一条压缩空气管道11,顶部安装ー伞形装置12以保证料浆在槽内循环;提料装置一该提料装置为ー垂直安装在分解槽槽体内的筒形结构13,固定在槽体内壁上,上部与槽体出料ロ连接,提料装置底部连接一条压缩空气管道14。本技术的ー种风搅拌分解槽,其结构还包括结疤排除装置15—该结疤排除装置为ー筒形结构,两端通过闸阀进行控制,与位于槽体下底部锥形结构上的结疤排除管相联。实施例风搅拌分解槽筒体部分为Φ8. 2X24. 5m常压槽,锥体部分高度为8m,槽体钢板材料为20R钢板;料浆循环装置位于分解槽中心,垂直安装,采用Φ 325 X IOmm无缝钢管对接而成,长度29m,料浆循环装置底部使用3根[16槽钢固定于分解槽锥体部分,上部使用3根Φ48圆钢与分解槽顶部连接,压缩空气管采用Φ57Χ3. 5mm无缝钢管对接而成,压缩空气量100m3/h ;提料装置使用角钢固定于槽体内侧,采用Φ 3 25X IOmm无缝钢管对接而成,长度29m,压缩空气管采用Φ32Χ3. 5mm无缝钢管对接而成,压缩空气量10m3/h ;除结疤装置安装于分解槽锥体底部,水平位置在料浆循环装置底部以下,采用DN150内开型闸阀,闸阀外连接ー长为500mm的Φ 325X IOmm无缝钢管作为缓冲,外部再连接ー个DN150蝶阀,放料时,首先关闭蝶阀,再打开内开型闸阀,使分解槽底部结疤和大颗粒进入缓冲区,然后关闭内开型闸阀,再打开蝶阀,将缓冲区内的结疤和大颗粒排出,如此反复3飞次,每15天操作一次,分解槽运行周期达到I年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风搅拌分解槽,其特征在于它的结构包括 分解槽槽体一该槽体上部为圆柱形结构,下底部为锥形结构,均由耐压钢板卷制而成,上部和下部通过焊接连接,圆柱形结构上部设ー组进、出料ロ ;锥形结构最低处设放料孔,锥形结构上设一个放料管、一个结疤排除管和ー个检查孔; 料浆循环装置ー该料浆循环装置为ー垂直安装在分解槽槽体内的筒形结构,底部通过支撑装置固定在槽体的锥形结构上,上部通过拉紧装置与槽顶连接;循环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博吴红应胡金岭柳权杨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