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藏式传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51202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藏式传送装置,包括设置在横梁(4)两侧的主动轮(1)和被动轮(2),主动轮(1)和被动轮(2)上绕有环形的传送带(3),所述横梁(4)的下端设有容置槽(5),下侧的传送带(3)设在容置槽(5)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横梁进行简单的改进,在横梁下方设置容置槽以抑制传送带的下悬,减小了皮带的受到的拉力,提高了运转的平稳性,同时可使设备的外观简洁美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送装置,特别是一种内藏式传送装置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板生产线中大量用到传送带装置,用于将半成品的平板从一个工位传送到另一个工位。现有的传送装置一般至少包括主动带轮、被动带轮、传送带和横梁,主动带轮和被动带轮位于横梁的两端,传送带是环形的,绕在主动带轮和被动带轮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是横梁下面的皮带外露并且悬垂,不但影响设备的美观,还会对传送带运转的平稳性造成影响,同时悬垂段还会给皮带带来额外的张力并增加带轮的径向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藏式传送装置。它可以避免了传送带的悬垂现象,减小了皮带的受到的拉力,提高了运转的平稳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内藏式传送装置,包括设置在横梁两侧的主动轮和被动轮,主动轮和被动轮上绕有环形的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下端设有容置槽,下侧的传送带设在容置槽内。上述的内藏式传送装置中,所述容置槽为C形,且侧边设有开口。传送带通过侧面的开口放入横梁内。前述的内藏式传送装置中,所述容置槽宽度大于传送带的宽度。前述的内藏式传送装置中,所述开口上设有封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对横梁进行简单的改进,在横梁下方设置容置槽以抑制传送带的下悬,减小了皮带的受到的拉力,提高了运转的平稳性,同时可使设备的外观简洁美观。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横梁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横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内藏式传送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I-主动轮,2-被动轮,3-传送带,4-横梁,5-容置槽,6_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现有的传送装置如图I所示,一般至少包括主动带轮I、被动带轮2、传送带3和横梁4,主动带轮和被动带轮位于横梁的两端,传送带是环形的,绕在主动带轮和被动带轮上。横梁4下面的传送带外露并且悬垂,不但影响设备的美观,还会对传送带运转的平稳性造成影响,同时悬垂段还会给传送带带来额外的张力并增加带轮的径向力。一种内藏式传送装置,包括设置在横梁4两侧的主动轮I和被动轮2,主动轮I和被动轮2上绕有环形的传送带3,所述横梁4的下端设有容置槽5,下侧的传送带3设在容置槽5内,所述容置槽5为C形,且侧边设有开口 6。所述容置槽宽度大于传送带的宽度。容置槽的侧面开口可以用外加的封条封住。横梁结构如 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内藏式传送装置整体结构如图4所示,传送带3的下边通过开口 6藏入容置槽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藏式传送装置,包括设置在横梁(4)两侧的主动轮(I)和被动轮(2),主动轮(I)和被动轮(2)上绕有环形的传送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4)的下端设有容置槽(5),下侧的传送带(3)设在容置槽(5)内。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富陶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源新光伏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