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压接电缆的电连接器及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47954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5: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可压接电缆的电连接器,包括壳体及导电片,导电片上设有导电带,导电带具有弯曲隆起的接触部,壳体的前端设有插舌,导电片固设在对应的插舌上,插舌上设有限位块,插舌上的限位块与设在该插舌上的导电带隆起方向相同且限位块背离对应插舌的一侧与插舌之间的距离小于接触部的顶部与对应的插舌之间的距离;壳体由底座和盖板上下扣合而成,导电片被压装固定在壳体的底座和盖板之间,导电片的后端具有压线套,压线套罩设在壳体的底板和盖板之间,可通过所述限位块限定导电带的压缩量,从而可在其与适配连接器的接触件可靠接触的前提下预设导电带的压缩量,防止导电带疲劳变形的问题的发生,解决了导电带在工作过程中易疲劳变形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其是一种可压接电缆的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技术介绍
导电带是电连接器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接触件,如专利号为022253334. 2、2007201483866,2005200010512,2006200029547 及 2008201380525 等的中国专利中均记载有相关的技术,顾名思义,导电带呈带状,其两端之间具有一凸起的接触部,接触部用于在对应的电连接器工作时与适配连接器的对应接触件电性接触,接触部在与适配连接器接触的过程中发生弹性形变,从而顶紧与之电性接触的接触件,保证接触的可靠性;目前的电连接器其中,导电带均是作为孔接触件来使用,即装配在对应的电连接器的壳体的插孔中并绕插孔的中心线布设有多个,这就导致了一些问题,首先是导电带与适配接触件电性接触时的弹性形变量不易掌控,若弹性形变量过小,则极易导致接触不良的现象的出现,降低电路的可靠性,另外,由于导电带还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承担限位与之配合的接触件的作用,即防止与之配合的接触件的摆动偏斜,这也再一定程度上使得导电带的弹性形变量过小无法满足要求;因此,导电带的弹性形变量一般设计的较大,这则一方面会增大电连接器分离时所需的拔力,另一方面会造成导电带的疲劳变形,致使其无法复位,此种情况亦会导致接触不良的问题的发生。另外,现有技术中对导电带的接线工艺也极其复杂,存在接线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压接电缆的电连接器,以解决导电带在工作过程中易疲劳变形的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使用上述可压接电缆的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可压接电缆的电连接器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可压接电缆的电连接器,包括壳体及导电片,壳体以前端为插接端,导电片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电带,导电带的前后两端之间具有弯曲隆起的用于与适配连接器的接触件电性接触的接触部,所述壳体的前端设有用于与适配连接器插接的插舌,所述导电片固设在对应的插舌上,插舌上设有用于限定对应的导电带与适配连接器插接时的弹性形变量的限位块,所述插舌上的限位块与设在该插舌上的导电带隆起方向相同且限位块背离对应插舌的一侧与插舌之间的距离小于接触部的顶部与对应的插舌之间的距离;所述壳体由底座和盖板上下扣合而成,底座和盖板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所述插舌,所述导电片被压装固定在壳体的底座和盖板之间,导电片的后端具有压线套,压线套罩设在壳体的底板和盖板之间。所述壳体的盖板和底座之间设有用于将二者卡在一起的锁扣。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防止导电片窜动的定位块。 壳体上设有弹爪,所述弹爪通过设在其两端之间的弹性立壁固设在壳体上,弹爪的前端向前悬伸且具有用于与适配连接器卡配的爪部,所述爪部由设在弹爪靠近壳体的一侧上的凸块构成;弹爪的后端具有供按压以使前端张开的按压部。所述导电片有至少两个,相邻的两导电片中的一个的导电带的接触部向上凸起,另一个的导电带的接触部向下凸起。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组件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电连接器组件,由各自以前端为插接端的插头和插座构成,插头包括插头壳体及插头接触件,插座包括插座壳体,插座壳体具有供插头插入的插接通道并于插接通道中设有插座接触件,插头接触件为导电片,导电片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电带,导电带的前后两端之间具有弯曲隆起的用于与插座接触件电性接触的接触部,所述插头壳体的前端设有用于与插座插接的插舌,导电片固设在对应的插舌上,插舌上设有用于限定对应的导电带与插座插接时的弹性形变量的限位块,所述插舌上的限位块与设在该插舌上的导电带隆起方向相同且限位块背离对应插舌的一侧与插舌之间的距离小于接触部的顶部与对应的插舌之间的距离;所述插头壳体由底座和盖板上下扣合而成,底座和盖板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所述插舌,所述导电片被压装固定在插头壳体的底座和盖板之间,导电片的后端具有压线套,压线套罩设在插头壳体的底板和盖板 之间。所述插头壳体的盖板和底座之间设有用于将二者卡在一起的锁扣。所插头壳体上设有用于防止导电片窜动的定位块。插头壳体上设有弹爪,所述弹爪通过设在其两端之间的弹性立壁固设在插头壳体上,弹爪的前端向前悬伸且具有用于与插座卡配的爪部,所述爪部由设在弹爪靠近插头壳体的一侧上的凸块构成;弹爪的后端具有供按压以使前端张开的按压部。所述导电片有至少两个,相邻的两导电片中的一个的导电带的接触部向上凸起,另一个的导电带的接触部向下凸起。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可压接电缆的电连接器将其导电带设在一导电片上,并且导电片设在壳体前端的插舌上,插舌上设有所述的限位块,限位块背离壳体的一侧与壳体之间的距离小于接触部的顶部与壳体之间的距离,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当该电连接器与适配连接器插接时,可通过所述限位块限定导电带的压缩量,从而可在其与适配连接器的接触件可靠接触的前提下预设导电带的压缩量,防止导电带疲劳变形的问题的发生,解决了导电带在工作过程中易疲劳变形的问题;另外,对导电带的压缩量的限制也可以将该电连接器与适配连接器分离时的拔力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解决其电连接器的拔力大的问题;另夕卜,将壳体设为盖板和底座扣合而成的分体式结构并在导电片的后端设置压线套,从而可在适用场合方便的拆装壳体,进而用压线套来压接导线,实现现场快速接线。更进一步的,定位块可以防止导电片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生窜动,从而杜绝由导电片窜动而引起的接触不良的问题的发生;弹爪可实现该电连接器与适配连接器之间的直插直拔,快捷方便,使该电连接器适用于需频繁插拔的场合;多个导电片和满足对不同传输功率的需求,将相邻的两导电片中的一个的导电带的接触部向上凸起,另一个的导电带的接触部向下凸起可使该电连接器的受力均匀,插拔柔和。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可压接电缆的电连接器的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俯视 图3是图I的左视 图4是图I的右视 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可压接电缆的电连接器的实施例I的分解 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I的插头的结构示意 图7是图6的俯视 图8是图6的左视图; 图9是图6的右视 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I的插头的分解 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I的插座的结构示意 图12是图11的右视图(带剖视)。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可压接电缆的电连接器的实施例1,如图1-5所示,该电连接器以前端为插接端,包括绝缘的壳体,壳体由盖板11和底座12上下扣合而成,盖板11和底座12在扣合时首先通过设于二者之间的锁扣扣紧,锁扣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此处不予赘述,盖板和底座经锁扣初步锁紧后再通过螺钉13进一步固定,盖板11和底座12上各自于前端设有向前延伸的插舌14,盖板11和底座12上的插舌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导电片15,两个导电片一左一右设置,导电片15的前端处,即位于对应的插舌上的部分上设有导电带15-1,导电带15-1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于前后两端之间具有弯曲隆起的接触部,接触部用于在该电连接器与适配连接器插接时和适配连接器的接触件接触,从而完成电能的输送;其中位于盖板11前端的插舌上的导电带的接触部向上隆起,位于底座的插舌上的导电带向下隆起,插舌14上分别设有用于限定对应的导电带的弹性形变量的限位块16,限位块16背离其所在的插舌的一侧与插舌之间的距离小于对应的导电片的接触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压接电缆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导电片,壳体以前端为插接端,导电片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电带,导电带的前后两端之间具有弯曲隆起的用于与适配连接器的接触件电性接触的接触部,所述壳体的前端设有用于与适配连接器插接的插舌,所述导电片固设在对应的插舌上,插舌上设有用于限定对应的导电带与适配连接器插接时的弹性形变量的限位块,所述插舌上的限位块与设在该插舌上的导电带隆起方向相同且限位块背离对应插舌的一侧与插舌之间的距离小于接触部的顶部与对应的插舌之间的距离;所述壳体由底座和盖板上下扣合而成,底座和盖板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所述插舌,所述导电片被压装固定在壳体的底座和盖板之间,导电片的后端具有压线套,压线套罩设在壳体的底板和盖板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压接电缆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盖板和底座之间设有用于将二者卡在一起的锁扣。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压接电缆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防止导电片窜动的定位块。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压接电缆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壳体上设有弹爪,所述弹爪通过设在其两端之间的弹性立壁固设在壳体上,弹爪的前端向前悬伸且具有用于与适配连接器卡配的爪部,所述爪部由设在弹爪靠近壳体的一侧上的凸块构成;弹爪的后端具有供按压以使前端张开的按压部。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压接电缆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有至少两个,相邻的两导电片中的一个的导电带的接触部向上凸起,另一个的导电带的接触部向下凸起。6.电连接器组件,由各自以如%5为插接%5的插头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