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轴承自动整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47711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粉末冶金轴承技术领域,是一种含油轴承自动整形装置,其包括整形设备工作台、阴模、下模冲、气缸、支架、下料管和震动盘,在整形设备工作台上固定安装有阴模,在阴模的上端有出料口,在出料口下方的阴模上安装有能上下移动的下模冲,在阴模上方外侧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震动盘,在震动盘的出料口上倾斜固定安装有下料管,下料管的下端位于出料口的一侧,在下料管下方的整形设备工作台上固定安装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下料管的下端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通过设置自动上下料装置,不仅上下料均匀,精整效果一致,降低了安全隐患,还有效避免了因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废品的产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粉末冶金轴承
,是一种含油轴承自动整形装置
技术介绍
粉末冶金零件,因为其内部含有大量的孔隙,可以储存大量的油料,特别适合进行轴承生产,特别是工作环境是用油进行润滑且要求承受的载荷较小的轴承。运转时,轴承温度升高,由于油的膨胀系数比金属大,因而自动进入滑动表面以润滑轴承,停止工作时油又随温度下降被吸回孔隙,从而达到自润滑的作用。而含油轴承与轴配合的间隙小,尺寸精度要求高,需要进行精整。普通含油轴承进行精整,通常都是人工上下料,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尤其是微小的含油轴承,难以用手工准确的将产品放入模具中,效率更低,还会因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废品的产生,严重的还会造成工伤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油轴承自动整形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解决在普通含油轴承进行精整时,人工下料效率低并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含油轴承自动整形装置,包括整形设备工作台、阴模、下模冲、气缸、支架、下料管和震动盘,在整形设备工作台上固定安装有阴模,在阴模的上端有出料口,在出料口下方的阴模上安装有能上下移动的下模冲,在阴模上方外侧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震动盘,在震动盘的出料口上倾斜固定安装有下料管,下料管的下端位于出料口的一侧,在下料管下方的整形设备工作台上固定安装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下料管的下端相对应。以上下料管两侧的整形设备工作台上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本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通过设置自动上下料装置,不仅上下料均匀,精整效果一致,降低了安全隐患,还有效避免了因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废品的产生。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图。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整形设备工作台,2为阴模,3为下模冲,4为气缸,5为支架,6为下料管,7为震动盘,8为出料口,9为活塞杆,10为零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一种含油轴承自动整形装置,包括整形设备工作台I、阴模2、下模冲3、气缸4、支架5、下料管6和震动盘7,在整形设备工作台I上固定安装有阴模2,在阴模2的上端有出料口 8,在出料口 8下方的阴模2上安装有能上下移动的下模冲3,在阴模2上方外侧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震动盘7,在震动盘7的出料口上倾斜固定安装有下料管6,下料管6的下端位于出料口 8的一侧,在下料管6下方的整形设备工作台I上固定安装有气缸4,气缸4的活塞杆9与下料管6的下端相对应。使用时首先将需加工的零件10放入震动盘7中,震动盘7通过震动,将零件10通过离心力的作用依次排到震动盘7的内壁上,并缓慢移动进入下料管6,因为重力作用,零件10滑至下料管6的下端并下到整形设备工作台I上,当上一件零件10精整完毕,下模冲3将零件10顶出阴模2,此时气缸4的活塞杆9向前 将整形设备工作台I上待精整的零件10推至出料口 8处,同时将已精整的零件10推出模具进入收料盘中,从而达到自动上料下料的目的。根据需要,下料管6两侧的整形设备工作台I上固定安装有限位板。这样,可防止零件10从下料管6出来后可能滑到一边而导致活塞杆9无法准确将其推到出料口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油轴承自动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整形设备工作台(I)、阴模(2)、下模冲(3)、气缸(4)、支架(5)、下料管(6)和震动盘(7),在整形设备工作台(I)上固定安装有阴模(2),在阴模(2)的上端有出料口(8),在出料口(8)下方的阴模(2)上安装有能上下移动的下模冲(3),在阴模(2)上方外侧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震动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庆鹏赵志刚邓乐成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盈峰粉末冶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