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良嵩专利>正文

双喷射浓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46537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喷射浓缩装置,有一个集气室浓缩罐和安装在集气室浓缩罐内的喷嘴,其特征在于喷嘴的入口通过喷射水泵连接到喷射水箱上;喷嘴的出口与高压喷射器的喉部连通;上述的高压喷射器的入口端通过高压喷射水泵连接到冷水箱上;高压喷射器的出口与冷水箱连通;所述的集气室浓缩罐的顶部还连接有热料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在运行时,高压喷射水泵的排水通过高压喷射器,在高压喷射器的喉部产生负压,吸入浓缩物料在真空下产生的水蒸气进入冷凝;而喷嘴喷出的水雾将集气室浓缩罐中浓缩物料在真空下产生的水蒸气诱导入高压喷射器的喉部,以加速冷凝。如此循环物料得到浓缩产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浓缩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双喷射浓缩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国内外科技人员为提高浓缩装置的能源利用率做了大量工作,相继推出了蒸汽加热浓缩装置,热泵加热浓缩装置,微波加热浓缩装置,这些装置中都有一个蒸发浓缩罐,罐中加热被浓缩液体,使其沸腾汽化后得到浓缩产品,这些装置的缺点是设备投资多,能耗大,能源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喷射浓缩装置,能够弥补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双喷射浓缩装置,有一个集气室浓缩罐和安装在集气室浓缩罐内的喷嘴,其特征在于喷嘴的入口通过喷射水泵连接到喷射水箱上;喷嘴的出口与高压喷射器的喉部连通;上述的高压喷射器的入口端通过高压喷射水泵连接到冷水箱上;高压喷射器的出口与冷水箱连通;所述的集气室浓缩罐的顶部还连接有热料管。上述的集气室浓缩罐下方安装有排液阀。上述的喷射水箱的下方安装有排污阀。上述的冷水箱的上端装有溢流管,且冷水箱的内装有冷却管。本技术的装置在运行时,高压喷射水泵的排水通过高压喷射器时,在高压喷射器的喉部产生负压,吸入浓缩物料在真空下产生的水蒸气进入冷凝;而喷嘴喷出的水雾将集气室浓缩罐中浓缩物料在真空下产生的水蒸气诱导入高压喷射器的喉部,以加速冷凝。如此循环物料得到浓缩产品。本技术的装置具有效率高、节省能源、设备投资少、操作维修简单、安全、卫生、综合保护环境等优点。广泛适用于食品、制药、化工、制取淡水、冷水等行业。附图说明图I :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的双喷射浓缩装置包括有一个集气室浓缩罐5,集气室浓缩罐5内有喷嘴4,喷嘴4的入口通过管道6与喷射水泵7的出口相连,喷射水泵7的入口通过管道8与喷射水箱9连接。集气室浓缩罐5的出口与高压喷射器3相连接。高压喷射器3的入口由管道2与高压喷射水泵I的出口相连,高压喷射水泵I的入口通过管道17与冷水箱14连通;高压喷射水泵I的出口通过管道2与高压喷射器3的入口相连,高压喷射器3的出口与冷水箱14相连。冷水箱14的内装有冷却管16 ;冷水箱14、喷射水箱9的底部装有排污阀15、10,冷水箱14的上部装有溢流管13。浓缩液由热料管12进入集气室浓缩罐5的顶部内,浓缩产品由集气室浓缩罐5下部的排液阀11排出。本技术的装置在运行的时候,高压喷射水泵I的排水通过高压喷射器3时,在高压喷射器3的喉部产生负压,吸入浓缩液在真空下产生的水蒸气进行冷凝,又喷嘴4喷出的水雾将集气 室浓缩罐5中浓缩物料在真空下产生的水蒸气诱导入高压喷射器3来加速冷凝,如此循环物料得到浓缩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喷射浓缩装置,有一个集气室浓缩罐(5)和安装在集气室浓缩罐(5)内的喷嘴(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嘴(4)的入口通过喷射水泵(7)连接到喷射水箱(9)上;喷嘴(4)的出口与高压喷射器(3)的喉部连通;上述的高压喷射器(3)的入口端通过高压喷射水泵(I)连接到冷水箱(14)上;高压喷射器(3)的出口与冷水箱(14)连通;且集气室浓缩罐(5)的顶部还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良嵩胡日生杨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李良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