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禄平专利>正文

可塑性气管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46179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塑性气管导管,包括导管、用于连接麻醉装置的衔接管、设置在导管末端的充气套囊;所述的导管的壁厚中设有若干根轴向的塑性丝条,所述塑性丝条的两端为螺旋状。具有上述结构的气管导管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表现在气管插管时,可以根据病人不同解剖径路,塑形为不同形状或角度,以便气管插管更顺利,更容易成功,并且无需辅用气管管芯来进行插管,尤其是在困难气管插管上,相对于传统气管插管更加的方便、简易;还能发挥软导引管的引导作用,此方法使困难气管插管变得简便、容易。(*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医用气管导管,尤其是ー种具有可塑性的气管导管。
技术介绍
气管导管是ー种医学上用于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的设备,一般由导管、冲气套囊和衔接管组成。目前公知公用的气管导管自身不具有可塑性,其形状和角度的改变,只通过气管管芯来进行强直塑形。尽管绝大多数病例皆无困难,但因个体解剖结构并非绝对一致,也可由于某些病理因素,有的病例气管插管时未必能容易达到目的,有时甚至可遇很大的困难,影响了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増加了患者在全麻诱导插管期间的麻醉风险性,关系到需要·气管插管进行抢救复苏的危重病人之生命成败。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人专利技术了ー种气管导管,专利号为ZL200720078329. 5。该技术公开了ー种气管导管,该导管的壁厚中设有ー根或者一根以上轴向的塑性丝条,使得导管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应对不同的解剖结构。但是,由于可塑性丝端部比较尖锐,在气管导管塑形的时候,有可能戳穿导管的壁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ー种可塑性气管导管,可以有效防止塑性丝条戳穿导管的壁厚。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ー种可塑性气管导管,包括导管、用于连接麻酔装置的衔接管、设置在导管末端的充气套囊;所述的导管的壁厚中设有若干根轴向的塑性丝条,所述塑性丝条的两端有弯折。作为ー种优选,所述塑性丝条的两端为180°的弯折。作为ー种优选,所述塑性丝条的两端弯折为小圏。作为ー种优选,所述的塑性丝条为铝合金丝条或者铜丝条。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具有上述结构的气管导管I、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表现在气管插管时,可以根据病人不同解剖径路,塑形为不同形状或角度,以便气管插管更顺利,更容易成功,并且无需辅用气管管芯来进行插管;2、还能发挥软导引管的引导作用,此方法使困难气管插管变得简便、容易;3、弯折的两端既能避免丝条戳穿导管的壁厚的可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可塑性气管导管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可塑性气管导管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导管、2充气套囊、3衔接管、4塑性丝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歩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包括导管I、用于连接麻酔装置的衔接管3、设置在导管末端的充气套囊2 ;所述的导管I的壁厚中设有 若干根轴向的塑性丝条4,所述塑性丝条4的两端有弯折。所述的塑性丝条为具有可塑性的丝、条、片等。铜丝条和铝合金丝条都可以作为塑性丝条4镶嵌在导管I的壁厚内。实施例I如图I所示塑性丝条4的两端为180°的弯折。实施例2如图2所示塑性丝条4的两端弯折为小圏。使用的时候,由于塑性丝条4的可塑性,使得导管I能够弯曲成各种角度η,对应不同的人体解剖结构。并且由于可塑性丝条4两端具有弯折,使得塑性丝条4无法戳穿导管I。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可塑性气管导管,包括导管、用于连接麻酔装置的衔接管、设置在导管末端的充气套囊;所述的导管的壁厚中设有若干根轴向的塑性丝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性丝条的两端有弯折。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塑性气管导管,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禄平
申请(专利权)人:王禄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