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单纤双向光组件、光模块和光网络设备。单纤双向光组件包括:壳体,壳体上连接发射单元、接收单元和尾纤;壳体内部设有滤波器件和至少两个反射器件;发射单元,用于向尾纤内发射第一光信号;接收单元,用于从尾纤中接收第二光信号;滤波器件,用于透射发射单元发射的第一光信号,以使第一光信号进入尾纤;还用于将从尾纤中接收的第二光信号反射至至少两个反射器件;至少两个反射器件,用于将从滤波器件接收的第二光信号经过至少两次反射后输入至接收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实现缩短光组件的长度,缩小单纤双向光组件的体积,实现器件小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单纤双向光组件、光模块和光网络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光网络技术的发展,单纤双向光组件(Bi-Direction OpticalSub-Assembly,BOSA)的封装日趋小型化,以便放入到SFP的模块中。现有的BOSA的结构如图I所示,发射单元I发射的光信号透过滤波器件2进入尾纤3中,为了保证发射单元I发射的光信号和接收单元4接收的光信号之间分离足够的距离,发射单元I的出光方向与接收单元4的入光方向垂直设置。尾纤3接收的光信号被滤波器件2反射后,再经过安装在尾纤3上的反射镜5的反射进入接收单元4中。然而,滤波器件2与反射镜5之间需要具有较大的距离,才能保证尾纤3接收到的光信号最终进入接收单元4,然而这导致了 BOSA器件整体较长,不利于器件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单纤双向光组件、光模块和光网络设备,以缩短光组件的长度,缩小单纤双向光组件的体积,实现器件小型化。—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单纤双向光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连接发射单元、接收单元和尾纤;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滤波器件和至少两个反射器件;所述发射单兀,用于向所述尾纤内发射第一光信号;所述接收单元,用于从所述尾纤中接收第二光信号;所述滤波器件,用于透射所述发射单元发射的所述第一光信号,以使所述第一光信号进入所述尾纤;还用于将从尾纤中接收的所述第二光信号反射至所述至少两个反射器件;所述至少两个反射器件,用于将从所述滤波器件接收的所述第二光信号经过至少两次反射后输入至所述接收单元。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模块,包括单纤双向光组件;所述单纤双向光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连接发射单元、接收单元和尾纤;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滤波器件和至少两个反射器件;所述发射单元,用于向所述尾纤内发射第一光信号;所述接收单元,用于从所述尾纤中接收第二光信号;所述滤波器件,用于透射所述发射单元发射的所述第一光信号,以使所述第一光信号进入所述尾纤;还用于将从尾纤中接收的所述第二光信号反射至所述至少两个反射器件;所述至少两个反射器件,用于将从所述滤波器件接收的所述第二光信号经过至少两次反射后输入至所述接收单元。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单纤双向光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连接发射单元、接收单元和尾纤;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滤波器件和至少两个反射器件;所述发射单元,用于向所述尾纤内发射第一光信号;所述接收单元,用于从所述尾纤中接收第二光信号;所述至少两个反射器件,用于将从所述发射单元中发射的所述第一光信号经过至少两次反射后入射至所述滤波器件;所述滤波器件,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反射器件入射的所述第一光信号反射输入至所述尾纤;还用于透射所述尾纤接收的所述第二光信号,以使所述第二光信号输入至所述接收单元。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模块,包括单纤双向光组件;所述单纤双向光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连接发射单元、接收单元和尾纤;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滤波器件和至少两个反射器件;所述发射单元,用于向所述尾纤内发射第一光信号;所述接收单元,用于从所述尾纤中接收第二光信号;所述至少两个反射器件,用于将从所述发射单元中发射的所述第一光信号经过至少两次反射后入射至所述滤波器件;所述滤波器件,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反射器件入射的所述第一光信号反射输入至所述尾纤;还用于透射所述尾纤接收的所述第二光信号,以使所述第二光信号输入至所述接收单元。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网络设备,其中包括SFP光网络模块。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单纤双向光组件、光模块和光网络设备,通过在单纤双向光组件中设置至少两个反射器件,实现对经过滤波器件反射的接收信号进行至少两次反射进入接收单元,或者实现经过至少两次反射的发射信号经过滤波器件的反射后进入尾纤,从而实现缩短滤波器件与反射器件之间的距离,缩小单纤双向光组件的体积,实现器件小型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现有的单纤双向光组件的侧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单纤双向光组件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单纤双向光组件又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单纤双向光组件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单纤双向光组件又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单纤双向光组件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如图2所示,该单纤双向光组件包括壳体1,壳体I上连接发射单元2、接收单元3和尾纤4 ;壳体I内部设有滤波器件5和至少两个反射器件6 ;发射单兀2,用于向尾纤4内发射第一光信号;接收单元3,用于从尾纤4中接收第二光信号;滤波器件5,用于透射发射单元3发射的第一光信号,以使第一光信号进入尾纤4 ;还用于将从尾纤4中接收的第二光信号反射至至少两个反射器件6 ; 至少两个反射器件6,用于将从滤波器件5接收的第二光信号经过至少两次反射后输入至接收单元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发射单元2可以选用激光二极管(Laser Diode,LD)等能够发射光信号的器件,接收单兀3可以选用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Diode, H))、雪崩光电二极管(Avalanche Photo Diode, APD)等能够接收光信号的器件。壳体I通常可以设置为较为规则的立方体或长方体形状,发射单元2和接收单元3的同轴管芯(TransistorOutline, TO)以及尾纤4,均可以通过激光焊接或者胶粘等方式固定在壳体I上。为了保证发射单元2发射的第一光信号和接收单元3接收的第二光信号之间分离足够的距离,通常可以通过将发射单元2和接收单元3设置在壳体I的不同位置上,实现发射单元2发射第一光信号的方向与接收单元3接收第二光信号的方向成一定角度。可选的,可以通过将发射单元2和接收单元3设置在壳体I的不同位置上,实现发射单元2发射第一光信号的方向与接收单元3接收第二光信号的方向垂直。例如在壳体I为立方体或长方体的实施场景下,可以将发射单元2设置在壳体I的一个侧面上,将接收单元3设置在壳体上相邻的另一个侧面上,从而可以实现发射单元2发射第一光信号的方向与接收单元3接收第二光信号的方向垂直。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发射单元2和接收单元3设置在壳体I的不同位置上,还可以实现发射单元2发射第一光信号的方向与接收单元3接收第二光信号的方向之间呈其他的角度,从而保证发射单元2发射的第一光信号和接收单元3接收的第二光信号之间分离足够的距离。滤波器件5 可以为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滤波器(Filter)等具有滤波功能的器件。本实施例中,滤波器件5可以用于透射发射单元2发射的第一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纤双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连接发射单元、接收单元和尾纤;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滤波器件和至少两个反射器件; 所述发射单元,用于向所述尾纤内发射第一光信号;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从所述尾纤中接收第二光信号; 所述滤波器件,用于透射所述发射单元发射的所述第一光信号,以使所述第一光信号进入所述尾纤;还用于将从尾纤中接收的所述第二光信号反射至所述至少两个反射器件; 所述至少两个反射器件,用于将从所述滤波器件接收的所述第二光信号经过至少两次反射后输入至所述接收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单纤双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壁呈横截面为η边形的棱柱体,所述棱柱体的横截面与所述尾纤的延长线平行,η为大于等于4的整数; 所述滤波器件设置在所述棱柱体的一个侧面上,每个所述反射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棱柱体的另外的侧面上,所述滤波器反射面和所述反射器件的反射面指向所述棱柱体的内部。3.根据权利2所述的单纤双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器件为反射镜。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单纤双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横截面为η边形的棱镜,所述棱镜的横截面与所述尾纤的延长线平行,η为大于等于4的整数; 所述滤波器件设置在所述棱镜的一个侧面上,每个所述反射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棱镜的另外的侧面上,所述滤波器件的反射面和所述反射器件的反射面指向所述棱镜的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纤双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器件为反射膜。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单纤双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中靠近所述尾纤 的侧面上还设有第一增透膜,以增加所述棱镜对所述第一光信号和/或所述第二光信号的透过率。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单纤双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中靠近所述接收单元的侧面上还设有第二增透膜,以增加所述棱镜对所述第二光信号的透过率。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单纤双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单元发射所述第一光信号的方向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第二光信号的方向垂直; 所述滤波器件和所述至少两个反射器件,用于将所述尾纤接收的所述第二光信号旋转90度输入至所述接收单元。9.一种单纤双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连接发射单元、接收单元和尾纤;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滤波器件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同新,张学明,徐之光,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