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动化生产的高效导热散热的一体化LED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36267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ED灯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自动化生产的高效导热散热的一体化LED灯具。其包括灯头、两PIN极、灯杯及LED灯珠,所述灯头与灯杯一体组装,所述两PIN极设置在灯杯的底部中心,所述PIN极的正负极与所述LED灯珠的正负极对应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杯内设置有高导热的金属层胚层,所述金属层胚层上设置有反光层,还包括镜片,所述镜片是高透光的光学材料,所述镜片与灯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创新性地使用了高散热的塑胶作为LED灯具的灯杯,所提供的LED灯具导热性能更好,散热效果更优,能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了LED灯具的产能,节约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ED灯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自动化生产的高效导热散热的一体化LED灯具
技术介绍
LED灯具具有效率高、寿命长、节能环保的优点,其使用越来越广泛。但是,一方面, 目前的LED灯具的生产一般需要多次人工的处理,这使得无法完全实现自动化机械生产, 人力成本提高;另一方面,目前的LED灯具的结构无法及时高效地将灯具产生的热量带走, 影响了散热效果,这些都制约着LED灯具的进一步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热性能好的、可完全实现自动化的、成本显著降低的LED灯具。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方案达到上述目的 一种可自动化生产的高效导热散热的一体化LED灯具,包括灯头、两PIN极、灯杯及 LED灯珠,所述灯头与灯杯一体组装,所述两PIN极设置在灯杯的底部中心,所述PIN极的正负极与所述LED灯珠的正负极对应连接,所述灯杯内设置有高导热的金属层胚层,所述金属层胚层上设置有反光层,还包括镜片,所述镜片是高透光的光学材料,所述镜片与灯杯连接。在灯杯的反光层固定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镜片表面不同的光学设计可以得到不同角度的光,从而可以实现同一灯杯及反光层搭配不同类型的镜片,得到不同类型照射角度的LED 灯具。与传统的必须更换灯杯内的反光层相比较,更方便,成本更低。进一步的,所述灯杯为高散热的塑胶灯杯,所述灯杯与金属层胚层、反光层及PIN 极都注塑为一体。进一步的,所述PIN极包括导电的金属PIN针及包绕PIN针的绝缘塑胶PIN外层, 所述PIN针与PIN外层合为一体,在PIN极与LED灯珠相连接的一端,PIN针端部有锥度, PIN针短于PIN外层且与PIN外层形成一个碗形的凹槽。进一步的,所述PIN极的碗形凹槽内设置有导电胶,所述PIN极的正负极通过导电胶与所述LED灯珠的正负极对应连接。进一步的,为防止过多的导电胶从碗形凹槽内溢出,在所述PIN外层端部上的所述凹槽外部设置有一圈防溢槽。进一步的,所述PIN极周围绝缘处与LED灯珠连接部位还设置有导热胶,所述导热胶可快速地将热导出。进一步的,所述镜片边缘具有一圈突出部分,灯杯具有与突出部分想配合的一圈凹圈,所述镜片与灯杯凹凸配合,并利用胶水粘接。进一步的,所述镜片与灯杯利用超声波熔接。进一步的,为更加美观和更好的散热,所述灯杯的外表面为光面或波浪形。本专利技术的导电胶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能,并有一定粘接力,作为焊锡膏的替代品作为灯杯内导电连接的介质使用,可以避免使用焊锡膏所必须的高温,从而避免温度对LED 的影响,并可以通过使用点胶机实现产品生产的自动化。导热胶具有极高的导热系数和很强的粘接强度,能高效的将来自于LED基底的热量导至金属层胚层上,并有固定LED的作用。反光层是利用高反射率的材料制作,同时兼具反光和反射热量的作用,能将LED的光最大效率的反射到镜片处进行光学处理,同时将金属层胚层的热量引导到散热塑胶处,使LED 所在的空腔温度受到有效控制。金属层胚层是用高导热系数的材料制作,具有高效的热传导作用,能将传来的热量及时传导至散热塑胶灯杯处。而塑胶灯杯是使用高辐射系数的材料制作,具有高效散热作用的同时并具有一定的绝缘效果,能在有限体积情况下处理大量热量的散发工作。另,本专利技术的镜片是用高导光材料,并经光学设计制作成型,能将LED和反射层过来的光高效处理,使得从灯杯出来的光能按设计形成一定的配光曲线。众所周知,LED灯具发光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LED灯具能达到高效的散热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散发的热量经由LED的导热基底,通过导热胶直接导到金属层胚层,金属层胚层的 高导热率性质使得热量可以快速导向整个金属层胚层,然后热量经由覆盖在胚层表面的具高辐射率的散热塑胶灯杯及时散出。本散热塑胶灯杯的散热方式主要是以辐射散热的方式散出,对流散热也可起到一定的作用。而波浪型的外表面则可有效增大外表面面积,大幅提高散热效果。同时,高反射率的反射层能有效将金属层胚层的热量引导到散热塑胶从而保证LED所在空腔的温度受到控制。本专利技术创新性地使用了高散热的塑胶作为LED灯具的灯杯,这不仅节约了成本, 而且散热效果更好。与传统的LED灯珠焊接在灯杯中的技术相比较,本实用也首创使用了导电导热胶粘接PIN极及LED灯珠,这使得在保证导电的基础上,LED灯具的导热性更好,而且也使LED灯具的自动化生产成为现实。本专利技术利用反光层与镜片的配合,可实现在不更换灯杯的条件下,仅通过更换不同的镜片实现不同的照明需要,降低了成本且简化了流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LED灯具导热性能更好,散热效果更优,能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了 LED灯具的产能,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I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I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I的PIN极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I的装有PIN极的灯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I的镜片与灯杯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中,I- 一体化灯杯,2-灯头,3-镜片,4-灯杯,5-金属层胚层,6-反光层,7-PIN 极,8-绝缘塑胶PIN外层,9-PIN针,10-凹槽,11-防溢槽,12-突出部分,13-凹圈,14-LED 灯珠。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 :如图所示为本实施例I的可自动化生产的高效导热散热的一体化LED灯具,包括一体化灯杯I与灯头2,一体化灯杯I与灯头2 —体组装,其中,一体化灯杯I包括高散热的塑胶灯杯4,该塑胶灯杯4的外表面为波浪形表面,灯杯4内设置有高导热的金属层胚层5,金属层胚层5上设置有反光层6,灯杯4的底部中心设置有两PIN极7,灯杯4与金属层胚层5、 反光层6及PIN极7都注塑为一体,构成一体化灯杯I。PIN极的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导电的金属PIN针8及包绕PIN针的绝缘塑胶PIN外层9,PIN针8与PIN外层9合为一体, PIN针8端部有锥度,PIN针8短于PIN外层9且与PIN外层9形成一个碗形的凹槽10,碗形凹槽10内设置有导电胶,LED灯珠14的正负极通过导电胶与PIN极7的正负极对应连接,为防止过多的导电胶从碗形凹槽10内溢出,在碗形的凹槽10的外圈设置有一圈防溢槽 11,在PIN极7周围绝缘处与LED 灯珠14连接部位还设置有导热胶,该导热胶可快速地将热导出。镜片3的边缘具有一圈突出部分12,相应的灯杯4开口具有突出部分想配合的一圈凹圈13,突出部分12与凹圈13凹凸配合,并利用胶水进一步地对镜片与灯杯进行粘接。 该镜片13是高透光的光学材料,在灯杯的反光层固定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镜片表面不同的光学设计可以得到不同角度的光,从而可以实现同一灯杯及反光层搭配不同类型的镜片, 得到不同类型照射角度的LED灯具。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不同的是,灯杯的外表面为光面;PIN针8同样短于PIN外层9且与PIN外层9形成一个碗形的凹槽10,而在碗形的凹槽10的外圈并不设置防溢槽;镜片3 外表面磨砂,镜片3与灯杯4并不利用凹凸配合结构,而直接利用超声波熔接。除此之外, 本实施例LED灯具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I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化生产的高效导热散热的一体化LED灯具,包括灯头、两PIN极、灯杯及 LED灯珠,所述灯头与灯杯一体组装,所述两PIN极设置在灯杯的底部中心,所述PIN极的正负极与所述LED灯珠的正负极对应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杯内设置有高导热的金属层胚层,所述金属层胚层上设置有反光层,还包括镜片,所述镜片是高透光的光学材料,所述镜片与灯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一体化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杯为塑胶灯杯。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一体化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PIN极包括导电的金属PIN针及包绕PIN针的绝缘塑胶PIN外层,所述PIN针与PIN外层合为一体,在PIN 极与LED灯珠相连接的一端,PIN针端部有锥度,PIN针短于PIN外层且与PIN外层形成一个碗形的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朝东蔡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菁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陆朝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