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预应力砼连续梁深水桥墩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35266 阅读:3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跨度预应力砼连续梁深水桥墩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一、水下基岩破碎及开挖:采用冲击破碎设备对水下基岩进行冲击破碎,同时采用长臂挖机将冲击破碎的岩石块挖运走,直至将水下基岩开挖至设计深度;二、水中承台施工,其施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围堰结构及尺寸确定、测量放线、围堰下放、钢护筒安装、围堰封底施工、钻孔桩施工、围堰内抽水及钢护筒割除和承台施工;三、承台上部墩柱施工:在施工成型的水中承台上施工钢筋混凝土墩身。本发明专利技术施工步骤设计合理、施工方便、施工成本低且施工工期短、施工效果好,所施工完成的铁路枢纽桥梁水中墩的施工质量易于保证,同时其施工过程对既有线的运营过程干扰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铁路枢纽桥梁水中墩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大跨度预应力砼连续梁深水桥墩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当前,我国正处于大跨度、深水桥梁建设快速发展时期,采用先进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达到节省投资、缩短工期、确保安全的施工目标一直是工程界所追求的。铁路枢纽桥梁基础要求高,桥梁的基础比普通公路、铁路桥要求更加严格。尤其是在枢纽铁 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进行深水厚覆盖层水下清基、深水基础施工,并且紧靠既有营业线路线的施工项目,在工程实例中极其少见。因而,为满足目前铁路大范围的改扩建施工需求,急需一种方法步骤简单、施工方便且施工效果好、施工质量易于保证的在既有线一侧的水中基岩上施工深水桥墩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大跨度预应力砼连续梁深水桥墩施工工艺,其施工步骤设计合理、施工方便、施工成本低且施工工期短、施工效果好,所施工完成的铁路枢纽桥梁水中墩的施工质量易于保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跨度预应力砼连续梁深水桥墩施工工艺,所施工深水桥墩包括底部承台和位于所述底部承台上的钢筋混凝土墩身,所述底部承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度预应力砼连续梁深水桥墩施工工艺,所施工深水桥墩包括底部承台和位于所述底部承台上的钢筋混凝土墩身,所述底部承台为位于既有铁路运营线一侧的水下基岩上的水中承台,其特征在于该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水下基岩破碎及开挖首先,根据所述水中承台的底部标高hi、所述水中承台施工时所用围堰的底部封底混凝土厚度S和所述水下基岩的顶部标高h2,确定水下基岩的开挖深度h3,其中h3=h2-hl+S ;之后,参照所确定的水下基岩的开挖深度h3,采用冲击破碎设备对所述水下基岩进行冲击破碎,同时采用长臂挖机将冲击破碎的岩石块挖运走,直至将所述水下基岩开挖至设计深度; 步骤二、水中承台施工,其施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围堰结构及尺寸确定根据所述水中承台的结构、尺寸和底部标高hl,并结合施工地点的河床地质和水文情况以及围堰施工时需预留的作业空间,确定施工所述水中承台时所用围堰的结构和尺寸; 所述围堰为双壁钢套箱,所述双壁钢套箱由内壁板(I)、同轴套装在内壁板(I)外侧的外壁板(2)和布设于内壁板(I)与外壁板(2)之间的内支撑结构组成,所述双壁钢套箱底部设置有刃脚(5);所述内壁板(I)与外壁板(2)之间的空腔底部设置有一层混凝土填充层(6),且内壁板(I)与外壁板(2)之间的空腔底部通过混凝土填充层(6)封堵后,所述内壁板(I)与外壁板(2)之间的空腔形成一个上部开口的注水仓; 步骤202、测量放线采用水上施工放样方法及相配套使用的施工放样设备,对所述双壁钢套箱的四周边线和水中承台底部需施工钻孔桩的中心位置进行测量放样; 步骤203、围堰下放参照步骤202中测量放样出的所述双壁钢套箱的四周边线,将所述双壁钢套箱逐渐下放至预设位置;且对所述双壁钢套箱进行下放时,采用通过注水设备向内壁板(I)与外壁板(2)之间的注水仓内连续注水的方式,将所述双壁钢套箱逐渐平稳下放至预设位置; 步骤204、钢护筒安装步骤203中所述双壁钢套箱下放到位后,参照步骤202中测量放样出的需施工钻孔桩的中心位置,且按照常规钢护筒安装方法对施工钻孔桩所用的钢护筒(7)进行下放,并对下放到位的钢护筒(7)进行固定; 步骤205、围堰封底施工对步骤203中下放到位的所述双壁钢套箱底部进行混凝土封底,且封底后所形成混凝土封底层(30)的顶部标高与所述水中承台的底部标高hi —致;步骤206、钻孔桩施工按常规水中钻孔桩的施工方法对用于支撑所述水中承台的钻孔桩进行施工,施工完成的钻孔桩顶部标高与所述水中承台的顶部标高一致; 步骤207、围堰内抽水及钢护筒割除步骤206中所述的钻孔桩施工完成后,采用抽水机将所述双壁钢套箱内部水抽出;且抽水完成后,采用切割设备割除步骤204中所述的钢护筒(7); 步骤208、承台施工在步骤206中已施工完成的钻孔桩桩顶上对所述水中承台进行成型施工; 步骤三、承台上部墩柱施工在施工成型的所述水中承台上施工所述钢筋混凝土墩身,且待所述钢筋混凝土墩身施工完成后,对所述双壁钢套箱进行拆除。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大跨度预应力砼连续梁深水桥墩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采用冲击破碎设备对所述水下基岩进行冲击破碎之前,先在所述深水桥墩墩位处布设一个冲击平台,再利用所述冲击平台,对所述水下基岩进行冲击破碎;所述冲击平台包括由多个浮箱拼装组成的漂浮式支撑平台一和对所述漂浮式支撑平台一进行定位的多个定位装置一,多个所述定位装置一均通过锚索与所述漂浮式支撑平台一相连; 步骤203中将所述双壁钢套箱逐渐下放至预设位置时,采用利用预先搭设好的围堰下放定位平台进行下放;所述围堰下放定位平台包括组装式浮体、布设在所述组装式浮体四周侧且对所述组装式浮体进行定位的多个导向定位装置和将所下放双壁钢套箱连接在所述组装式浮体上的可拆卸连接件,且多个所述导向定位装置均通过锚索与所述组装式浮体相连。3.按照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大跨度预应力砼连续梁深水桥墩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03中所述双壁钢套箱下放到位后,还需在下放到位的所述双壁钢套箱顶部搭设一个钻孔平台;且步骤206中按常规水中钻孔桩的施工方法对用于支撑所述水中承台的钻孔桩进行施工时,利用所述钻孔平台进行施工; 所述钻孔平台包括由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多根纵梁组成的水平支架一、由搭设在所述水平支架一上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多根横梁(32)组成的水平支架二和铺装在所述水平支架二上的平台面板二,多根所述纵梁呈平行布设,多根所述横梁(32)呈平行布设,且多根所述纵梁与多根所述横梁(32)均呈垂直布设;多根所述纵梁均搭设在步骤203中已下放到位的所述双壁钢套箱顶部上,已安装完成的钢护筒(7)的顶部高度高于所述双壁钢套箱的顶部高度,且所述纵梁的顶部高度高于已安装完成钢护筒(7)的顶部高度;左右相邻两根所述纵梁之间留有供钢护筒(7)穿出的通道,且左右相邻两根所述纵梁之间的间距大于步骤204中所述钢护筒(7)的外径;所述钢护筒(7)正上方所安装的所有横梁(32)的长度均与左右相邻两根所述纵梁之间的间距相同; 实际对所述钻孔平台进行搭设时,步骤203中所述双壁钢套箱下放到位后,先在已下放到位的所述双壁钢套箱顶部搭设所述水平支架一,之后按照常规钢护筒安装方法对施工钻孔桩所用的钢护筒(7)进行下放,待施工钻孔桩所用的所有钢护筒(7)均下放到位且固定完成后,再对所述水平支架二进行搭设,最后在已搭设完成的所述水平支架二上铺装所述平台面板二 ;步骤206中按常规水中钻孔桩的施工方法对用于支撑所述水中承台的钻孔桩进行施工之前,先将当前所施工钻孔桩所用的钢护筒(7)上方的所有横梁(32)均拆除。4.按照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大跨度预应力砼连续梁深水桥墩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01中所述的双壁钢套箱还包括多块布设于内壁板(I)与外壁板(2)之间的竖向隔仓板(8),且多块所述竖向隔仓板(8)将所述注水仓分隔为多个隔水仓;步骤203中通过注水设备向所述注水仓内连续注水,采用多个注水设备同时向多个所述隔水仓内均匀注水,以保证所述双壁钢套箱平稳下沉。5.按照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大跨度预应力砼连续梁深水桥墩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01中所述的双壁钢套箱由多个双壁钢套箱节段从下至上依次拼装组成,且上下相邻两个所述双壁钢套箱节段的内壁板(I)之间以及上下相邻两个所述双壁钢套箱节段的外壁板(2)之间均以焊接方式进行密封连接;多个所述双壁钢套箱节段中位于最顶部的双壁钢套箱节段为顶节套箱,多个所述双壁钢套箱节段中位于最底部的双壁钢套箱节段为底节套箱,且所述混凝土填充层(6)位于所述底节套箱的下部; 步骤203中对所述双壁钢套箱进行下放时,由下至上对多个所述双壁钢双壁钢套箱节段逐个进行下放;且由下至上对多个所述双壁钢双壁钢套箱节段逐个进行下放时,其下放过程如下 步骤2031、底节套箱移送到位参照步骤202中测量放样出的所述双壁钢套箱的四周边线,将所述底节套箱移送至所施工深水桥墩的墩位处,且此时所述底节套箱悬浮于水面上; 步骤2032、底节套箱灌水下沉通过注水设备向步骤2031中移送到位的所述底节套箱的内壁板(I)与外壁板(2)之间的注水仓内注水,使得所述底节套箱逐渐平稳下沉,直至所述底节套箱上部露出水面的高度为O为止,此时所述底节套箱灌水下沉到位;其中.O=2. 5m + 0. 5m ; 步骤2033、上一个双壁钢套箱节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朋杜越赵选利赵久远仲维玲朱红桃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