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钩单铰平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32549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0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钩单铰平移装置,包括:上三角梁、下三角梁、两个挂钩、第一销轴;其中,上三角梁为顶点在下、底边在上的倒置三角形结构,下三角梁为顶点在上、底边在下的正置三角形结构,上三角梁顶点部分开设有第一销孔,下三角梁顶点部分开设有第二销孔,第一销轴通过第一销孔、第二销孔将上三角梁与下三角梁连接在一起;下三角梁两个底角部分均开设有第三销孔,两个挂钩分别通过第三销孔装设于下三角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可水平横向移动重物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四柱门式起吊机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起重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钩单铰平移装置
技术介绍
液压支架作为煤矿综采作业的重要设备,由多部件连接而成,包括顶梁、立柱、掩护梁、底座、推移装置,顶梁和底座通过立柱与掩护梁构成ー个活动的承载机构,支护顶板,维护工作空间。液压支架体积、重量都比较大,高度可达7. 2m,工作阻カ可达18000kN,强度可达1.67MPa。实际应用中,将被拆分的液压支架运到井下工作面后,组装成整体液压支架,以完成采煤工作;当ー处工作面的采煤工作完成后,需将整体液压支架拆分并移送至另ー处工作面,将被拆分的液压支架重新组装成整体液压支架;当从井下撤回吋,将被拆分的液体支架运到井上。对重量、体积、高度等均较大的液压支架的拆分和组装是工作量较大的ー项工作。拆卸或组装液压支架时,液压支架拆装机上的辅助起吊设备起吊的液压支架前后或左右摆幅比较大,这就对整个液压支架拆装设备的强度与刚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起吊的液压支架在不改变姿态的前提下,实现横向移动。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液压支架拆装机上的辅助起吊设备不能实现横向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在不改变姿态的前提下实现横向移动的双钩单铰平移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种双钩单铰平移装置,包括上三角梁、下三角梁、两个挂钩、第一销轴;其中,上三角梁为顶点在下、底边在上的倒置三角形结构,下三角梁为顶点在上、底边在下的正置三角形结构,上三角梁顶点部分开设有第一销孔,下三角梁顶点部分开设有第二销孔,第一销轴通过第一销孔、第二销孔将上三角梁与下三角梁连接在一起;下三角梁两个底角部分均开设有第三销孔,两个挂钩分别通过第三销孔装设于下三角梁上。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述双钩单铰平移装置的上三角梁与下三角梁通过第一销轴连接,当上三角梁倾斜后,所述双钩单铰平移装置的中心产生向左或向右的位移;而上三角梁倾斜后,下三角梁仍能保持水平,但同时也随着中心的左移或右移进行相应的水平左移或右移。因此,本专利技术能根据实际需要,将挂钩所起吊的液压拆装支架进行适当的水平方向的左右平稳调整,避免被起吊物大幅度左右摆动。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双钩单铰平移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上三角梁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a)为主视图、图(b)为A-A视图、图(C)为部分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下三角梁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a)为主视图、图(b)为A-A视图、图(c)为B-B视图、图(d)为部分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双钩单铰平移装置的主视图。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ー种双钩单铰平移装置包括上三角梁I、下三角梁5、两个挂钩6、第一销轴7 ;其中,上三角梁I为顶点在下、底边在上的倒置三角形结构,下三角梁5为顶点在上、底边在下的正置三角形结构,上三角梁I顶点部分开设有第一销孔,下三角梁5顶点部分开设有第二销孔,第一销轴7通过第一销孔、第二销孔将上三角梁I与下三角梁5连接在一起;下三角梁5两个底角部分均开设有第三销孔,两个挂钩6分别通过第三销孔装设于下三角梁5上。总之,本专利技术所述双钩单铰平移装置中,上三角梁与下三角梁通过第一销轴连接, 当上三角梁左右运动产生倾斜吋,下三角梁能保持水平姿态。由于上三角梁倾斜导致的所述双钩单铰平移装置的向左位移或向右位移,使得下三角梁对应实现了向左或向右的水平平稳位移。实际应用中,上三角梁倾斜时,高端侧为中心偏移侧。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一个可以自动调节平衡的起吊设备。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上三角梁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a)为主视图、图(b)为A-A视图、图(c)为部分俯视图。如图2所示,上三角梁I包括第一三角板11、第二三角板12、第一半轮4、第二半轮9、上压板2、下压板3 ;其中,第一三角板11与第二三角板12的形状相同,且第一三角板11顶角部分与第二三角板12顶角部分对应相同的位置均开设有ー个第ー销孔;第一半轮4与第二半轮9夹在第一三角板11与第二三角板12之间,且分别位于第一三角板11与第二三角板12的两个底角部分,第一半轮4与第二半轮9的圆弧部分朝向所述上三角梁I的斜边部分;第一三角板11与第二三角板12的底边上固定有下压板3,下压板3上面开设有第一 V型槽,下压板3上还固定一块上压板2,上压板2下面开设有ー个第二 V型槽,第一 V型槽与第二 V型槽上下相対。实际应用中,下压板3上的第一 V型槽与上压板2下的第二 V型槽用于安放钢丝绳,第一 V型槽与第二 V型槽的尺寸较小,既能压紧安放的钢丝绳,又不会压坏钢丝绳。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下三角梁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a)为主视图、图(b)为A-A视图、图(c)为B-B视图、图(d)为部分俯视图。如图3所示,下三角梁5包括第三三角板13、4块夹板15 ;其中,第三三角板13顶点部分开设有第二销孔,第三三角板13夹在第一三角板11与所述第二三角板12之间,由第一销轴7通过第一销孔、第二销孔依次将第一三角板11、第三三角板13、第二三角板12连接起来;第三三角板13两个底角部分均开设有至少ー个第三销孔;4块夹板15的一个顶角及其两边与第三三角板13的底角及其部分底边和斜边重合,四块夹板15在与第三三角板13开设第三销孔的对应位置开设有第四销孔,且四块夹板15分别位于第三三角板13两个底角部分的两侧,所述挂钩6采用第二销轴通过第三销孔、第四销孔固定于所述下三角梁5上。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双钩单铰平移装置还包括两个分别位于第一三角板11第一销孔与第三三角板13第二销孔之间、第三三角板13第二销孔与第二三角板12第一销孔之间分别设置ー个圆环垫片14。圆环垫板14可以加强第一销孔、第二销孔的強度,并减少第一三角板11与第三三角板13之间、第三三角板13与第二三角板12之间的摩擦。实际应用中,当第三三角板13两个底角部分均开设有多个第三销孔吋,四块夹板15也分别对应开设有多个第四销孔,这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两个挂钩6的位置。实际应用中,4块夹板15还起限位作用。当上三角梁I倾斜程度大时,上第一三角板11与第二三角板12的低侧部分会撞击到两块夹板5,这样就限制了上三角梁I的进ー步倾斜,被起吊物,比如,液压支架,就不会产生大幅度左右位移;同时,也避免了绕在固定半轮4和9上的钢丝绳受到挤压。实际应用中,第三三角板13同一个底角两侧的两块夹板5外侧采用圆钢16固定。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钢丝绳10向下绕过第一半轮4后,通过第一 V型槽与第二 V型槽,再向上绕过第二半轮9。钢丝绳10的两端连接至起吊支架,比如,液压支架拆装机。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钩单铰平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装置包括上三角梁、下三角梁、两个挂钩、第一销轴;其中,上三角梁为顶点在下、底边在上的倒置三角形结构,下三角梁为顶点在上、底边在下的正置三角形结构,上三角梁顶点部分开设有第一销孔,下三角梁顶点部分开设有第二销孔,第一销轴通过第一销孔、第二销孔将上三角梁与下三角梁连接在一起;下三角梁两个底角部分均开设有第三销孔,两个挂钩分别通过第三销孔装设于下三角梁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钩单铰平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三角梁包括第一三角板、第二三角板、第一半轮、第二半轮、上压板、下压板;其中,第一三角板与第二三角板的形状相同,且第一三角板顶角部分与第二三角板顶角部分对应相同的位置均开设有一个第一销孔;第一半轮与第二半轮夹在第一三角板与第二三角板之间,且分别位于第一三角板与第二三角板的两个底角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安郭瑜赵铁韩素茹郭培红杨新臣李红旗崔建霞李玉娟冉彤刘领兵温小萍高丙元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