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式卧式缠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32480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0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倾斜式卧式缠绕机。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省人力且使用方便的倾斜式卧式缠绕机。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缠绕机机架、设置于缠绕机机架侧端的驱动仓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装配于驱动舱与罐体之间的传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缠绕机机架改为斜面式,输出有2个轴、多个轴或无级变化式,输出轴经万向轴传给支撑轴,支撑轴再与玻璃钢制品轴相联接,带动玻璃钢制品转动,输出轴、万向轴、支撑轴均设计在斜向的机头架上。机尾架做成和机头架同样斜度的支架,机尾架支撑罐体轴的部分做成托辊轮式,即用两个托辊轮直接托住罐体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倾斜式卧式缠绕机。背景介绍 目前常用的卧式缠绕机均为方形或长方形机头(机头上有三个水平输出的轴),再加两个A形架,每个A形架上都有I个支撑轴,支撑轴与罐体轴之间用法兰盘和螺丝联接,从而将罐体支撑起来,机头与A形架之间用万向轴联接,通过万向轴带动A形架上的支撑轴和罐体轴转动。这样导致第一,每次缠绕不同直径的罐或管,都要移动两个A形架,并且还要找 正,工人操作起来很麻烦,费时又费力;第二,三个输出轴在一个水平线上,缠小直径的罐或管时,工人刮胶或打磨时因罐的下面太高而够不着,必须用梯子架,抬来抬去,费时费力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省人力且使用方便的倾斜式卧式缠绕机。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专利技术包括缠绕机机架、设置于缠绕机机架侧端的驱动仓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装配于驱动舱与罐体之间的传动装置; 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由第一旋转轴、由依次连接的第二传动轴、第二万向节、第二连接轴组成的第二旋转轴、由依次连接的第三传动轴、第三万向节、第三连接轴组成的第三旋转轴构成,所述的第一旋转轴的末端设置有动力头,所述的第二连接轴的末端设置有法兰盘,所述的第三连接轴的末端设置有法兰盘; 所述的缠绕机机架的机头端至机尾端呈倾斜设置,缠绕机机架的倾斜面两端上自下而上依次对称设置有第一旋转轴轴承座第二旋转轴轴承座第三旋转轴轴承座、,所述的缠绕机机架上设置有与第一旋转轴相适配的托辊轮; 所述的第一旋转轴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一旋转轴轴承座内的轴承的轴孔内,所述的第二传动轴的固定于第二旋转轴轴承座内的轴承的轴孔内,所述的第三传动轴的固定于第三旋转轴轴承座内的轴承的轴孔内; 所述的第一旋转轴固定于第一旋转轴轴承座内的轴承的轴孔内,所述的第二连接轴固定于第二旋转轴轴承座内的轴承的轴孔内,所述的第三连接轴固定于第三旋转轴轴承座内的轴承的轴孔内; 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带有减速机的电机、设置于带有减速机的电机电机轴上的传动链轮、设置于第一旋转轴上的传动链轮设置于第二传动轴上的传动链轮设置于第三传动轴上的传动链轮,所述的传动链轮与传动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的传动链轮与传动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的传动链轮与传动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如下 本专利技术将缠绕机机架改为斜面式,输出有2个轴、多个轴或无级变化式,输出轴经万向轴传给支撑轴,支撑轴再与玻璃钢制品轴相联接,带动玻璃钢制品转动,输出轴、万向轴、支撑轴均设计在斜向的机头架上。机尾架做成和机头架同样斜度的支架,机尾架支撑罐体轴的部分做成托辊轮式,即用两个托辊轮直接托住罐体轴。本专利技术通过万向轴保持了传动的柔性,将缠大直径罐时用高支点部位,缠小罐时用低支点部位,不用将罐体支撑架(原来用A形架)移来移去,既能兼顾大、小罐的正常生产,又能方便工人操作,缠绕机机架倾斜面低端用两个托辊轮直接托住罐体轴,省去了拧螺丝的麻烦,将罐体轴往两个托辊轮上一放即可,省时省力,一举两得。附图说明附图I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附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缠绕机机架I、设置于缠绕机机架I侧端的驱动仓12以及设置于机架I上的装配于驱动舱12与罐体之间的传动装置; 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由第一旋转轴2、由依次连接的第二传动轴3-1、第二万向节3-2、第二连接轴3-3组成的第二旋转轴、由依次连接的第三传动轴4-1、第三万向节4-2、第三连接轴4-3组成的第三旋转轴构成,所述的第一旋转轴2的末端设置有动力头,所述的第二连接轴3-3的末端设置有法兰盘,所述的第三连接轴4-3的末端设置有法兰盘; 所述的缠绕机机架I的机头端至机尾端呈倾斜设置,缠绕机机架I的倾斜面两端上自下而上依次对称设置有第一旋转轴轴承座2-4、2-5、第二旋转轴轴承座3-4、3-5、第三旋转轴轴承座4-4、4-5,所述的缠绕机机架I上设置有与第一旋转轴2相适配的托辊轮; 所述的第一旋转轴2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一旋转轴轴承座2-4内的轴承的轴孔内,所述的第二传动轴3-1的固定于第二旋转轴轴承座3-4内的轴承的轴孔内,所述的第三传动轴4-1的固定于第三旋转轴轴承座4-4内的轴承的轴孔内; 所述的第一旋转轴2固定于第一旋转轴轴承座2-5内的轴承的轴孔内,所述的第二连接轴3-3固定于第二旋转轴轴承座3-5内的轴承的轴孔内,所述的第三连接轴4-3固定于第三旋转轴轴承座4-5内的轴承的轴孔内; 所述的驱动装置12包括带有减速机的电机5、设置于带有减速机的电机5电机轴上的传动链轮6、设置于第一旋转轴2上的传动链轮7、8、设置于第二传动轴3-1上的传动链轮9、10、设置于第三传动轴3-1上的传动链轮11,所述的传动链轮6与传动链轮7通过链条13传动连接,所述的传动链轮8与传动链轮9通过链条14传动连接,所述的传动链轮10与传动链轮11通过链条15传动连接。本专利技术将缠绕机机架改为斜面式,输出有2个轴、多个轴或无级变化式,输出轴经万向轴传给支撑轴,支撑轴再与玻璃钢制品轴相联接,带动玻璃钢制品转动,输出轴、万向轴、支撑轴均设计在斜向的机头架上。机尾架做成和机头架同样斜度的支架,机尾架支撑罐体轴的部分做成托辊轮式,即用两个托辊轮直接托住罐体轴。本专利技术通过万向轴保持了传动的柔性,将缠大直径罐时用高支点部位,缠小罐时用低支点部位,不用将罐体支撑架(原 来用A形架)移来移去,既能兼顾大、小罐的正常生产,又能方便工人操作,缠绕机机架倾斜面低端用两个托辊轮直接托住罐体轴,省去了拧螺丝的麻烦,将罐体轴往两个托辊轮上一放即可完成缠绕工作,适用范围广,且使用简单,减少了多余的人力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倾斜式卧式缠绕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缠绕机机架(I)、设置于缠绕机机架(I)侧端的驱动仓(12)以及设置于机架(I)上的装配于驱动舱(12)与罐体之间的传动装置;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由第一旋转轴(2)、由依次连接的第二传动轴(3-1)、第二万向节(3-2 )、第二连接轴(3-3 )组成的第二旋转轴、由依次连接的第三传动轴(4-1)、第三万向节(4-2)、第三连接轴(4-3)组成的第三旋转轴构成,所述的第一旋转轴(2)的末端设置有动力头,所述的第二连接轴(3-3)的末端设置有法兰盘,所述的第三连接轴(4-3)的末端设置有法兰盘; 所述的缠绕机机架(I)的机头端至机尾端呈倾斜设置,缠绕机机架(I)的倾斜面两端上自下而上依次对称设置有第一旋转轴轴承座(2-4、2-5 )、第二旋转轴轴承座(3-4、3-5 )、第三旋转轴轴承座(4-4、4-5),所述的缠绕机机架(I)上设置有与第一旋转轴(2)相适配的托辊轮; 所述的第一旋转轴(2)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一旋转轴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洪涛马洪程
申请(专利权)人:冀州市曜荣玻璃钢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