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铝复合机中的铣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28619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0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铝复合机中的铣铝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固定有固定座,固定座中活动设置有抵辊,基座上设置有可移动的活动座,活动座中活动设置有转轴,转轴上设置有两个铣刀,铣刀的刀面与抵辊相接触,两个铣刀之间的间距与所需铣铝的钢铝复合板材相对应,转轴的一端与电机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铣去钢铝复合板边缘处的不平整部位,从而使圆管的开口处平整并且铝层和钢层分布均匀,使得在对开口处进行焊接封口时,焊接质量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钢铝复合机中的铣铝装置
技术介绍
钢铝复合机中,铝卷通过开卷机后送入复合轧机与钢带进行复合轧制。在对钢带和铝带进行复合时,铝带与钢带之间很难保证两者的中心轴线相重合,在铝带与钢带复合完成之后,制得的钢铝复合板材在经过多道模具的逐渐弯曲成型后,成为一个带有开口的圆管,接着需要将该开口进行焊接封口,从而得到完整的圆管。由于铝带与钢带之间中心轴线出现偏差,导致圆管的开口处出现不平整及铝层和钢层的分布不均匀,从而导致在对开口处进行焊接封口时,焊接质量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使钢铝复合板的边缘平整并且铝层和钢层的分布均匀的钢铝复合机中的铣铝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钢铝复合机中的铣铝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固定有固定座,固定座中活动设置有抵辊,基座上设置有可移动的活动座,活动座中活动设置有转轴,转轴上设置有两个铣刀,铣刀的刀面与抵辊相接触,两个铣刀之间的间距与所需铣铝的钢铝复合板材相对应,转轴的一端与电机相连接。所述基座上设置有调节座,调节座中通过螺纹设置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母的端部与活动座相抵触。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两个传输座,两个传输座中分别活动设置有传输棍,两个传输辊呈S型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的钢铝复合机中的铣铝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可以铣去钢铝复合板边缘处的不平整部位,从而使圆管的开口处平整并且铝层和钢层分布均匀,使得在对开口处进行焊接封口时,焊接质量较好。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2、固定座,3、抵辊,4、活动座,5、转轴,6、铣刀,7、钢铝复合板材,8、电机,9、调节座,10、调节螺母,11、传输座,12、传输辊。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钢铝复合机中的铣铝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I、图2所示,钢铝复合机中的铣铝装置,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I上固定有固定座2,固定座2中活动设置有抵辊3,基座I上设置有可移动的活动座4,活动座4中活动设置有转轴5,转轴5上设置有两个铣刀6,铣刀6的刀面与抵辊3相接触,两个铣刀6之间的间距与所需铣铝的钢铝复合板材7相对应,转轴5的一端与电机8相连接。所述基座I上设置有调节座9,调节座9中通过螺纹设置有调节螺母10,调节螺母10的端部与活动座4相抵触。所述基座I上还设置有两个传输座11,两个传输座11中分别活动设置有传输棍12,两个传输辊12呈S型设置。两个传输辊12起到铣铝后对钢铝复合板材7的传输作用。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复合后的钢铝复合板材7传输至抵辊3上,在电机8的带动下,铣刀6转动,从而实现对钢铝复合板材7的铣切,可以铣去钢铝复合板边缘处的不平整部位,从而使圆管的开口处平整并且铝层和钢层分布均匀,使得在对开口处进行焊接封口时,焊接质量较好。另外,可以通过旋动调节螺母10,实现调节活动座4的位置,从而调节铣刀6与抵辊3之间的距离。上述的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 例,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钢铝复合机中的铣铝装置,包括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固定有固定座,固定座中活动设置有抵辊,基座上设置有可移动的活动座,活动座中活动设置有转轴,转轴上设置有两个铣刀,铣刀的刀面与抵辊相接触,两个铣刀之间的间距与所需铣铝的钢铝复合板材相对应,转轴的一端与电机相连接。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其元郁仁兴刘咏王喜明孙惠忠李忠明王海华郁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龙源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