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的快拆式斜滑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28396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0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的快拆式斜滑块结构,其中通过设置固定板、相对固定板的左右侧斜面能够滑动的滑块、固定设置在上垫板上位于固定板与滑块之间形成的滑槽中的固定块,该模具在对侧边端部具有折弯部的钣金件的冲压成型后脱模时能够很好地对折弯部进行让位,方便取料,同时,该结构使得模具的加工较为方便,装配亦较为方便,而在维修需要拆卸下滑块时只需要将固定块拆除即可拆卸下滑块,拆卸更为便利,该结构具有良好的综合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的快拆式斜滑块结构
技术介绍
一些钣金件的侧边的端部上一般具有折弯部,如附图I所示,在对这些钣金件进行折弯成型时,模具上必须设置滑块在钣金件成型后脱料时对折弯部进行让位。现有技术中,滑块在设置时需要通过在上模座和上夹板上铣削出椭圆槽,再通过等高套筒来安装滑块,使得滑块在椭圆槽中滑动来实现对待成型件的成型和脱料时的让位,这样的结构较 为复杂,操作者在需要拆卸滑块时较为不便,且椭圆槽的加工亦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模具的快拆式斜滑块结构,该结构简单,加工、拆卸方便,具有良好的综合使用性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具的快拆式斜滑块结构,所述模具包括上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上模座底部的上垫板,所述快拆式斜滑块结构包括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上垫板底部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端面均为由内向外逐渐上倾的斜面,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端部上分别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分别能够沿所述固定块的左右端面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块的左右端部上,所述滑块的上端部通过弹簧与上垫板相连接设置,所述上垫板上位于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侧的端部上分别固定地连接设置有多个沿前后水平方向相间隔分布的固定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固定板的左右端部之间分别形成多个能够供所述多个固定块对应插入的滑槽,所述多个固定块能够在所述滑块沿所述固定板的左右端面滑动时对应地插在所述多个滑槽中。优选地,所述固定块的横截面为矩形,对应地,所述滑槽为矩形。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固定板的左右端部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滑块与所述固定板相对的端部上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相配合形成所述滑槽。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块的内侧端部与所述第一开口的内侧壁相贴合设置。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模具的快拆式斜滑块结构,该结构中通过设置固定板、相对固定板的左右侧斜面能够滑动的滑块、固定设置在上垫板上位于固定板与滑块之间形成的滑槽中的固定块,该模具在对侧边端部具有折弯部的钣金件的冲压成型后脱模时能够很好地对折弯部进行让位,方便取料,同时,该结构使得模具的加工较为方便,装配亦较为方便,而在维修需要拆卸下滑块时只需要将固定块拆除即可拆卸下滑块,拆卸更为便利,该结构具有良好的综合使用性能。附图说明附图I为待成型的钣金件的主视结构示意 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上模的主视结构示意 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上模的仰视结构示意 附图4为附图3中A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固定板与滑块的安装分解示意 附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模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参见图2-6所示,一种模具的快拆式滑块结构,该模具主要用于对侧边端部具有折弯部的钣金件的冲压成型,待成型的钣金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其顶部具有向内折弯的折弯部。参见图2-6所示,该模具包括相配合的上模和下模8,上模包括上模座I、固定连接设置在上模座I底部的上垫板2,该上模上还设置有快拆式斜滑块结构,该斜滑块结构包括固定地连接设置在上垫板2的底部的固定板3,固定板3的左右两端面均为由内向外逐渐上倾的斜面,这里的左右方向指的是观察者观察图1-6时的左右方向,则前后方向指的是观察者观察图2时的视线方向,亦即观察者观察图3时的上下方向。固定板3的左右端部上分别设置有滑块4,滑块4分别能够沿固定板3的左右端面滑动地设置在固定板3的左右端部上,即左侧的滑块4能够沿着固定板3的左侧端面滑动,右侧的滑块4能够沿着固定板3的右侧端面滑动,滑块4的上端部通过弹簧7与上垫板2相连接设置。上垫板2上位于固定板3的左右两侧的端部上分别固定地设置有多个固定块5,这多个固定块5分别在上垫板2上位于固定板3的左右两侧的端部上沿前后水平方向分布,滑块4与固定板3的左右端部之间分别形成多个能够供上述多个固定块5对应插入的滑槽6,这多个固定块5能够在滑块4沿固定板3的左右端面滑动时对应地插设在滑槽6中。在本实施例中,上垫板2的左侧端部和右侧端部上分别设置有3个固定块5,对应的,左侧的滑块4与固定板3的左侧之间形成3个滑槽6,右侧的滑块4与固定板3的右侧之间形成3个滑槽6。由于固定板3的左右端面均为由内向外逐渐上倾的斜面,滑块4沿固定板3的左右两侧端面上滑的过程中其外侧端部分别向外伸出,而下滑的过程中则逐渐向内缩回,在滑块4上滑或下滑的过程中,固定块5始终对其进行导向。参见图2-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块5的横截面呈矩形,对应地滑槽6也呈矩形,这样设置能使得模具的加工更为方便。在本实施例中,滑块4与固定板3之间是通过如下方式设置形成滑槽6的固定板3的左右端部上分别开设第一开口 61,滑块4与固定板3相对的端部上开设有第二开口 62,第一开口 61与第二开口 62相配合形成滑槽6,固定块5即固定地设置在该滑槽6中,设置时可使得固定块5的内侧端部与第一开口 61的内侧壁相贴合设置。在滑块4上滑或下滑的过程中,第二开口 62相对第一开口 61滑移而使得滑槽6的大小发生变化,在滑块4上滑的过程中,滑槽6逐渐变大,而在滑块4下滑的过程中,滑槽6逐渐变小,当第二开口 62的槽壁与固定块5的外侧端部相抵挡时,滑块4停止下滑。以下详细阐述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 参见图6所示为该模具的初 始状态,待成型的钣金件9位于上模和下模8之间,上模上滑块4在弹簧7的弹性作用力下处于如图6所示的向内缩回的状态,当需要对待成型的钣金件9进行成型时,上模与下模8相向移动,滑块4首先与待成型的钣金件9接触,且滑块4逐渐被上顶,左右两侧的滑块4分别沿固定板3左右两侧的斜面上滑,其外侧端部逐渐伸出与固定板3形成与下模8相配合的能够对待成型的钣金件9进行成型的上模块。待成型完成后,上模与下模8发生相对移动,滑块4在弹簧7的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下而沿着固定板3的左右两侧斜面下滑,直至滑槽6逐渐变小第二开口 62的槽壁与固定块5的外侧端部相抵挡而回复至如图6所示的位置,这样对钣金件9的侧边端部的折弯部进行了让位,方便了成型后的钣金件9的脱模。设置时应使得两滑块4向外完全伸出时其外端部露出上垫板2及上模座I的外端,而两滑块4向内缩回时其外端部完全缩回时缩至上垫板2的内侧。 本专利技术中由于采用了快拆式斜滑块结构,使得该模具在对侧边端部具有折弯部的钣金件的冲压成型后脱模时能够很好地对折弯部进行让位,方便了取料。同时,该结构中通过滑块4、固定板3及固定块5的配合,在模具加工时较为简单,装配亦较为方便,而在维修需要拆卸下滑块时只需要将固定块拆除即可拆卸下滑块,拆卸更为便利,该结构具有良好的综合使用性能。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的快拆式斜滑块结构,所述模具包括上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上模座底部的上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拆式斜滑块结构包括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上垫板底部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端面均为由内向外逐渐上倾的斜面,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端部上分别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分别能够沿所述固定块的左右端面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块的左右端部上,所述滑块的上端部通过弹簧与上垫板相连接设置,所述上垫板上位于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侧的端部上分别固定地连接设置有多个沿前后水平方向相间隔分布的固定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固定板的左右端部之间分别形成多个能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金鑫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