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26844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0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侧柏叶8份,泽兰15份,牡丹皮15份,红背叶8份,金钱草15份,枣树皮10份,珍珠母12份,蝉蜕6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专利技术治疗痤疮具有疗效好和安全性较高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介绍
痤疮(pimple)是皮肤科的最常见的病种之一,多发于青春期,又叫青春痘、面皰或粉刺、毛囊炎,通常好发于面部、颈部、胸背部、肩膀和上臂。临床以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为主要表现。除儿童外,人群中约有80% 90%的人患本病或曾经患过本病(包括轻症在内)。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主要与雄激素、皮脂分泌增多、毛囊口上皮角化亢进、痤疮丙酸杆菌及遗传等因素有关。青春期雄激素的产生增加刺激皮脂 腺增生,皮脂分泌增多,痤疮患者的毛囊上皮角化异常,不能正常脱落,使毛囊口变小。寄生在毛囊内的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酶分解皮脂生成的游离脂肪酸刺激毛囊引起炎症反应。以四环素为代表的抗生素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传统和第一线药物,但由于痤疮丙酸杆菌的耐药菌株日益增多,故其疗效欠佳。目前尚缺乏治疗痤疮有效及安全的治疗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可以有效的缓解痤疮症状。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侧柏叶8份,泽兰15份,牡丹皮15份,红背叶8份,金钱草15份,枣树皮10份,珍珠母12份,蝉蜕6份。优化方案中,原料还包括重量配比为3份的小棕包。其中所述的 侧柏叶,为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的干燥枝梢及叶。性味苦、涩,寒。归肺、肝、脾经。功可凉血止血,生发乌发。泽兰,为唇形科植物地瓜儿苗Lycopus lucidus Turcz. var. hirtus Regel的莖叶。性味苦、辛,微温。归肝、脾经。功可活血化瘀,行水消肿。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根皮。性味辛、苦,微寒。入心、肝、肾经。功可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红背叶,为大戟科山麻杆属植物红背山麻杆Alchornea trewioides (Benth.)Muell.-Arg的叶。性味甘,凉。功可清热利湿,散瘀止血,杀虫止痒。金钱草,为报春花科草本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christinalHance的全草。性味甘、淡,寒。归肝、胆、肾、膀胱经。功可清热利水通淋,除湿退黄,解毒。枣树皮,为鼠李科植物枣Ziziphus jujuba Mill.的树皮。性味苦M ;温。归肺;大肠经。功可收敛止泻,祛痰,镇咳,消炎,止血。小棕包,为百合科黎芦属植物蒙自黎芦Veratrum mengtzeanum Loes. f.的根及全草。性味辛;微苦;寒。功可散瘀止痛;敛疮杀虫。蝶脱,为蝶科昆虫黑蚱Cryptotympana pustulata Fabricius的幼虫羽化后所脱落的皮壳。性味甘、寒。入肺、肝经。功可散风热,利咽喉,退目翳,定惊痫。珍珠母,为蛘科动物三角帆蛘Hyriopsis cumingii (Lea)、裙纹冠蛘Cristariaplicata (Leach)或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Pteria martensii (Dunker)的贝壳。性味咸,寒。归肝、心经。功可平肝潜阳,定惊明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红背叶具有广谱抗菌和抗寄生虫作用,红背叶碱在试管内对结核杆菌(H3 7RV)稍有抑制作用,有杀灭阿米巴原虫的作用,临床应用其盐酸盐皮下注射亦有效;水提物用于驱除绦虫、蛔虫及鞭虫等有效;小棕包中所含的藜芦留二烯胺及其衍生物有驱虫作用,体外对结核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金钱草在试管内对金黄色与白色葡萄球菌有轻度抑制作用。牡丹皮局部外用可以使局部血管扩张,血循环加速,缓和肌肉痉挛性疼痛,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用枣树皮粉加香油、黄蜡制成软膏外涂治疗感染创面。有收敛、消炎、止痛、止痒等作用。经过治疗的创面肉芽新鲜,上皮生长良好。珍珠母含碳酸钙90%以上,有机质约O. 34% ;尚含少量镁、铁、硅酸盐、硫酸盐、磷酸盐和氯化物。外用时所含碳酸钙也可以作为磨擦剂成份。组方原理痤疮又称“面疮”,痤疮相当于中医学的“肺风粉刺”,是一种与性腺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皮肤病,好发于青少年颜面部位。临床以面部粉刺、丘疹、脓疱或结节、囊肿为特征,易反复发作。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多在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油腻、肥甘厚味以致热郁阳明经所致。因为面为阳明布散之地,阳明经又为多气多血之乡,阳明经湿热、湿毒郁久不解,则好发为痤疮,根据辨证施治,对此湿热内蕴证型,其治则以凉血化瘀,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为立法。本专利技术方中侧柏叶、泽兰、牡丹皮、红背叶从血分入,凉血化瘀;红背叶、金钱草从湿而治,清热解毒除湿;红背叶还可杀虫止痒;蝉蜕散风热;枣树皮收敛消炎,防止活散太过;珍珠母平肝潜阳。如痤疮重症,可加小棕包局部外用,增加其散瘀止痛、敛疮杀虫功效。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的积极效果在于 I、本专利技术可以用于口服制剂。2、本专利技术还可以作为外用制剂局部使用,制备出的产品无刺激性、无致敏反应,适合长期使用。2、珍珠母既可以口服起到平肝潜阳的作用,外用时又可以用作磨擦剂成份存在。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际情况,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侧柏叶8g,泽兰15g,牡丹皮15g,红背叶8g,金钱草15g,枣树皮10g,珍珠母12g,蝉蜕6g。将本专利技术中药原料中的珍珠母先煎煮15 20分钟,然后加入侧柏叶、泽兰、牡丹皮、红背叶、金钱草、枣树皮、蝉蜕,水煎2遍,取煎液,合并过滤后口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实施例2,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侧柏叶8份,泽兰15份,牡丹皮15份,红背叶8份,金钱草15份,枣树皮10份,珍珠母12份,蝉蜕6份,小棕包3份。将本专利技术中药原料中的侧柏叶、泽兰、牡丹皮、红背叶、金钱草、枣树皮、蝉蜕混合,水煎2遍,取煎液,加入粉碎后过100目筛的珍珠母粉末和小棕包粉末,取适量局部湿敷,一日三次。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临床资料充分证明,有关资料如下。I.材料与方法 1.I病例来源和分组研究病例来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8月门诊诊断为痤疮的患者,分为外用组和口服组。外用组34例,男10例,女24例,平均年龄(26. 12±6. 99)岁;口服组28例,男7例,女21例,平均年龄(24. 16 ±7. 27)岁。外用组病程5个月 11年,口服组病程3个月 10年。两组资料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分级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 05),具有可比性。I. 2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皮肤病学》制定。多发于青春期男女;好发于面部、上胸及背部等皮脂腺发达部位,可呈对称分布;皮损为炎性丘疹、粉刺、脓疱、结节、囊肿和疤痕,伴有皮脂溢出,呈慢性经过。临床轻重分级参照Pillsbury四级改良分级法,分为轻度(I级)黑头粉刺,散发至多发,炎性皮疹散发,总病灶数小于30个;中度(II级)粉刺,并有中等数量的丘疹和浅在性脓疱,总病灶数31-50个;中度(III级):深在性炎症性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5广100个,结节少于3个,发生于颜面、颈部、胸背部;重度(IV级):深在性炎症性结节/囊肿性痤疮或聚合性痤疮,多数有疼痛并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侧柏叶8份,泽兰15份,牡丹皮15份,红背叶8份,金钱草15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泊文杨殿福要瑞莉杨志宏付玉环李艳红田玉娜刘军刘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