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仔猪腹泻的中药发酵制剂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826495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0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仔猪腹泻的中药发酵制剂及其制造方法,该防治仔猪腹泻的中药发酵制剂其各组分的重量份数组成为:穿心莲10份、石榴皮8份、黑面神8份、马齿苋8份、苦参6份、白头翁10份、黄连10份;该防治仔猪腹泻的中药发酵制剂的制造方法,包括预处理、制备菌种发酵液、中药发酵步骤。该发明专利技术内部含有多种改善肠道环境的中药成分和多种益生菌的代谢产物,该中药发酵制剂具有明显的降低仔猪腹泻的发生机率,且无毒副作用、无污染、无残留,不产生耐药性,可广泛使用于各种仔猪饲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兽药,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每年的冬春季节母猪产仔高峰期,仔猪发生腹泻性疾病比较多见,仔猪腹泻无论是在集中产仔管理的大猪场,还是散养状态下的中小猪场,都是普遍存在的。仔猪腹泻主要发生在两个阶段,即出生后至14日龄和仔猪断奶前后的时间内。腹泻导致仔猪成活率低、饲料转化率低、增重慢等,严重影响了养猪经济效益。据有关资料统计数字表明,有许多猪群仔猪腹泻性疾病的发病率高达50%以上,病死率高达15% -20%左右,由腹泻引起的仔猪死亡数占仔猪死亡总数的39. 8%,其中哺乳仔猪至断奶前后发生腹泻而引起死亡的约占 20%-25%。由此可见,腹泻性疾病对养猪业的持续发生危害很大,可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治疗仔猪腹主要的方法是大量使用抗生素,据报道,几乎所有的畜禽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都有在饲料里添加抗生素和激素现象。然而,畜禽大量使用抗生素会直接导致细菌耐药性增高,而耐药性增高意味着细菌变异,当变异由量变累积到一定程度后产生质变,就可能导致由这种细菌产生的疾病流行。二是会在肉品中残留并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经常食用含有抗生素的食品,即使是微量的,也能使人出现不良反应。时常摄入含有抗生素的食品,可使某些菌株产生耐药性,耐药菌株又能将耐药因子传递给其他敏感细胞,使其他异种菌株变成耐药菌株,从而带来预防与治疗某些人畜疾病的困难。如果长期食用抗生素残留的食物,可造成人体中一些非致病菌的死亡,使菌群平衡失调或引起维生素等缺乏症,损害人体健康导致。特别是氯霉素的滥用,极易损害人类骨髓的造血功能,并由此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中药发酵制药技术的典型特点就是生物转化,可概括如下几点①药物的有效组分、活性物质最大限度的得以提取、利用;②药物进入机体后不能直接被利用的有效活性组分,因在体外得以完成而被直接利用,迅速发挥应有效能;③优选的机体有益菌种本身具有补充或增强原有药物的功能;④中药发酵制药与原有药物相比产生了新的活性物质,从而具有新的保健、预防或治疗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仔猪腹泻的中药发酵制剂,其内部含有多种改善肠道环境的中药成分和多种益生菌的代谢产物,该中药发酵制剂具有明显的降低仔猪腹泻的发生机率,且无毒副作用、无污染、无残留,不产生耐药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防治仔猪腹泻的中药发酵制剂,其各组分的重量份数组成为穿心莲10份、石榴皮8份、黑面神8份、马齿苋8份、苦参6份、白头翁10份、黄连10份。一种制造防治仔猪腹泻的中药发酵制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预处理选取各组分材料,分别于50 60°C下烘干I 2小时后,粉碎,过60目筛网,备用;第二步制备菌种发酵液将益生菌接种于培养基中,培养一级种子液,当益生菌生长20 24小时时,分别接种到二级种子发酵罐中进行扩大培养,达到24 36小时时停止培养,备用;第三步中药发酵将预处理好的各组分材料混合均匀,加入占各组分材料总重量的重量的I I. 2 倍的水,搅拌均匀,在100°c下蒸汽灭菌15 20min,冷却后,加入占各组分材料总重量的重量比为10%的总菌液量,I %的赤砂糖,在35 37°C密闭厌氧发酵7-10天,每隔24小时搅拌一次,发酵结束后,在35 50°C条件下烘干,检验合格包装。所述的益生菌为丁酸梭菌。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微生物发酵在常温、常压等较为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故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中药活性成分免遭破坏;而且中药中一些分子量较大的活性组分经发酵后变成小分子活性物质而被直接利用,这大大地提高了中药的药效,丁酸梭菌产生的酶对中药活性成分进行结构修饰,生成次级代谢产物,从而产生了新的活性物质,从而具有新的药效;采用丁酸梭菌发酵中药,能产生如纤维酶、淀粉酶、蛋白酶等,使得中药中的纤维素、木质素等不易吸收的物质充分降解,使中药有效成分得以最大限度的释放,同时将纤维素转化成低聚糖,促进仔猪胃肠道内有益菌的生长同时在所产生的各种酶的作用下,饲料中的有效成分更容易被动物吸收利用。本专利技术与其他产品相比具有下述优点I、本专利技术能修复仔猪肠道粘膜,改善仔猪肠道环境,有效降低仔猪腹泻的发生机会,促进仔猪健康成长,减少养殖投入等功效;2、本专利技术采用丁酸梭菌直接发酵中药,保护了中药活性成分免遭破坏,产生新药效;3、本专利技术利用中药与益生菌相互作用研制的新兽药,有着无可比例的优势,它具有无毒副作用、无污染、无残留、不产生耐药性等安全性特点;4、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发酵制剂防治仔猪腹泻的效果明显,质量可靠,能满足人们对肉制品安全生产的要求。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一种防治仔猪腹泻的中药发酵制剂,其各组分的重量份数组成为穿心莲10份、石榴皮8份、黑面神8份、马齿苋8份、苦参6份、白头翁10份、黄连10份;益生菌丁酸梭菌。一种制造防治仔猪腹泻的中药发酵制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预处理选取各组分材料,分别于60°C下烘干2小时后,粉碎,过60目筛网,备用;第二步制备菌种发酵液将丁酸梭菌接种于培养基(酵母浸膏3克、牛肉浸膏10克、胰蛋白胨10克、葡萄糖5克、氯化钠5克、三水合乙酸钠3克、半胱氨酸盐酸盐0. 5克、蒸馏水加至1000ml,调节PH7. 1±0. I、常压)中,在37°C、200rpm、密封的条件下培养一级种子液,经过24h,当细菌含量达到5X 107CFU/ml左右时,将一级种子液以接种量5%接种到二级种子发酵罐中扩大培养,培养温度为37°C,经过36h,当菌生长到当细菌含量达到109CFU/ml以上时,停止培养,备用;第三步中药发酵 将预处理好的各组分材料混合均匀,加入占各组分材料总重量的重量的I. 2倍的/K,搅拌均勻,在100°C下蒸汽灭菌20min,冷却后,加入占各组分材料总重量的重量比为10%的总菌液量,I %的赤砂糖,在37°C密闭厌氧发酵7天,每隔24小时搅拌一次,发酵结束后,在50°C条件下烘干,检验合格包装。 以下通过具体试验来说明本专利技术对仔猪腹泻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I :I、试验的时间与地点试验于2011年7月12日至2011年8月27日在某猪场完成;2、试验动物的选择及分组选用来自相同、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约6-7千克),21日龄断奶的杜X大X长三元杂交商品仔猪120头,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两个重复组,每个重复组12头猪,公母各半;3、试验期试验期为14天,仔猪21日龄至35日龄;4、试验设计及试验日粮参考NRC(1998)猪的营养需求设计玉米豆柏型基础日粮(表 I)。表I基础日粮 原料j配比j营养指标 j营养水平 一级玉米飞8.00粗蛋白(%) 18.60 膨化全脂大豆17700猪消化能3450 (Mcal/kg) 去皮豆粕(46%) 13.00—钙(%)0.75 进口鱼粉(62%) 4.00—有效磷(%) 0.40 葡萄糖IT(X)^氨基酸(%) 1.30 4%预混剂4. 00 合计I 100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抗生素40ppm (杆菌肽锌)构成1#日粮,饲喂对照组试猪;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本专利技术防治仔猪腹泻的普通中药制剂1500ppm(其中穿心莲10份、石榴皮8份、黑面神8份、马齿苋8份、苦参6份、白头翁10份、黄连10份,分别于60°C下烘干2小时后,粉碎,过60目筛网即得);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仔猪腹泻的中药发酵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各组分的重量份数组成为 穿心莲10份、石榴皮8份、黑面神8份、马齿苋8份、苦参6份、白头翁10份、黄连10份。2.一种制造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治仔猪腹泻的中药发酵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预处理 选取各组分材料,分别于50 60°C下烘干I 2小时后,粉碎,过60目筛网,备用; 第二步制备菌种发酵液 将益生菌接种于培养基中,培养一级种子液,当益生菌生长20 24小时时,分别接种到二级种子发酵罐中进行扩大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萧子慈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和生堂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