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溴虫苯甲酰胺的农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24657 阅读:9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0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溴虫苯甲酰胺的农药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的农药组合物,其中活性成分A选自溴虫苯甲酰胺,活性成分B选自以下任意一种化合物:烯啶虫胺、吡蚜酮、吡丙醚、螺虫乙酯,且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80~60︰1。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合物对危害农业生产的多种害虫具有增效作用,减少了农药用药量,降低了农药在作物上的残留量,减轻了环境污染,对人畜安全,环境相容性好,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
,涉及ー种含溴虫苯甲酰胺的农药组合物在农作物害虫上的应用。
技术介绍
烯唳虫胺(nitenpyram)化学名称出)-1^-(6-氯-3-卩比卩定基甲基)-1^-こ基-N’ -甲基-2-硝基亚こ烯基ニ胺,分子式CnH15ClN402。本品属烟酰亚胺类农药剂,广泛用于水稻、果树、蔬菜和茶叶,防治多种害虫。卩比虫牙酮(pymetrozine)化学名称4,5_ニ氢_6_甲基_4-(3_卩比唳亚甲基氨基)-I, 2,4-3 (2H)-酮,分子式C1(lHnN50。本品可用于防治大部分同翅目害虫,尤其是蚜虫科、粉虱科、叶蝉科及飞虱科害虫,适用于蔬菜、水稻、棉花、果树及多种大田作物。 卩比丙醚(pyriproxyfen)化学名称4_苯氧基苯基(RS)_2_ (2_卩比唳基氧)丙基醚,分子式c2(ih19no3。吡丙醚是ー种保幼激素类型的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具有強烈的杀卵作用。吡丙醚还具有内吸性转移活性,可以影响隐藏在叶片背后的幼虫。对昆虫的抑制作用表现在影响昆虫蜕变和繁殖。对斜纹夜蛾的毒理试验表现,吡丙醚在血淋巴中高浓度的存留,カロ速昆虫前胸腺向性激素的分泌;另一方面,由于吡丙醚能使昆虫缺少产卵所需的刺激因素,抑制胚胎发育及卵的孵化,或生成没有生活能力的卵,从而有效的控制并达到害虫防治的目的。螺虫Za酯(spirotetramat)化学名称4_(こ氧基羰基氧基)_8_甲氧基-3-(2, 5- ニ甲苯基)-I-氮杂螺[4,5]-癸-3-烯-2-酮,分子式C21H27N05。螺虫こ酯是ー种新型特创酸类农药剂,农药谱广,持效期长。它是通过干扰昆虫的脂肪生物合成导致幼虫死亡,降低成虫的繁殖能力。由于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可有效地防治对现有农药剂产生抗性的害虫,同时可作为烟碱类农药剂抗性管理的重要品种。然而,在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中,防治害虫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害虫抗药性的产生。不同品种成分进行复配,是防治抗性害虫很常见的方法。不同成分进行复配,根据实际应用效果,来判断某种复配是增效、加和还是拮抗作用。绝大多数情况下,农药的复配效果都是加和效应,真正有增效作用的复配很少,尤其是增效作用非常明显、共毒系数很高的复配就更少了。经过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将溴虫苯甲酰胺与烯啶虫胺、吡蚜酮、吡丙醚、螺虫こ酯复配后能产生很好的增效作用,并且关于溴虫苯甲酰胺与烯啶虫胺、吡蚜酮、吡丙醚、螺虫こ酯复配的相关报道尚未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ー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使用成本低、防效好的含溴虫苯甲酰胺的农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含溴虫苯甲酰胺的农药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重量比为I : 8(Γ60 1,所述的活性成分A选自溴虫苯甲酰胺,活性成分B选自烯啶虫胺、吡蚜酮、吡丙醚、螺虫こ酯中之ー种,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优选的重量比为I : 6(Γ40 I ;更优选为溴虫苯甲酰胺与烯啶虫胺的重量比为I : 25 25 1,溴虫苯甲酰胺与吡蚜酮的重量比为I : 25飞1,溴虫苯甲酰胺与吡丙醚的重量比为I :3(Γ10 1,溴虫苯甲酰胺与螺虫こ酯的重量比为I : 25 5 : I ;最优选为溴虫苯甲酰胺与烯啶虫胺的重量比为I : 15 15 1,溴虫苯甲 酰胺与吡蚜酮的重量比为I : 15 1 1,溴虫苯甲酰胺与吡丙醚的重量比为I : 15飞1,溴虫苯甲酰胺与螺虫こ酯的重量比为I :15 I I。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含溴虫苯甲酰胺的农药组合物用于防治农作物上害虫的用途,所述的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豆类作物、纤维作物、糖料作物、瓜类作物、水果类作物、干果类作物、嗜好作物、根茎类作物、油料作物、花卉作物、药用作物、原料作物、緑肥牧草作物;所述的害虫包括蚜虫、稻飞虱、烟粉虱、白粉虱、木虱、介壳虫、甜菜夜蛾、小菜蛾、潜叶蛾、蓟马、棉铃虫、红铃虫、棉铃象、茶小绿叶蝉、茶尺蠖。活性成分Α、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I : 8(Γ60 I。通常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总重量的O. 5% 90%,较佳的为5% 80%。根据不同的制剂类型,活性组分含量范围有所不同。通常,液体制剂含有按重量计1% 70%的活性物质,较佳地为5% 50% ;固体制剂含有按重量计5% 80%的活性物质,较佳地为10% 80%。本专利技术的农药组合物中至少含有ー种表面活性剤,以利于施用时活性组分在水中的分散。表面活性剂含量为制剂总重量的5% 30%,余量为固体或液体稀释剂。本专利技术的农药组合物所选用的表面活性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可以选自分散剂、湿润剂、粘结剂或消泡剂中的ー种或几种。根据不同剂型,制剂中还可以含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崩解剂、抗冻剂等。本专利技术的农药组合物可以由使用者在使用前经稀释或直接使用。其配制可由通常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加工方法制备,即将活性物质与液体溶剂或固体载体混合后,再加入表面活性剂如分散剂、稳定剂、湿润剂、粘结剂、消泡剂等中的ー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的农药组合物,可以按需要加工成任何农药上可接受的剂型,其中较优选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悬乳剤、水乳剂、微乳剂、微囊悬浮剂、微囊悬浮-悬浮剂。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Α19Γ 60%、活性成分Bl% 80%、分散剂2% 10%、湿润剂2% 10%、填料余量。组合物制成水分散粒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Α19Γ 60%、活性成分Bl% 80%、分散剂3% 12%、湿润剂1% 8%、崩解剂1% 10%、粘结剂0 8%、填料余量。组合物制成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O. 59Γ50%、活性成分Β0. 5% 50%、分散剂2% 10%、湿润剂2% 10%、消泡剂O. 01% 2%、增稠剂0 2%、抗冻剂0 8%、去离子水加至100%。组合物制成悬乳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O. 59Γ50%、活性成分Β0. 5% 50%、分散剂2% 10%、消泡剂O. 01% 2%、溶剂0 15%、增稠剂0 2%、乳化剂2% 12%、抗冻剂0 8%、去离子水加至100%。组合物制成水乳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O. 59Γ50%、活性成分Β0. 5% 50%、溶剂1% 30%、乳化剂1% 15%、抗冻剂0 8%、增稠剂0 2%、消泡剂O. 01% 2%、去离子水补足余量。组合物制成微乳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O. 59Γ50%、活性成分Β0. 5% 50%、溶剂1% 30%、乳化剂3% 25%、抗冻剂0 8%、消泡剂O. 01% 2%、去离子水补足余量。组合物制成微囊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 O. 59Γ50%、活性成分Β0. 5% 50%、高分子囊壁材料2% 10%、分散剂1% 10%、有机溶剂1% 10%、乳化剂1% 7%、消泡剂(λ 01% 2%、ρΗ调节剂O. 01% 5%、去离子水加至100%。组合物制成微囊悬浮-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 O. 59Γ50%、活性成分Β0. 5% 50%、高分子囊壁材料2% 10%、分散剂1% 12%、湿润剂1% 8%、有机溶剂1% 15%、乳化剂1% 6%、消泡剂O. 01% 2%、增稠剂0 2%、ρΗ调节剂O. 01% 5%、去离子水加至100% ;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溴虫苯甲酰胺的农药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重量比为I : 8(Γ60 1,所述的活性成分A选自溴虫苯甲酰胺,活性成分B选自烯啶虫胺、吡蚜酮、吡丙醚、螺虫こ酯中之ー种。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含溴虫苯甲酰胺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I : 60 40 I。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溴虫苯甲酰胺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溴虫苯甲酰胺与烯啶虫胺的重量比为I : 25 25 I ; 溴虫苯甲酰胺与吡蚜酮的重量比为I : 25飞I ; 溴虫苯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