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南岭天蚕幼虫的保护性养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823999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0 12:35
一种南岭天蚕幼虫的保护性养育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通风良好的室外空地或野外山林,用遮阳网或塑料布搭建养育大棚,养育大棚设有养育室,养育室配备养育架和水泵洒水降温设备、喷雾消毒设施;养育大棚四周中的塑料网罩或塑料布埋入土中压牢;(2)用2.5-3.5wt%的漂白粉溶液或0.8-1.2wt%双效宁溶液对养育大棚、养育室、养育架进行喷雾消毒,控制养育室内温度为22℃-28℃,相对湿度保持为65-75%。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保障南岭天蚕幼虫的正常生长,提高幼虫期天蚕的成活率和结茧率,结茧率可提高到9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濒危生物的保护性养育方法,尤其是。
技术介绍
天蚕是世界性的濒危生物,也是我国野蚕的珍稀品种,是农业部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的农业生物资源。我国早在唐太宗时期,就有绿茧(天蚕)的记载,是世界上最早对天蚕作文字记载的国家。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辽宁省盖县曾开展过天蚕研究。1958年,黑龙江省在收获柞蚕茧时发现少量的天蚕蚕茧。但直到1980年对外交流时才认识到天蚕的价值,90年代初成立 了黑龙江曙光天蚕保护区和黑龙江省天蚕保护管理站,开始对天蚕进行保护。天蚕的生理特征决定其对生存环境要求很高,再加上我国的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天蚕的存活率越来越低,现在保护区内已经很难找到野生天蚕了。南岭天蚕是我国天蚕的一个分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湖南省科技厅组织力量开始对天蚕的人工繁殖饲养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天蚕幼虫期是指天蚕蚁蚕后期至结茧前的这段时期。天蚕幼虫的养育成功与否,对人工繁殖饲养天蚕能否取得成功,关系重大。天蚕是变温动物,缺乏调节体温的能力;而且,天蚕在气温超过28°C就寝食不安,到处乱爬,影响正常发育;天蚕幼虫还有蚂蚁、老鼠、鸟类等多种天敌危害。但以往的天蚕人工繁殖饲养,对天蚕幼虫的养育,往往缺乏足够的保护措施,导致天蚕幼虫的成活率较低。例如,CN101088329A于2007年12月19日公开的天蚕养育方法,就是如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以提高南岭天蚕幼虫的成活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通风良好的室外空地或野外山林,用遮阳网或塑料布搭建养育大棚,养育大棚设有养育室,养育室配备养育架和水泵洒水降温设备、喷雾消毒设施(如用塑料布搭建养育大棚,也可不设养育室,直接在养育大棚设置养育架);养育大棚四周中的塑料网罩或塑料布埋入土中压牢,以防风吹开和活动在地面上天敌的侵害;如发现有蚂蚁、老鼠、鸟类等天蚕的天敌侵入,即刻迅速消灭并补救; (2)用2.5-3. 5wt% (优选3. 0 wt%)的漂白粉溶液或0. 8-1. 2wt% (优选I. 0 wt%)双效宁溶液对养育大棚、养育室、养育架进行喷雾消毒,控制养育室内温度为22°C — 280C (优选24-26°C);相对湿度保持为65-75% (优选70%);另外,对二龄期南岭天蚕幼虫,养育大棚、养育室内温度宜控制为25-26°C ;对三龄期南岭天蚕幼虫,养育大棚、养育室内温度宜低一点,优选控制为25-24 °C。低于22°C时,南岭天蚕幼虫进食放暖;高于28°C时,南岭天蚕幼虫为寻找适宜的环境,到处乱爬,活动增加。对幼虫期天蚕,不能用手或硬物接触蚕体,幼蚕散落地面后,要用栎树嫩枝叶引幼蚕爬上枝叶后,再插到饲养架的栎树枝叶中。对因争食发生争斗而互相残杀死亡的幼蚕,或因其他原因死亡的幼蚕,要尽快移至养育大棚外,并进行消毒;如果不及时处理,将危及整个蚕群。采用本专利技术,可以有效保障南岭天蚕幼虫的正常生长,提高幼虫期 天蚕的成活率和结茧率,结茧率可提高到90%以上。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I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通风良好的空地,用8目的遮阳网搭建300平方米的养育大棚,养育大棚设有养育室,养育室配备养育架和水泵洒水降温设备、喷雾消毒设施;养育大棚四周中的塑料网罩埋入土中压牢,以防风吹开和活动在地面上天敌的侵害;如发现有蚂蚁、老鼠、鸟类等天蚕侵入,即刻迅速消灭并补救; (2)用3%的漂白粉溶液对养育大棚、养育室进行喷雾消毒后,从蚁蚕室取出一万条二龄期幼蚕放入养育大棚的养育室内养育架的新鲜栎树枝叶上,栎树枝叶与养育大棚四周的塑料网罩保持0. 5米的距离,保持养育室内温度为26°C,相对湿度保持在70% ;三龄期养育室内温度保持在25 °C,相对湿度仍保持在70% ; 对幼虫期蚕及眠蚕后的起蚕,避免用手或硬物接触蚕体,幼蚕散落地面后,用栎树嫩枝叶弓I幼蚕爬上枝叶后,再插到养育架上的栎树枝叶中; 对因争食发生争斗而互相残杀死亡的幼蚕,一经发现,立即移至养育大棚外,同时用3%的漂白粉溶液进行喷雾消毒处理。以防止危及整个蚕群。本实施例I万条蚁蚕经过所述保护性养育,结茧的天蚕达到9500条,结茧率为95%。实施例2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选择通风良好的山地,搭建600平方米的塑料养育大棚,棚内配备有喷雾消毒、水泵洒水降温设备;棚内设有养育架,养育架距塑料养育大棚周边及棚顶0. 5米;塑料大棚周边的塑料布埋入土中,并用土压牢,以防大风掀开大棚,防止蚂蚁、蚂蜂、蛇、老鼠、麻雀等天蚕天敌危害; (2)用I%双效宁溶液对养育大棚、养育架进行喷雾消毒杀菌后,从蚁蚕室取出I. 2万条二龄期幼蚕放入养育棚内养育架的新鲜栎树枝叶上,保持养育大棚内温度为25°C,相对湿度保持在70% ;三龄期养育大棚内温度保持在24°C,相对湿度仍保持在70% ; 避免用手或硬物接触蚕体;幼蚕散落地面后,用栎树嫩枝叶引幼蚕爬上枝叶后,再插到养饲架的栎树枝叶中; 对因争食发生争斗而互相残杀死亡的幼蚕,一经发现,立即移至养育大棚外,同时用I %双效宁喷雾消毒杀菌。防止危及整个蚕群。 本实施例12000条蚁蚕经过所述精心保护养育,结茧10950条,结茧率为91.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南岭天蚕幼虫的保护性养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通风良好的室外空地或野外山林,用遮阳网或塑料布搭建养育大棚,养育大棚设有养育室,养育室配备养育架和水泵洒水降温设备、喷雾消毒设施;养育大棚四周中的塑料网罩或塑料布埋入土中压牢; (2)用2.5-3. 5wt%的漂白粉溶液或O. 8-1. 2wt%双效宁溶液对养育大棚、养育室、养育架进行喷雾消毒,控制养育室内温度为22°C — 28°C,相対湿度保持为65-75%。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南岭天蚕幼虫的保护性养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用3. O wt%的漂白粉溶液或I. O wt%双效宁溶液对养育大棚、养育室、养育架进行喷雾消毒。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南岭天蚕幼虫的保护性养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控制养育室内温度为24-26°C ;相対湿度保持为70%。4.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南岭天蚕幼虫的保护性养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对ニ龄期南岭天蚕幼虫,养育大棚、养育室内温度宜控制为25-26°C ;对三龄期南岭天蚕幼虫,养育大棚、养育室内温度控制为25-24°C。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南岭天蚕幼虫的保护性养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对ニ龄期南岭天蚕幼虫,养育大棚、养育室内温度宜控制为25-26°C ;对三龄期南岭天蚕幼虫,养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秀良刘卫平陈耆验曹成书李邦贵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南岭天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