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培养室恒温控制系统输入输出保护隔离电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817464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8 0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细菌培养室恒温控制系统输入输出保护隔离电路,它包括PLC控制器、电加热器控制继电器J4、风机过载控制继电器J10、冷水机启停控制继电器J8、冷水机超压控制继电器J5、冷水机过载控制继电器J6、冷水机缺水控制继电器J7、报警控制继电器J1、SSR和电源检测继电器J9,以及至少两个比例阀控制继电器J2、J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细菌培养室恒温控制系统输入输出保护隔离电路,采用自动化方式实现细菌培养,具有降低甚至消除培养过程中的人为影响,对输入输出端进行隔离保护,消除各种设备之间的干扰,当设备出现故障或循环风机未开启等情况下,系统自动报警,便于及时做出处理,降低损失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细菌培养室恒温控制系统输入输出保护隔离电路
技术介绍
在医院临床和医学研究试验中,往往需要对含有多种细菌的生物样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等操作。现有的分离培养方法是采用手工方式,将样本进行必要的前处理,再采用接种器将处理后的样本划线接种到培养皿上,进行分离培养,以便获得细菌菌落,进ー步做细菌的鉴定与药物敏感检测。这种手工操作方法存在相当大的弊端,它具有以下缺点(I)由于操作人员直接接触带有一定传染性的样本,容易造成传染,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2)操作过程存在相当多的人为因素影响,从而影响分离培养的质量;(3)手工分离过程繁琐,前期处理耗费时间较多,工作量较大,且不利于样本的随到随作,从而导致延误了良好的培养时机,进而影响分离培养质量。基于以上不足,细菌培养室恒温控制系统应运而生,而目前常用的细菌培养室恒温控制系统在输入输出端没有采取隔离保护等有效措施,容易产生环流,从而导致各种设备之间容易出现相互干扰等情況,无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细菌培养室恒温控制系统输入输出保护隔离电路,对输入输出端进行隔离保护,消除各种设备之间的干扰,当设备出现故障或循环风机未开启等情况下,系统自动报警,便于及时做出处理,降低损失,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过程简单,采用自动化方式实现细菌培养,降低甚至消除细菌培养过程的人为影响因素,减少对操作人员的身体伤害,确保培养质量。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细菌培养室恒温控制系统输入输出保护隔离电路,它包括PLC控制器、电加热器控制继电器J4、风机过载控制继电器J10、冷水机启停控制继电器J8、冷水机超压控制继电器J5、冷水机过载控制继电器J6、冷水机缺水控制继电器J7、报警控制继电器J1、SSR和电源检测继电器J9,以及至少两个比例阀控制继电器J2、J3 ;供电电源回路上串接有电源指示灯,当线路开始供电时,电源指示灯处于工作状态,供电电源还与电源检测继电器J9的控制端连接,并通过电源检测继电器J9内的常开触点与PLC控制器上的电加热器缺电输入端ロ 10. I连接;PLC控制器上的循环风机输出端ロ Q0. O与报警控制继电器Jl的控制端相连,报警控制继电器Jl内设至少两对常开触点,其中,一对常开触点与蜂鸣器串联后并接在电源指示灯上,另ー对常开触点与报警远传电路连接,当异常情况发生吋,报警控制继电器JI内的常开触点闭合,从而使得蜂鸣器工作,发出报警,还可将报警信息远传,便于远程操控;PLC控制器上的至少两个球阀输出端ロ Q0. UQ0. 2分别与两个比例阀控制继电器J2的控制端、J3的控制端相连,比例阀控制继电器J2内的常开触点、比例阀控制继电器J3内的常开触点分别与比例阀的两个输入端相连;PLC控制器上的电加热器电源输出端ロ Q0. 3与电加热器控制继电器J4的控制端相连,并通过电加热器控制继电器J4内的常开触点与触电器KMl串联后与电加热器连接,从而控制电加热器工作;PLC控制器上的电加热器比例输出端ロ Q0. 4与SSR连接;PLC控制器上的冷水机停机输出端ロ Ql. I与冷水机启停控制继电器J8的控制端相连,并通过冷水机启停控制继电器J8的常开触点与冷水机连接;循环风机的输出端与风机过载控制继电器JlO的控制端连接,并通过风机过载控制继电器JlO内的常闭触点与PLC控制器上的风机过载输入端ロ 10. O连接;冷水机的输出端分别与冷水机超压控制继电器J5的控制端、冷水机过载控制继电器J6的控制端、冷水机缺水控制继电器J7的控制端连接,并通过冷水机超压控制继电器J5内的常开触点、冷水机过载控制继电器J6内的常开触点、冷水机缺水控制继电器J7内的常开触点分别与PLC控制器上的冷水机超压输入端ロ 10. 4、冷水机过载输入端ロ 10. 5、冷水机缺水输入端ロ 10. 6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本技术提供一种细菌培养室恒温控制系统输入输出保护隔离电路,具有对输入输出端进行隔离保护,消除各种设备之间的干扰,当设备出现故障或循环风机未开启等情况下,系统自动报警,便于及时做出处理,从而降低损失等优点;(2)本技术提供一种细菌培养室恒温控制系统输入输出保护隔离电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过程简单,采用自动化方式实现细菌培养,从而降低甚至消除细菌培养过程中的人为影响因素,减少对操作人员的身体伤害,确保培养质量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电路组成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路组成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路组成示意图;图中,Q0. O-循环风机输出端ロ,Q0. 1、Q0. 2-球阀输出端ロ,Q0. 3-电加热器电源输出端ロ,Q0. 4-电加热器比例输出端ロ,Ql. I-冷水机停机输出端ロ,10. O-风机过载输入端ロ,10. I-加热器缺点输入端ロ,10. 4-冷水机过载输入端ロ,10. 5-冷水机超压输入端ロ,10. 6-冷水机缺水输入端ロ ;Jl-报警控制继电器,J2、J3_比例阀控制继电器,J4-电加热器控制继电器,J5-冷水机超压控制继电器,J6-冷水机过载控制继电器,J7-冷水机缺水控制继电器,J8-冷水机启停控制继电器,J9-电源检测继电器,JlO-风机过载控制继电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ー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I、图2、图3所示,图中Q0. O Q0. 4和Ql. I中的Q代表输出,10.0、10.1、10. 4 10. 6中的I代表DI,细菌培养室恒温控制系统输入输出保护隔离电路,它包括PLC控制器、电加热器控制继电器J4、风机过载控制继电器J10、冷水机启停控制继电器J8、冷水机超压控制继电器J5、冷水机过载控制继电器J6、冷水机缺水控制继电器J7、报警控制继电器Jl、SSR和电源检测继电器J9,以及至少两个比例阀控制继电器J2、J3 ;供电电源回路上串接有电源指示灯,当线路开始供电时,电源指示灯处于工作状态,供电电源还与电源检测继电器J9的控制端连接,并通过电源检测继电器J9内的常开触点与PLC控制器上的电加热器缺电输入端ロ 10. I连接;PLC控制器上的循环风机输出端ロ Q0. O与报警控制继电器Jl的控制端相连,报警控制继电器Jl内设至少两对常开触点,其中,一对常开触点与蜂鸣器串联后并接在电源指示灯上,另ー对常开触点与报警远传电路连接,当异常情况发生吋,报警控制继电器JI内的常开触点闭合,从而使得蜂鸣器工作,发出报警,还可将报警信息远传,便于远程操控;PLC控制器上的至少两个球阀输出端ロ Q0. UQ0. 2分别与两个比例阀控制继电器J2的控制端、J3的控制端相连,比例阀控制继电器J2内的常开触点、比例阀控制继电器J3内的常开触点分别与比例阀的两个输入端相连;PLC控制器上的电加热器电源输出端ロ Q0. 3与电加热器控制继电器J4的控制端相连,并通过电加热器控制继电器J4内的常开触点与触电器KMl串联后与电加热器连接,从而控制电加热器工作;PLC控制器上的电加热器比例输出端ロ Q0. 4与SSR连接;PLC控制器上的冷水机停机输出端ロ Ql. I与冷水机启停控制继电器J8的控制端相连,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细菌培养室恒温控制系统输入输出保护隔离电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PLC控制器、电加热器控制继电器J4、风机过载控制继电器J10、冷水机启停控制继电器J8、冷水机超压控制继电器J5、冷水机过载控制继电器J6、冷水机缺水控制继电器J7、报警控制继电器J1、SSR和电源检测继电器J9,以及至少两个比例阀控制继电器J2、J3 ;供电电源回路上串接有电源指示灯,供电电源还与电源检测继电器J9的控制端连接,并通过电源检测继电器J9内的常开触点与PLC控制器上的电加热器缺电输入端ロ连接;PLC控制器上的循环风机输出端ロ与报警控制继电器Jl的控制端相连,报警控制继电器Jl内设至少两对常开触点,其中,一对常开触点与蜂鸣器串联后并接在电源指示灯上,另ー对常开触点与报警远传电路连接; PLC控制器上的至少两个球阀输出端ロ分别与两个比例阀控制继电器J2的控制端、J3的控制端相连,比例阀控制继电器J2内的常开触点、比例阀控制继电器J3内的常开触点分别与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茂林谭鸿波王惠尹立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