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培养室恒温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817463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8 0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菌培养室恒温控制系统,它包括控制触摸屏(1)、PLC控制器(2)、冷水机组(3)、表冷器(4)、风机(5)和电加热器(6),水冷机组(3)、表冷器(4)和电加热器(6)上分别设有传感器(7),各传感器(7)的输出通过模拟量输入模块(8)与PLC控制器(2)的输入连接,PLC控制器(2)的输出与显示屏(9)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制触摸屏就可以实现对真菌培养室温度的调节,操作简单方便、精度高且安全性能好;通过显示屏就可以实时测量培养室温度并反馈给工作人员,方便工作人员根据需要对温度进行进一步微调和更正。(*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真菌培养室恒温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真菌培养室用于大规模的生物真菌培育,可保证维持生物真菌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存活生长,其中,以培养室温度的控制最为重要,控制培养室的温度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是保证真菌存活的基础。真菌培养室的温度一般需要维持在23 28°C,传统的真菌培养室温度控制一般是通过手动调节表冷器和电加热器及风机风力的大小来实现的,再通过温度表测量调整后的实际温度,经过比较后进行矫正和微调。传统真菌培养室温度控制系统存在以下问题无 法智能调节培养室温度,温度调节的过程较为复杂且存在一定的操作危险性,温度控制精度差、误差大,且人工操作的过程易使培养室受到污染;无法智能测量培养室调节后的实际温度,不能及时对培养室温度进行微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真菌培养室恒温控制系统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真菌培养室恒温控制系统,克服传统培养室温度控制系统无法智能调节培养室温度,温度调节的过程较为复杂且存在一定的操作危险性,温度控制精度差、误差大,且人工操作的过程易使培养室受到污染;无法智能测量培养室调节后的实际温度,不能及时对培养室温度进行微调整等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真菌培养室恒温控制系统,它包括控制触摸屏、PLC控制器、冷水机组、表冷器、风机和电加热器,控制触摸屏通过总线与PLC控制器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分别与冷水机组、表冷器、风机和电加热器的输入连接,所述的水冷机组、表冷器和电加热器上分别设有传感器,各传感器的输出通过模拟量输入模块与PLC控制器的输入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与显示屏连接。本技术所述的PLC控制器与表冷器之间还设有过滤器和控制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PLC控制器分别对冷水机组、表冷器、风机和电加热器进行控制,只需要在控制触摸屏上调节输入值,就可以实现对整个真菌培养室温度的调节和控制,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性高,且干净卫生、不易污染培养室;通过传感器测量冷水机组、表冷器和电加热器的实际温度并通过显示屏反馈给工作人员,方便工作人员根据需要对温度进行进一步微调和更正。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I-控制触摸屏,2- PLC控制器,3-冷水机组,4-表冷器,5-风机,6-电加热器,7-传感器,8-模拟量输入模块,9-显示屏,10-过滤器,11-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ー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I所示,真菌培养室恒温控制系统,用于将培养室温度稳定控制在23 28°C,它包括控制触摸屏1、PLC控制器2、冷水机组3、表冷器4、风机5和电加热器6,控制触摸屏I通过RS-485总线与PLC控制器2连接,PLC控制器2的输出分别与冷水机组3、表冷器4、风机5和电加热器6的输入连接,PLC控制器2将处理后的控制信号分别发放至冷水机组3、表冷器4、风机5和电加热器6 ;PLC控制器2与表冷器4之间设有过滤器10和控制阀11 ;风机5的电源端与原电源箱连接。所述的水冷机组3、表冷器4和电加热器6上分别设有传感器7,各传感器7的输出通过模拟量输入模块8与PLC控制器2的输入连接,PLC控制器2的输出通过RS-485总线与显示屏9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真菌培养室恒温控制系统,它包括控制触摸屏(I)、PLC控制器(2)、冷水机组(3)、表冷器(4)、风机(5)和电加热器(6),控制触摸屏(I)通过总线与PLC控制器(2)连接,PLC控制器(2)的输出分别与冷水机组(3)、表冷器(4)、风机(5)和电加热器(6)的输入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冷机组(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茂林谭鸿波王惠尹立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