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程机械的燃料箱。该工程机械的燃料箱能够设置大容量且过滤面积大的燃料过滤器,由此能够延长燃料过滤器的更换周期。在具备用于存积燃料的箱主体(22)和延伸至该箱主体(22)内的供油管道(24)的工程机械的燃料箱(20)中,该工程机械的燃料箱(20)具备:过滤室(44),配置在上述供油管道(24)内并用于收放过滤上述燃料的燃料过滤器(50);以及更换口(38),贯通上述箱主体(22)且相对于上述过滤室(44)能够将上述燃料过滤器(50)取出和放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能够安装大容量过滤器的工程机械的燃料箱。
技术介绍
工程机械的燃料箱公开于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4-074991号公报)中。该エ程机械的燃料箱存积向发动机供给的燃料。该燃料箱与发动机通过配管进行连接,并在该配管配置有水分离器、泵及燃料过滤器。但是,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燃料过滤器如上所述,配置在燃料箱与发动机之间。因此,需要用于将燃料过滤器安装在配管的中途的安装空间。一般,由于在工程机械的车体上部配设有各种机器等,因此安装空间变小的情况较多。从而,以往使用小容量(过滤面积小)的燃料过滤器。在使用这种小型燃料过滤器的情况下,由于在燃料状况较差的区域,污 垢物等的不純物较多地混入燃料内,因此导致过滤器过早地被筛眼堵塞,燃料过滤器的更换周期变快。虽然作为延长更换周期的方法而考虑搭载大容量(过滤面积大)的燃料过滤器,但如上所述,在车体上部并没有充分的空间,设置这种大容量的燃料过滤器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考虑了上述现有技术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设置大容量且过滤面积大的燃料过滤器,由此能够延长燃料过滤器的更换周期的工程机械的燃料箱。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方案一的技术中提供如下的工程机械的燃料箱,在具备用于存积燃料的箱主体和延伸至该箱主体内的供油管道的工程机械的燃料箱中,其特征在于,具备过滤室,配置在上述供油管道内并用于收放过滤上述燃料的燃料过滤器;以及更换ロ,贯通上述箱主体且相对于上述过滤室能够将上述燃料过滤器取出和放入。另外,在方案ニ的技术中,其特征在干,上述供油管道包含供油ロ,该更换ロ兼用作该供油ロ。本技术具有如下效果。根据方案一的技术,由于燃料过滤器设置在向箱主体内延伸的供油管道内的过滤室内,因此能够使燃料过滤器不受工程机械的车体上部的安装空间的限制地进行配置。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箱主体内的空间来设置大容量且过滤面积大的燃料过滤器。因此,能够延长燃料过滤器的更换周期,能够提高维护作业的效率。另外,由于能够从更换ロ更换燃料过滤器,因此容易进行利用更换ロ的燃料过滤器的更换,也容易将燃料过滤器设置在过滤室内。根据方案ニ的技术,由于更换ロ兼用作供油ロ,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有效地利用箱主体内的空间来设置大容量且过滤面积大的燃料过滤器。因此,能够延长燃料过滤器的更换周期,能够提高维护作业的效率。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具备本技术的工程机械的燃料箱的工程机械的侧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工程机械的燃料箱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分离箱主体与燃料过滤器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的工程机械的燃料箱的概略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其他的工程机械的燃料箱的概略剖视图。图中I-液压挖掘机(工程机械),2-下部行驶体,4-旋转轮,6-上部旋转体,8-驾驶室, 9_作业装置,10-起重臂,12-#, 14-铲斗,16-发动机室,18-配重,19-箱装置,20-燃料箱,22-箱主体,24-供油管道,26-供油ロ,27-突出管,28-排出ロ,30-盖,32-底板,38-更换ロ,44-过滤室,48-盖,50-燃料过滤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參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工程机械的燃料箱进行说明。參照图1,作为工程机械的液压挖掘机I具备能自行的下部行驶体2 ;以及借助于旋转机构放置在该下部行驶体2上部的上部旋转体6。旋转机构例如为旋转轮4,且上部旋转体6借助于该旋转轮4相对于下部行驶体2能旋转自如地安装在下部行驶体2上。在该上部旋转体6的前部设有驾驶室8和由该驾驶室8操作的作业装置9。该作业装置9除了起重臂10、臂12及该臂12的前端的铲斗14之外,还具有使这些部件工作的液压缸。另外,在上部旋转体6的后部,在驾驶室8的后方配置有发动机室16。在该发动机室16内收放有发动机(未图示)及液压泵(未图示)等。液压泵由发动机进行驱动,并向作业装置9的液压缸和下部行驶体2的行驶用马达等供给工作油。再有,在上部旋转体6的后部配置有配重18,该配重18在液压挖掘机I工作时稳定其作业姿势。而且,在上部旋转体6的上部,在发动机的附近设置有箱装置19。该箱装置19具有存积上述工作油的工作油箱;以及存积发动机燃料的燃料箱20。以下,參照图2 图4,对本技术的工程机械的燃料箱20进行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的工程机械的燃料箱20具备箱主体22。箱主体22是箱形状,用于存积燃料。在箱主体22内延伸有供油管道24。供油管道24的一个端部延伸到箱主体22外而形成供油ロ 26。供给管道24的另ー个端部在箱主体22内开ロ而形成排出ロ 28。在将燃料存积到箱主体22内时,从供油ロ 22供给燃料并从排出ロ 28排出燃料来进行。此外,供给ロ 26由盖30盖住(參照图2、图3)。另外,供油ロ 26也可以形成在箱主体22的表面上。在供油管道24上配置有过滤室44。该过滤室44是包围与供油管道24连接的空间的部分,具体是收放用于过滤燃料的燃料过滤器50的部分。为了使该过滤室44与外部连通,形成有贯通箱主体22的更换ロ 38。燃料过滤器50通过该更换ロ 38相对于过滤室44能够取出和放入。具体地讲,燃料过滤器50为中空圆筒形状。作为燃料过滤器的材质能适用各种材料。此外,更换ロ 38由盖48盖住。作业人员在将燃料供给至燃料箱20内吋,拧开供油ロ 26的盖30,使供油ロ 26露出,并将供油软管(未图示)的供油喷嘴从供油ロ 26插入至供油管道24内。如图4的箭头A所示,从供油喷嘴供给来的燃料在供油管道24流通并从供油管道24的排出ロ 28向箱主体22内排出。此时,燃料在供油管道24内的过滤室44中从燃料过滤器50的外侧向内侧流通,由燃料过滤器50进行过滤,去除不純物。在图示的例子中,如參照图4可明确可知,在供油管道24的端部设有过滤室44,在过滤室44的下端形成有排出ロ 28。另外,更换ロ 38形成在箱主体22的上部表面上。这样,若将更换ロ 38形成在箱主体22的上部表面上,则能将燃料过滤器50从燃料箱20的上部取出。因此,能够在通常的维护姿势、即乘坐于车体上部的状态下进行燃料过滤器50的更换作业,所以操作变得容易。再有,即使在燃料箱20内存积了燃料的状态下也能更换燃料过滤器50。如上述说明,由于燃料过滤器50设置在向箱主体22内延伸的供油管道24内的过滤室44内,因此能够使燃料过滤器50不受工程机械的车体上部的安装空间的限制地进行配置。即、由于燃料过滤器50配置在箱主体22内,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箱主体22内的空间而设置大容量且过滤面积大的燃料过滤器50。因此,能够延长燃料过滤器50的更换周期,能够提高维护作业的效率。另外,由于能够从更换ロ 38更换燃料过滤器50,因此容易进行 利用更换ロ 38的燃料过滤器50的更换,也容易将燃料过滤器50设置在过滤室44内。虽然以上结束了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如图5所示,也可以将更换ロ 38兼用作供油ロ 26。详细地讲,在供油管道24上配设两端开ロ的管状的突出管27。该突出管27在例如更换ロ 38内与更换ロ 38同轴地进行配置。突出管27的一个端部朝向箱主体22外贯通盖48地延伸,从而形成供油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1.07 JP 2011-0020031.ー种工程机械的燃料箱,具备用于存积燃料的箱主体和延伸至该箱主体内的供油管道,其特征在于,具备 过滤室,配置在上述供油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植木刚,安部真也,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