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生球圆辊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1387 阅读:3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生球圆辊筛装置,设有由多根在一个平面上分布的圆辊(4)所构成的圆辊筛,圆辊筛由圆辊电机(3)驱动,所述的圆辊筛装置设有两个圆辊筛,分别为上层圆辊筛(1)和下层圆辊筛(2),所述的上层圆辊筛(1)与下层圆辊筛(2)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是重叠的,上层圆辊筛(1)的辊间距大于下层圆辊筛(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圆辊筛能够筛除大块和大球,提高生球质量,改善竖炉透气性;提高圆辊筛的筛分效率,减少粉末入炉,提高成品率;减少圆辊筛故障,提高设备运转可靠性;改变传动方式,方便维护和保养,缩短设备检修时间。(*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钢铁生产的
,涉及备料生产设备,更具体地说,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层生球圆辊筛装置。背荣技术在冶金工业生产中,随着竖炉生产能力的大幅提高,入炉生球量也不断提 高,随之大块和粉末含量均有大幅度的增加,但与之配套的生球筛由于辊间隙 小,没有大块筛分功能,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使得生球强度变低,大块在竖炉 焙烧过程中容易产生粉末,直接使竖炉透气性变差,影响球团矿产量。同时由 于原来使用的生球筛多根辊子共用一台电机,全部采用齿轮传动,故障率十分 频繁,成为制约球团生产的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层生球圆辊筛装置,其目的是提 高生球质量,改善竖炉透气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双层生 球圆辊筛装置,设有由多根在一个平面上分布的圆辊所构成的圆辊筛,圆辊筛 由圆辊电机驱动,所述的圆辊筛装置设有两个圆辊筛,分别为上层圆辊筛和下 层圆辊筛,所述的上层圆辊筛与下层圆辊筛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是重叠的,上 层圆辊筛的辊间距大于下层圆辊筛。本技术的圆辊的驱动机构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上层圆辊筛和下层圆辊筛上的每一个圆辊均由一个圆辊电机驱动, 且圆辊电机在圆辊的两端交错间隔分布。本技术还采取了下述的技术方案,以使本技术更加完善从安装精度和稳定性考虑,所述的圆辊筛在圆辊的两端各设一个用于安装支承圆辊的、板状的圆辊筛机身,所述的圆辊筛机身上用于安装圆辊的孔为完整的通孔。从圆辊的支承强度考虑,所述的圆辊通过轴承在圆辊筛机身上安装,在圆 辊的两端,各设两个用于支承圆辊的轴承,两个轴承端面接触。从圆辊的耐磨性考虑,所述的圆辊的材料为耐磨橡胶。根据实际实施中的具体要求,所述的上层圆辊筛上的圆辊的辊间距为6 10mm;所述的下层圆辊筛上的圆辊的辊间距为20 25mm。为方便物料的输送,按照圆辊转动输送的方向,所述的上层圆辊筛的两端 的高度是不同的、下层圆辊筛两端的高度也是不同的,均为物料的进入端高于 送出端。为让筛过的物料返回润磨机,使其重新磨碎,所述的上层圆辊筛和下层圆 辊筛均在其物料送出端下方设宽的平皮带,另外设返料皮带,其物料进入端在 平皮带的物料送出端的下方,所述的返料皮带的送出端与润磨机的进料口相连。根据实际加工的需要,所述的下层圆辊筛上的圆辊的数量为25根;上层圆 辊筛上的圆辊的数量为8根。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圆辊筛能够筛除大块和大球,提高生 球质量,改善竖炉透气性;提高圆辊筛的筛分效率,减少粉末入炉,提高成品 率;减少圆辊筛故障,提高设备运转可靠性;改变传动方式,方面维护和保养, 縮短设备检修时间。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技术的端面结构示意图3为本技术的下层圆辊筛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圆辊电机等构件 未表不。图中标记为1、上层圆辊筛,2、下层圆辊筛,3、圆辊电机,4、圆辊,5、 圆辊筛安装底座,6、电机传动架,7、圆辊筛机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 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 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 理解。如图l、图2和图3所表达的本技术的结构,本技术为一种双层生 球圆辊筛装置,设有由多根在一个平面上分布的圆辊4所构成的圆辊筛,圆辊 筛由圆辊电机3驱动,圆辊筛通过圆辊筛安装底座5固定在设备的基础上;圆 辊电机3安装在电机传动架6上,并固定在圆辊筛机身7上。为了实现提高生球质量、改善竖炉透气性的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 方案为如图1所示,所提供的这种双层生球圆辊筛装置,设有两个圆辊筛, 分别为上层圆辊筛1和下层圆辊筛2,所述的上层圆辊筛1与下层圆辊筛2在竖 直方向上的投影是重叠的,上层圆辊筛1的辊间距大于下层圆辊筛2。充分利用 现场空间布局,分别采用双层筛工艺流程,在原有25辊圆辊筛正上方架设伺隙 为20 25mm的间隙可调式单电机单传动大球圆辊筛,筛除大块和大球。解决 了球团生产中长期存在大块现象。本技术的圆辊的驱动机构的实施方式为所述的上层圆辊筛1和下层圆辊筛2上的每一个圆辊4均由一个圆辊电机3驱动,且圆辊电机3在圆辊4 的两端交错间隔分布。传动方式由一台电机带动25根辊子改造为每个圆辊4单 独由一台电机驱动,即将球团生产中圆辊筛由齿轮传动改为每个圆辊4都单独 由电机传动,实现单辊传动控制,提高了设备运转作业率;克服齿轮传动故障 率十分频繁的缺点,同时故障处理时间大为减少。实际实施每次由50分钟减少 为IO分钟。为提高本技术的机身的精度,本技术的措施是所述的圆辊筛在 圆辊4的两端各设一个用于安装支承圆辊4的、板状的圆辊筛机身7,所述的圆 辊筛机身7上用于安装圆辊4的孔为完整的通孔。将现行技术中圆辊筛框架由 分体组装改为整体镗孔,提高安装精确度和稳定性。所述的圆辊4通过轴承在圆辊筛机身7上安装,在圆辊4的两端,各设两个用于支承圆辊4的轴承,两个轴承端面接触。主被动辊由单轴承改为ma^,解决生产中轴承碎故障率高的难题;目前公知技术圆辊4为陶瓷材料。所以本技术将圆辊4的材料改为耐 磨橡胶。鉴于采用润磨工艺后,小钢球经常挤碎陶瓷辊,通过对比试验将辊子 由陶瓷辊改用耐磨橡胶辊,解决瓷辊破损率高、消耗快的问题;所述的上层圆辊筛l上的圆辊4的辊间距为6 10mm;具体实施时,可采 取辊间距为8mm。所述的下层圆辊筛2上的圆辊4的辊间距为20 25mm。综 合考虑筛分效率和生产率,辊间距由6mm调整为8mm;调整辊间隙,提高了筛 分效率。本技术还按照圆辊4转动输送的方向,所述的圆辊筛两端的高度是不 同的,其物料的进入端高于送出端。所述的上层圆辊筛1和下层圆辊筛2均在其物料送出端下方设宽的平皮带, 另外设返料皮带,其物料进入端在平皮带的物料送出端的下方,所述的返料皮 带的送出端与润磨机的进料口相连。大块经润磨机磨碎后重新参与造球,减少 了炉内粉末,提高了成品率。其方法是分别在大球筛前端架设宽度为500的、 代号为B500皮带,筛分出来的大块通过B500皮带进入返料皮带,返回润磨机 磨碎后重新参与造球。根据实际加工中的需要,所述的下层圆辊筛2上的圆辊4的数量为25根。 上层圆辊筛1上的圆辊4的数量为8根。按照所述的上下层圆辊筛的圆辊4的 数量设置,可以获得最佳筛分效果,既筛分完全,又不会过长,产生空余的非 工作段、造成浪费。本技术的有关制造安装的工艺方法为-1、 根据圆辊筛装配图将加工的零件装配成为上下两个整体圆辊筛;2、 提前安装电缆桥架、铺好电缆;3、 撤除原来故障率高的旧圆辊筛;4、 圆辊筛前道皮带头轮抬高700;5、 25辊圆辊筛就位,B500皮带架设到为位,8辊大球筛就位;6、 电机线路连接;7、 试车验收合格后,投入生产使用。 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经济效益分析如下通过上面介绍的实施方法进行改造,改为单辊单电机传动后,新型生球筛 故障率减低,其增产的效益为每台每月减少停机4小时,按每吨产生效益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生球圆辊筛装置,设有由多根在一个平面上分布的圆辊(4)所构成的圆辊筛,圆辊筛由圆辊电机(3)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辊筛装置设有两个圆辊筛,分别为上层圆辊筛(1)和下层圆辊筛(2),所述的上层圆辊筛(1)与下层圆辊筛(2)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是重叠的,上层圆辊筛(1)的辊间距大于下层圆辊筛(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珍健杨征孙孝荣节永烈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