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体位变化调节的转轴锁定结构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13800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8 0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体位变化调节的转轴锁定结构组件,包括固定夹、调整部分、带锁把手,所述固定夹与所述调整部分转动连接,所述带锁把手伸入所述调整部分内,并在所述带锁把手伸入端与所述固定夹之间设置连杆机构。通过采用呈三角关系的连杆机构,在离转动轴中心位置上将转轴锁定,把手操作空间较大,阻力臂尺寸得到增加,加强了整个调整部分的刚度,同时,采用偏心带锁把手也提高了操作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体位变化调节的转轴锁定结构组件
技术介绍
在进行某些特定手术时,经常会需要对病人某些部位的位置进行调节。目前,体位变化调节均采用静、动平面齿吻合锁定结构形式,而驱动平面齿吻合结构形式主要有螺杆、快速偏心把手形式两种,根据具体情况(是否有操作空间、手动产生的力矩是否足够大等因素)来决定驱动形式。上述两种锁定结构形式的定、动转动中心和锁定中心均为同一中心,采用这两种锁定形式的缺陷在干一、采用定、动平面齿吻合的方法,定、动平面齿外径尺寸不可能做的很大,随之阻力臂长度尺寸得不到增加,所以对于整个调整部分刚度不够理想,调整部分受カ时容易出现晃动;ニ、把手操作空间受到限制,操作起来会有干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用于体位调节的锁定形式的调整部分刚度不够,调整部分受カ容易出现晃动现象。本技术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用于体位调节的把手操作空间不够,容易受外界干渉。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体位变化调节的转轴锁定结构组件,其采用呈三角关系的连杆机构,在离转动轴中心位置上将转轴锁定,把手操作空间较大,阻カ臂尺寸得到增カロ,加强了整个调整部分的刚度,同时,采用偏心带锁把手也提高了操作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体位变化调节的转轴锁定结构组件,包括固定夹、调整部分、带锁把手,所述固定夹与所述调整部分转动连接,所述带锁把手伸入所述调整部分内,并在所述带锁把手伸入端与所述固定夹之间设置连杆机构。 进ー步的,所述固定夹伸入所述调整部分内,并通过转动轴将所述固定夹与所述调整部分穿接。进ー步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且第一连杆与所述固定夹转动连接,第二连杆与所述带锁把手转动连接。进ー步的,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固定夹之间通过销轴穿接。进ー步的,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之间通过销轴穿接。进ー步的,所述带锁把手包括转轴部分和手柄部分,所述转轴部分伸入所述调整部分内,并与所述第二连杆穿接。进ー步的,在所述第二连杆的下端设置动平面齿,对应在所述调整部分的内侧设置定平面齿,所述带锁把手的转轴部分依次穿过定平面齿、动平面齿、第二连杆,并在所述转轴部分的端部旋入两螺母紧固。进ー步的,所述定平面齿与所述动平面齿之间设置有脱开弹簧。进ー步的,所述定平面齿与所述动平面齿两者具有相对夹角为9°的齿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呈三角关系的连杆机构,在离转动轴中心位置上将转轴锁定,把手操作空间较大,阻カ臂尺寸得到増加,加强了整个调整部分的刚度,同吋,采用偏心带锁把手也提高了操作效率。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细说明。图I为本技术所述的用于体位变化调节的转轴锁定结构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I中所示的带锁把手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用于体位变化调节的转轴锁定结构组件的立体装配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用于体位变化调节的转轴锁定结构组件的局部剖视图。图中I、固定夹;2、第一连杆;3、转动轴;4、调整部分;5、第二连杆;6、动平面齿;7、定平面齿;8、脱开弹簧;9、带锁把手;10、销轴;11、挡圈;12、螺母;13、垫圈;la、转轴部分;2a、第一销轴;3a、第二销轴;4a、手柄部分;5a、弹簧芯子;6a、弹簧;7a、锁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技术所述的用于体位变化调节的转轴锁定结构组件,包括固定夹I、调整部分4、带锁把手9,固定夹I内端延伸入调整部分4内,且两者通过转动轴3穿接,以使两者可转动连接;带锁把手9的转轴部分伸入到调整部分4内,并与固定夹I的内端之间设置连杆机构,其中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5,第一连杆2与固定夹I内端通过销轴10穿接,第一连杆2与第二连杆5之间通过销轴10穿接,在第二连杆5的下端设置动平面齿6,对应的在固定夹I的内侧设置定平面齿7,且在动平面齿6与定平面齿7之间脱开弹簧8,带锁把手9的转轴部分依次穿过定平面齿7、脱开弹簧8、动平面齿6、第二连杆5,并通过在其端部旋入的螺母12紧固。如图2所示,给出了带锁把手的ー个具体实施例,其包括转轴部分la、手柄部分4a、锁键7a,手柄部分4a包括头部和尾部,头部开有槽ロ,锁键7a安装于槽ロ内,通过第二销轴3a将锁键7a与手柄部分4a穿接在一起,转轴部分Ia用于体位调节,转轴部分Ia —端延伸至槽ロ内,通过第一销轴2a将转轴部分Ia与手柄部分4a穿接在一起,以实现锁键7a与手柄部分4a两者可相对转动,转轴部分Ia与手柄部分4a两者亦可相对转动;锁键7上具有钩体,转轴部分Ia上相匹配的开有钩槽,当钩体嵌入钩槽内,能实现把手的锁定;锁键7a上还安装有其旋转复位用弹簧6a,弹簧6a —端设有弹簧芯子5a,两者一井装入锁键7a内,其可实现锁键旋转后的复位,即在体位调节完成后,实现把手的锁定,避免了外界因素对把手影响可能造成的危险。安装吋,将弹簧6a装入锁键7a内,在弹簧6a —端装入弹簧芯子5a,然后,将三者由把手槽ロ 一端装入,以使弹簧芯子5a与槽口内壁相抵靠,再用第二销轴3a将锁键7a与手柄部分4a穿接起来,用手握手柄部分4a,并用拇指转动锁键7a,将转轴部分Ia由把手槽ロ另一端装入,以使锁键的钩体嵌入转动轴的钩槽内,再用第一销轴2a将转轴部分Ia与手柄部分4a穿接起来。使用时,手握手柄部分4a,用拇指转动锁键7a,以使锁键7a上的钩体与转轴部分Ia上的钩槽脱离,此时把手的锁定被解除,手握把手可以向上提升运动,实现了体位的变化,当体位部分调整确定后,手握把手可以向下转动,在弹簧6a的作用下,使得钩体再次嵌入到钩槽内,把手被再次自动锁定,由此可见,当需要开启把手时,必须同时拨动锁键,这时才能松开把手,并进行体位变化调节,这样就避免了外界干渉影响导致可能出现的危险。如图3 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转轴锁定结构组件的装配过程将带锁 把手9分别穿过调整部分4、定平面齿7、脱开弹簧8、动平面齿6、第二连杆5,然后在其端部穿上一垫圈13,旋入ー螺母12,调整带锁把手9的手感,再旋入ー螺母12进行背紫,然后将第二连杆5与第一连杆2用销轴10穿接,并在销轴10的端部扣上轴用挡圈11,然后将第一连杆2与固定夹I用销轴10穿接,并在销轴10的端部扣上轴用挡圈11,最后将固定夹I与调整部分4用转动轴3穿接,并在转动轴3的端部扣上轴用挡圈。使用时,手握带锁把手9用拇指转动带锁把手上的锁键,向下转动带锁把手,由于在动平面齿6与定平面齿7之间设有脱开弹簧8,使得动平面齿6与定平面齿7之间脱开,此时,体位部分可以转动调整,当体位部分调整确定后,手握带锁把手9可以向上转动,使得动平面齿6与定平面齿7之间再次吻合。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技术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体位变化调节的转轴锁定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夹、调整部分、带锁把手,所述固定夹与所述调整部分转动连接,所述带锁把手伸入所述调整部分内,并在所述带锁把手伸入端与所述固定夹之间设置连杆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体位变化调节的转轴锁定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伸入所述调整部分内,并通过转动轴将所述固定夹与所述调整部分穿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体位变化调节的转轴锁定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且第一连杆与所述固定夹转动连接,第二连杆与所述带锁把手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体位变化调节的转轴锁定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固定夹之间通过销轴穿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体位变化调节的转轴锁定结构组件,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培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