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华专利>正文

可固定透明神经内镜鞘及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13616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8 0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固定透明神经内镜鞘及固定装置,所述透明神经内镜鞘包括鞘管和鞘芯,所述鞘管一端设有导鞘头,另一端设有与固定装置相配的不锈钢固定套头;透明鞘管内设有鞘芯,其一端设有为圆弧结构的端盖,另一端设有定位套头,端盖端插入透明鞘管内,与透明鞘管间隙配合。所述固定装置一端设有弧形持夹器,用于持夹透明鞘管端部的固定套头,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与蛇形牵开器相连并可锁紧弧形持夹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固定透明神经内镜鞘,可以清晰判断工作鞘周围正常脑组织和血肿关系及皮层造瘘通道的情况,极大的改善了术野和工作通道的视野;将透明内镜鞘的固定套头通过固定装置与蛇形牵开器相固定,使神经内镜工作鞘得到有效固定。(*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可固定透明神经内镜鞘及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高血压脑出血是脑血管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外科手术目的是及时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使受压移位的脑组织及时复位。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创伤较大,对死角处血肿显露清除困难,术后并发症多;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创伤小,但存在血肿清除率低和无法止血等缺点。神经内镜手术已由原来的脑室内病变发展到脑实质内病变,从囊性病变扩大至实质性病变,但在治疗颅内血肿时,仍存在缺乏有效工作通道、操作空间有限、手术视野狭小、止血困难等不足,加之术中镜面易污染,器械固定困难等限制了神经内镜的扩大应用。我们体会如在进行脑内或脑室手术时将内镜直接置入吋,由于没有良好的空气或水环境,将在显示屏上呈现黑色,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易出现医源性损伤和迷失方向。手术时即使很小的出血也极易为污染内镜镜面,由于手术常残留血肿,术后多需置管引流或注射尿激酶,如出现较大活动性出血时,常被迫转为开颅止血、血肿清除,使神经内镜优势丧失殆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出ー种可固定透明神经内镜鞘及固定装置。所述透明神经内镜包括鞘管和鞘芯,所述鞘管采用透明的硬质塑料制成,其一端设有导鞘头,鞘管的管体与导鞘头间采用圆弧过渡,另一端设有与固定装置相配的不锈钢固定套头;透明鞘管内设有鞘芯,鞘芯采用不锈钢制成,其一端设有为圆弧结构的端盖,另一端设有定位套头,端盖端插入透明鞘管内,与透明鞘管间隙配合。优选的,所述鞘管壁上标注有厘米単位刻度。优选的,所述透明鞘管的内径分别为8、10mm,长径分别为6、9cm。所述固定装置采用不锈钢制成,其一端设有弧形持夹器,用于持夹透明鞘管端部的固定套头,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与蛇形牵开器相连并可锁紧弧形持夹器。另外,我们还需设计神经内镜专用吸引器,外径分别为1.5、2mm,可通过内镜固有工作通道,其长径为26cm,最长可超出神经内镜末端2cm。使用时,将鞘芯与透明鞘管一起插入脑组织皮层造瘘ロ,并逐渐深入至血肿位置,然后将鞘芯取出,再将固定装置的弧形持夹器夹住透明鞘管的固定套头,通过螺纹连接蛇形牵开器并锁紧弧形持夹器,即可固定透明鞘管;将神经内镜专用吸引器置入内镜工作通道,并超出神经内镜末端,即可进行内镜下血肿清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可固定透明神经内镜鞘,配备有蛇形牵开器相配的固定装置和内镜专用吸引器;鞘管采用透明的硬质塑料制成,可以清晰判断工作鞘周围正常脑组织和血肿关系及皮层造瘘通道的情況,极大的改善了术野和工作通道的视野。将透明内镜鞘的固定套头通过固定装置与蛇形牵开器相固定,使神经内镜工作鞘得到有效固定,并在脑内有一定程度的深度和角度调整,透明鞘的固定可释放助手的一只手,并缩短透明鞘的长度,使内镜在鞘内有最大程度的活动。在临床上应用可固定透明神经内镜鞘下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提高了神经内镜手术的可操作性。附图说明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技术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图I所示为本技术的本技术提出ー种可固定透明神经内镜鞘的鞘芯和鞘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可固定透明神经内镜鞘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的本技术提出ー种可固定透明神经内镜鞘的鞘芯和鞘管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透明神经内镜鞘管采用透明的硬质塑料制成,其一端设有导鞘头12,鞘管的管体14与导鞘头12间采用圆弧过渡,另一端设有与固定装置相配的不锈钢固定套头16 ;鞘管壁上标注有厘米単位刻度;本实施例设计透明鞘管的内径分别为8、10mm,长径分别为6、9cm;透明鞘管内设有鞘芯,鞘芯采用不锈钢制成,其一端设有为圆弧结构的端盖22,另一端设有定位套头26,端盖22引导鞘芯体24插入透明鞘管内,与透明鞘管间隙配合。如图2所示,固定装置采用不锈钢制成,其一端设有弧形持夹器,用于持夹透明鞘管端部的固定套头,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与蛇形牵开器相连并可锁紧弧形持夹器。本实施例另设计有神经内镜专用吸引器(未图示),外径分别为I. 5、2_,可通过内镜固有工作通道,其长径为26cm,最长可超出神经内镜末端2cm。使用时,将鞘芯与透明鞘管一起插入脑组织皮层造瘘ロ,并逐渐深入至血肿位置,然后将鞘芯取出,再将固定装置的弧形持夹器夹住透明鞘管的固定套头,通过螺纹连接蛇形牵开器并锁紧弧形持夹器,即可固定透明鞘管;将神经内镜专用吸引器置入内镜工作通道,并超出神经内镜末端,即可进行内镜下血肿清除。本技术可应用于全麻下行神经内镜下清除血肿。根据术前脑CT定位,选择血肿纵轴位方向,距离皮层较近处作约3 4cm头皮直切ロ,钻孔并扩大成直径约I. 5 2. 5cm的骨窗,切开硬膜并予悬吊。根据血肿深度,避开脑皮质表面的血管,缓慢置入脑穿针,探及血肿并释放部分血性液体减压后拔出脑穿针,电灼扩大皮层造瘘,沿造瘘通道缓慢置入神经内镜鞘至血肿腔,将鞘芯取出,再将固定装置的弧形持夹器夹住透明鞘管的固定套头,通过螺纹连接蛇形牵开器并锁紧弧形持夹器,即可固定透明鞘管。置入神经内镜,发现血凝块后分别用2支直径2mm的吸引器通过内镜工作通道和内镜外鞘内间隙对血肿进行分离、吸除,对于大部分质软血肿,尤其是脑室内血肿,我们应用长径为9cm,内径为8mm的透明管鞘,将单根2mm吸引管通过神经内镜固有工作通道即可有效清除血肿。对质韧血肿以往多用钳夹粉碎血肿,效率低下且医源性损伤风险大。双器械协同操作可达到类似显微手术效果,我们在内镜下采用两支2_吸引管,一支通过神经内镜固有工作通道,另ー支通过透明鞘和内镜间隙,对血肿进行粉碎吸引,一支吸引管强吸引以吸出血肿为主,另ー支弱吸引以分离牵引为主,即能有效进行血肿的清除。对活动性出血采用弱吸力的吸住管吸住出血点,将单极电凝以低电流接触远端吸引管电凝止血,多数能有效止血,必要时置入内镜专用电凝止血。缓慢吸引血肿至显露周围白色脑组织,生理盐水冲洗血肿腔清洁无渗血,缓慢退出内镜鞘并探査和处理穿刺道上的出血。基底节血肿清除后不置引流,脑室出血常规脑室外引流3 7d。神经内镜下双吸引技术显著加快手术进程,減少医源性损伤,缩短手术 时间。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仍可作ー些修正或改变,故本技术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可固定透明神经内镜鞘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神经内镜鞘包括鞘管和鞘芯,所述鞘管采用透明的硬质塑料制成,其一端设有导鞘头,鞘管的管体与导鞘头间采用圆弧过渡,另一端设有与固定装置相配的不锈钢固定套头;所述透明鞘管内设有鞘芯,鞘芯采用不锈钢制成,其一端设有为圆弧结构的端盖,另一端设有定位套头,端盖端插入透明鞘管内,与透明鞘管间隙配合。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可固定透明神经内镜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华
申请(专利权)人:陆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