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领域的能伸缩的校准支柱(10),该校准支柱包括一个外管(12)以及包括至少一个在该外管中能轴向调整地设置的螺杆或内管(14)。内管(14)以外螺纹(22)啮合到外管(12)的内螺纹(24)中。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外管(12)的内螺纹(24)同外管(12)的与内管(14)相配的自由端部(26)沿轴向间隔开距离地设置,其中,外管(12)的内螺纹(24)经由定位在外管(12)中的具有外螺纹的芯轴通过使外管(12)至少在部分圆周上减小而制成。外管(12)在其自由端部(26)上具有这样的边缘区段(34),该边缘区段具有相对于外管的名义宽度(36)减小的通过横截面(3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领域的能伸缩的校准支柱,该校准支柱包括一个外管以及包括至少一个在该外管中可轴向调整地设置的螺杆或内管,该螺杆或内管以外螺纹啮合到外管的内螺纹中。
技术介绍
这样的校准支柱在建筑业中用于校准混凝土墙用的墙模板并且相对于可能的风载荷或相对于其他的在建筑操作期间出现的横向载荷保护墙模板。通常,校准支柱在其两个端部上具有螺杆,这些螺杆啮合到外管的彼此反向的内螺纹中。其中一个端部的螺杆在此在工作操作中抗旋转地挡靠在固定的底座上,而在校准支柱的另一端部上的螺杆作用在待支撑的模板元件或类似物上。校准支柱的长度调节通过外管相对于不能旋转的螺杆的相应转动来实现。在所述的校准支柱中,外管的相应的内螺纹或者通过焊接到外管的相应端部上的螺母,或者但通过缩小相应端部以及同时压制出螺纹或通过外管的后续切削加工来制造。鉴于校准支柱的使用条件,在内螺纹的区域内经常发生污染,例如由于新混凝土,这可能导致校准支柱的功能故障或提高的螺纹磨损。此外,由于在工作操作中不可避免的机械载荷有时发生内螺纹的直接损害,该损害可能招致校准支柱的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给出一种开头所述的校准支柱,该校准支柱相对于污物和损害得到更好的保护并且同时能以经济的方式制造。所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这样得以实现,S卩,外管的内螺纹同外管的与内管相配的自由端部沿轴向间隔开距离地设置,其中,外管的内螺纹经由定位在外管中的具有外螺纹的芯轴通过使外管至少在部分圆周上减小而制成,并且外管在其自由端部上具有这样的边缘区段,该边缘区段具有相对于外管的名义宽度减小的通过横截面。通过按照本专利技术定位内螺纹,该内螺纹相对于在工作使用或运输期间的直接损害得到更好的保护。同时抵抗污物、例如新混凝土进入螺纹啮合的区域中,由此降低闭塞以及螺纹过度磨损的危险。此外,内螺纹可以连同外管的按照本专利技术构成的边缘区域一起在仅一个工序中制成,其中,减小的管区段在尽可能保持壁厚的情况下得到加强并且具有高的表面质量,这对于螺纹的承载能力和平稳运行是有利的。外管的成本密集的焊接操作或切削加工在此完全取消。此外,能以在操作校准支柱时降低的伤害风险实现边缘区段的符合人机工程学的成型。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形式中,内螺纹的特别有效的保护这样实现,即,边缘区段的通过横截面在整个圆周上并且带有间距地朝螺杆或内管的外径减小。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改进方案,边缘区段的通过横截面可以相对于外管的名义宽度同心地减小。此外,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式,边缘区段的通过横截面沿轴向方向圆锥形地和/或阶梯式地缩小。在外管的螺纹侧的端部上的边缘区段的承载能力可以这样进一步提高,S卩,边缘区段至少部分地具有轴向拱曲的、即弧形鼓起的外周面。此外,由此能实现校准支柱的特别可靠的、即不易伤害的操作。此外,外管的边缘区段可以具有弯入的边缘,其中,边缘为了进一步提高外管边缘区段的稳定性而优选构造成双重的。 为了使在外管的边缘区段与螺杆或内管之间的间隙更有效地相对于污物的可能进入是密封的,边缘区段按照本专利技术可以具有至少一个优选贴靠在内管上的密封元件。密封元件在此优选构成为环形的并且特别是按封盖的意义设置在外管的自由边缘上。密封元件可以构成为橡胶弹性的元件或者以在摩擦阻力方面有利的方式构成为刷元件。为了相对于作用的弯曲力来加固校准支柱,外管的内螺纹优选通过多个例如板条形的中间板条中断,这些中间板条限定外管的与内螺纹的通过横截面相比较大的内径。内管或外管优选由钢或钢合金和/或由轻金属制成并且可以分别构成为圆形型材或有棱型材。易于理解的是,外周面的横截面可以具有多边形的形状。外管的自由端部可以不同程度地参照内管或内杆缩入,从而在外管和内管或内杆之间存在不同的间隙宽度。本专利技术主题的其他优点和有利的实施方案可从说明书、附图和权利要求书得到。附图说明下面根据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示出图I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校准支柱的选出的区域的纵剖视图;图2示出在图I中所示的校准支柱的透视图,以及图3示出在图I中所示的校准支柱的外管的局部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I中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建筑领域的能伸缩的校准支柱10的选出的区域的纵剖视图。校准管10具有一个外管12和一个在该外管中可轴向调整地设置的内管14。外管和内管12、14分别构造成圆形型材。内管14具有一个构成为固定法兰的自由端部16,该端部带有用于未进一步示出的固定栓的穿插开口 18,内管14能利用该固定栓例如固定在墙模板的缺口中。内管14还具有两个彼此对置设置的、用于另一固定栓的凹部20。内管14具有外螺纹22,该外螺纹啮合到外管12的内螺纹24中。在内管14相对于外管12相对转动时,内管14可以根据转动方向转轴式地从外管12中移出或移入外管12中。外管12的内螺纹24同外管12的与内管14相配的自由端部26沿轴向间隔开距离地设置并且总共具有四个在其圆周上均匀分布的凹槽形的螺纹区段28,但在图I中由视图决定地仅能看到其中的两个螺纹区段。内螺纹24经由在制造过程中定位在外管12中的具有外螺纹的芯轴通过使外管12至少在部分圆周上减小而制成。在这里所示的实施例中,在外管12的壁中例如压制出四个在圆周上均匀分布的凹槽,这些凹槽带有在相应的槽底中设置的螺纹梳,其中,外管12的壁已被压到芯轴上并且相应地变形成凹槽形的螺纹区段28。外管12也可以具有多于或少于四个凹槽形的螺纹区段28。 如特别是由图2和3得出地,在内螺纹24的凹槽形的螺纹区段28之间分别设有板条形的中间区域30,这些中间区域限定与外管12的内螺纹24的通过横截面32相比较大的内径并且这些中间区域沿径向超出由凹槽形的螺纹区段28限定的圆周线。中间区域30主要用于加固外管12,也就是说这些中间区域抵抗外管12在内螺纹24的区域内变形,并且相对于来自外部的对内螺纹24的直接的机械损坏提供附加的保护。外管12在其面向内管14的自由端部26上还具有一个边缘区段34,该边缘区段的通过横截面32’(参见图I)在整个圆周上并且相对于外管12的名义宽度36同心地并且带有间距地朝内管14的外径38减小。边缘区段34在端侧具有轴向拱曲的并且旋转对称的外周面40,通过该外周面还给出在操作校准支柱10时特别小的伤害危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在附图中未详细示出的实施形式,外管12的边缘区段34的通过横截面32’沿轴向方向圆锥形地和/或阶梯式地缩小。此外,边缘区段34也可以具有弯入的并且必要时双重的边缘42。外管12的边缘区段34还具有一个设置在外管的边缘42上的环形的橡胶弹性的密封元件44。密封元件44根据一种未详细示出的实施形式可以构成为刷元件,其中,该刷元件的刷毛以其自由端部分别沿径向从边缘区段朝向内管伸出并且至少部分地贴靠在内管上。密封元件44也可以构造成橡胶弹性的元件并且例如由塑料制成。根据一种在附图中未详细示出的实施例,校准支柱10也可以具有一个可轴向调整的第二内管14,该第二内管以与前述实施例相应的方式设置在外管12的另一自由端部的区域内。如此构成的外管12的相应的各内螺纹24在这种情况下彼此反向地构成。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领域的能伸缩的校准支柱10,该校准支柱包括一个外管12以及包括至少一个在该外管中可轴向调整地设置的螺杆或内管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12.14 DE 102009054627.81.用于建筑领域的能伸縮的校准支柱(10),包括一个外管(12)以及包括至少ー个在该外管中能轴向调整地设置的螺杆或内管(14),所述螺杆或内管以外螺纹(22)啮合到外管(12)的内螺纹(24)中,其特征在于,外管(12)的内螺纹(24)同外管(12)的与内管(14)相配的自由端部(26)沿轴向间隔开距离地设置,其中,外管(12)的内螺纹(24)经由定位在外管(12)中的具有外螺纹的芯轴通过使外管(12)至少在部分圆周上减小而制成,并且外管(12)在其自由端部(26)上具有这样的边缘区段(34),所述边缘区段具有相对于外管的名义宽度减小的通过横截面(3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校准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区段(34)的通过横截面(32’)在整个圆周上并且带有间距地朝所述螺杆或内管(14)的外径(38)减小。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黑贝勒,
申请(专利权)人:PERI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