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及其电子装置与电池管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10033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7 17:41
一种电池组及其电子装置与电池管理方法。该电池组包含多个电池,其中该等电池中的每一个包含:一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用以检测该等电池的电量以产生一电量信息;以及至少一传输接口,该至少一传输接口用以输出该电量信息,并用以接收一外部电能或输出储存于该电池中的电能,且该控制电路还根据该等电池的电量决定是否以该外部电能对该等电池进行充电。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可使用各种不同排列方式以及各种数量的多个电池,因此使用者可以在重量、储电力上自由选择,以达到最佳的电子装置使用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涉及具有多个电池的。
技术介绍
公知技术中,可移动式电子装置(例如笔记本型计算机)通常都会使用单一电池来提供电力。然而,这种电池通常重量较重,在讲求电子装置轻薄化的现代,较不方便使用。而且,若使用单一电池来提供电力,一旦电池损毁,而又未携带变压器,则有可能陷入电子装置完全无法使用的窘境。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电池组及其电子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具有多个电池的电池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使用多个电池的电子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多个电池的电池管理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组,该电池组包含多个电池,其中该等电池中的每一个包含一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用以检测该等电池的电量以产生一电量信息;以及至少一传输接口,该至少一传输接口用以输出该电量信息,并用以接收一外部电能或输出储存于该电池中的电能,且该控制电路还根据该等电池的电量决定是否以该外部电能对该等电池进行充电。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含多个电池、一电能供应器以及一电池管理电路,其中该等电池中的每一个包含一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用以产生一电量信息;以及至少一传输接口,该至少一传输接口用以输出该电量信息,并用以接收一充电电能或输出储存于该电池中的电能;该电能供应器用以提供该充电电能;该电池管理电路耦接该电能供应器以及该等电池,用以根据该电量信息控制该电能供应器对该等电池进行充电;该电子装置还包括一接口,该等电池中的一个主电池通过该接口耦接该电池管理电路,且该等电池中的其他电池通过该传输接口与该主电池呈现串行关系。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含多个电池、一电能供应器以及一电池管理电路,其中该等电池中的每一个包含一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用以产生一电量信息;以及至少一传输接口,该至少一传输接口用以输出该电量信息,并用以接收一充电电能或输出储存于该电池中的电能;该电能供应器用以提供该充电电能;该电池管理电路耦接该电能供应器以及该等电池,用以根据该电量信息控制该电能供应器对该等电池进行充电;该电子装置还包括多个接口,该等电池呈现并列关系,且该等电池中的每一个均利用该传输接口通过该接口耦接该电池管理电路。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池管理方法,运用在使用多个电池的电子装置上,该方法包含使用一电池管理电路检测该等电池的电压值以及根据该等电压值,判断是否有新的电池插入,若是则选择该等电池中电压最高的进行充电,若否则取得该等电池的状态信息。根据前述的实施例,电子装置可使用各种不同排列方式以及各种数量的多个电池,因此使用者可以在重量、 储电カ上自由选择,以达到最佳的电子装置使用状态。附图说明图I绘示了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组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2绘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池分别与电子装置并列相接的示意图。图3绘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电池以串行排列并与电子装置连接的示意图。图4、图5绘示了使用多个电池的电子装置的方框图。图6绘示了在屏幕上显示各电池的电量的示意图。图7绘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电池管理方法的流程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1、200、300、610笔记本型计算机103-109 电池201、301 电池槽203、205、207、209、218、220、222、224、315、317、317、319、321、323、325、409、415、421、427、519、521、523、525、527 传输接 ロ211、213、215、217、303、305、307 电池219、221、223、225、309、311、313、411、417、423、429、513、515、517控制电路401、501 主控制器403电池管理电路405电能供应器407、413、419、425、507、529、535 主电池429备用电池503BI0S505SMbus509、511、531、533、537、539 副电池600 屏幕601、603、605、607、609 主电池电量符号602 窗 ロ611备用电池电量符号具体实施例方式请留意,后续的描述及图示仅用以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且“耦接”一词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气连接手段。图I绘示了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组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如图I所示,笔记本型计算机101使用了多个电池103、105、107以及109。以下将详细说明多个电池组以并列方式及串行方式装设于笔记本型计算机101。图2绘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中,电池呈现串行的状态。图3绘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电池呈现并列的状态。请參阅图2,该图绘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多个电池组以并列方式装设于电子装置,该等电池分别与电子装置电连接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笔记本型计算机200会具有一电池槽201并具有分布于电池槽201内的多个接ロ 203、205、207以及209。电池211、213、215以及217分别具有传输接ロ 218、220、222、224以及控制电路219、221、223以及225。控制电路219、221、223以及225用以产生各电池的电量信息,而传输接ロ 218、220、222以及224用以输出电量信息至笔记本型计算机中的电池管理电路(将在图4描述),并用以接收一外部电能(此例所指的外部电能为充电模式吋,自笔记本型计算机变压器接收的电能)或输出储存于电池211、213、215以及217中的电能至笔记本型计算机。请參阅图3,该图绘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多个电池组以串行方式装设于 电子装置,该等电池分别与电子装置电连接的示意图。相比于图2,图3中笔记本型计算机300亦具有一电池槽301,但仅具有一接ロ 315分布于电池槽301内。电池303、305、和307分别具有传输接ロ 317、319、321、323以及325,以及控制电路309、311和325。在此实施例中,电池303、305以及307为串行连接,亦即电池303通过其本身的传输接ロ 317耦接笔记本型计算机的传输接ロ 315以电性连接至笔记本型计算机中的电池管理电路。而电池305会通过其本身的传输接ロ 321耦接至电池303的传输接ロ 319。同样地,电池307会通过其本身的传输接ロ 325耦接至电池305的传输接ロ 323。藉由这样的排列方式,图3中的电池305和307虽然不像图2 —祥会直接连接到计算机,但依然可以跟计算机进行数据的交换以及电能的接收和输出。请留意图2中的第一实施例和图3中的第二实施例可以合并运作。举例来说,第一实施例中,可还包含电池227-233,其分别串行于电池211-217。而且,图2和图3所示的多个电池,可分别具有不同的最大储电量。图2 和图 3 所示的实施例中,传输接ロ 203、205、207、209、218、220、222、224、315、317、319、321、323 以及 325 可为 USB (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接ロ,但并不表示仅限制于此传输接ロ,任何可以传输数据和电能的传输接ロ均应在本专利技术所涵盖的范围之内。此外,图2和图3所示的结构和电池数量,亦仅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电池组,该电池组包括 多个电池,其中该等电池中的每ー个包括 ー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用以检测该等电池的电量以产生ー电量信息;以及至少ー传输接ロ,该至少一传输接ロ用以输出该电量信息,并用以接收一外部电能或输出储存于该电池中的电能,且该控制电路还根据该等电池的电量决定是否以该外部电能对该等电池进行充电。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池组,其中该等电池通过该传输接ロ彼此串行相接。3.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 多个电池,其中该等电池中的每ー个包括 ー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用以产生一电量信息;以及 至少ー传输接ロ,该至少一传输接ロ用以输出该电量信息,并用以接收一充电电能或输出储存于该电池中的电能; ー电能供应器,该电能供应器用以提供该充电电能; ー电池管理电路,该电池管理电路耦接该电能供应器以及该等电池,用以根据该电量信息控制该电能供应器对该等电池进行充电;以及 一接ロ,该等电池中的ー个主电池通过该接ロ耦接该电池管理电路,且该等电池中的其他电池通过该传输接ロ与该主电池呈现串行关系。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当原本未耦接该电池管理电路的ー电池耦接该电池管理电路后,该电池管理电路使该电能供应器提供该充电电能给电压最高的该电池,且使电压最低的该电池提供所储蓄的电能。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还包括一屏幕以及一主控制器,该主控制器根据该电量信息在该屏幕上显示各电池的电量状态。6.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 多个电池,其中该等电池中的每ー个包括 ー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用以产生一电量信息;以及 至少ー传输接ロ,该至少一传输接ロ用以输出该电量信息,并用以接收一充电电能或输出储存于该电池中的电能; ー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维维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纬创资通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