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输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09762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7 1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操作输入装置。操作输入装置具有:操作体(3、4),该操作体(3、4)具有把持部(2),在使用者使所述把持部的操作轴线倾动的情况下,操作体以旋转中心点为中心倾动;前端部(40),该前端部(40)配置于操作体的端部,前端部在所述操作轴线方向上被朝远离所述把持部的方向施力;收纳部(11、12),该收纳部(11、12)收纳所述操作体与所述前端部;以及抵接部(10),该抵接部(10)具有抵接面。在所述倾动操作时,所述前端部与抵接面抵接并移动。为了在所述倾动操作时引导所述前端部,抵接面具备与操作体的倾动方向相对应的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操作输入装置
技术介绍
在各种领域中使用多种形态的操作输入装置,其中包括在ー个装置中受理按下及旋转等多种操作的操作输入装置。在下述专利文献I中示出了其ー个例子。在该文献中公开了主张不用进行操作时的目视确认也不会出现误操作的其它方向操作开关。[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7-128862号公报在此类操作输入装置中,存在受理朝向规定方向的摆动(倾动)操作的装置。 以往,在此类装置中具有代表性的结构形成为,在各种摆动方向上配置轻触开关(tactswitch),由此进行摆动方向的检测以及产生操作感。因此,在通过变更摆动方向数(例如从8个方向到4个方向等)来制作派生产品的情况下,包括轻触开关的配置个数以及基板等在内,需要进行很多部件变更。因此,由于变更规模大,从而无法容易地进行摆动方向数的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操作输入装置,该操作输入装置受理朝向规定方向的摆动(倾动)操作,当对摆动变更数进行变更时,需变更的部件件数少、且能够容易地制造派生产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ー个方式,操作输入装置具有操作体,该操作体具有把持部,把持部能够被使用者把持、且具有假想的操作轴线,在使用者把持该把持部并使所述把持部的操作轴线倾动的情况下,操作体与所述把持部一起以所述操作轴线上的规定的旋转中心点为中心倾动;前端部,该前端部配置于所述操作轴线方向上的操作体的端部,该前端部在所述操作轴线方向上被朝远离所述把持部的方向施力;收纳部,该收纳部将所述操作体与所述前端部支承收纳为能够倾动;以及抵接部,该抵接部具有抵接面、且固定于所述收纳部内。抵接部是不同于收纳部的部件、且能够更换。被施力的所述前端部在所述倾动操作时与抵接面抵接并移动。为了在所述倾动操作时引导所述前端部,抵接面具备与操作体的倾动方向相对应的形状。在上述操作输入装置中,供伴随着倾动操作而倾动的操作体的前端部抵接、且具有向规定的倾动方向引导前端部的形状的抵接部,在收纳部内作为其它部件而固定成能够更换,因此仅通过更换抵接部便能够变更规定的倾动方向数。因而,能够容易地制作出倾动方向数不同的派生产品。附图说明图I是ー个实施例的操作输入装置的立体图。图2A是操作输入装置的俯视图,图2B是主视图。图3是操作输入装置的具有截面的立体图。图4是图2A的操作输入装置的IV-IV剖视图。图5A是旋钮的俯视图,图5B是图5A的旋钮的VB-VB剖视图。图6A是旋转轴的俯视图,图6B是图6A的旋转轴的VB-VB剖视图,图6C是旋转轴的仰视图。图7A是中心轴的俯视图,图7B是图7A的中心轴的VIIB-VIIB剖视图。图8A是摆动轴的俯视图,图8B是图8A的摆动轴的VIIIB-VIIIB剖视图。图9A是滑动件的俯视图,图9B是图9A的滑动件的IXB-IXB剖视图。 图IOA是加压橡胶的俯视图,图IOB是图IOA的加压橡胶的XB-XB剖视图。图IlA是保持件的俯视图,图IlB是图IlA的保持件的XIB-XIB剖视图。图12A是基板的俯视图,图12B是图12A的基板的XIIB-XIIB剖视图。图13A是触击板的俯视图,图13B是图13A的触击板的XIIIB-XIIIB剖视图。图14A是罩的俯视图,图14B是图14A的罩的XIVB-XIVB剖视图。图15A是外壳的俯视图,图15B是图15A的外壳的XVB-XVB剖视图。图16A是上部壳体的俯视图,图16B是图16A的上部壳体的XVIB-XVIB剖视图。图17是示出倾动操作时的操作输入装置的图。图18是从横向示出倾动操作时的嵌合状态的图。图19是从下方示出倾动操作时的嵌合状态的图。图20是示出倾动操作时的旋转的姿态的图。图21A是触击板的立体图,图21B是触击板的仰视图,图21C是图21B的触击板的XXIC-XXIC剖视图,图21D是图21B的触击板的XXID-XXID剖视图。图22是示出倾动操作时的可移动范围的图。图23是示出倾动操作时的期望方向与实际方向的例子的图。图24A及图24B是示出轴按压操作时的操作输入装置的图。图25A及图25B是详细示出轴按压操作时的操作输入装置的图。图26是示出光断续器的配置例的立体图。图27是示出光断续器的配置例的俯视图。图28是示出倾动操作及轴按压操作的判定方法的图。图29是示出操作输入装置向车辆内的搭载例的图。图30是示出触击板的变更例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參照附图并根据以下的详细记述,会使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更加明确。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操作输入装置I (以下为装置)的立体图。图2A是装置I的俯视图,图2B是侧视图,图3是在IV-IV截面剖开而使内部可视化的立体图,图4是IV-IV剖视图。装置I具备旋钮2、旋转轴3、中心轴4、摆动轴5、滑动件6、加压橡胶7、保持件8、基板9、触击板10、罩11、外壳12、上部壳体13、摆动推杆40、摆动弹簧41、旋转推杆50、旋转弹簧51。图5至图16是这些部件各自的图。其中,图5至图16中的从VB-VB至XVIB-XVIB的截面,是与图4所示的IV-IV截面相同的截面。另外,对于装置I的材质,例如将加压橡胶7设为橡胶(gome)制的,将摆动推杆40设为黄铜制的,将摆动弹簧41和旋转弹簧51设为不锈钢制的或钢线,其它部件只要设为树脂制的即可。只要未特别说明,则以下说明中的水平是指图4中的图示水平方向。并且,只要未特别说明,则垂直是指与该水平方向垂直的方向。并且,只要未特别说明,则以下说明中的上、下是指图4中的上方、下方。如图I所示,操作输入装置I是通过用户把持旋钮2而能够进行轴按压、旋转、8个方向倾动(摆动)的操作输入的装置。将旋钮2的通过图4所示的左右方向的中心的假想的直线设为操作轴线し将操作轴线L设定为固定于旋钮、且在旋钮2运动的同时进行运动的假想的直线。在轴按压操作中,用户沿与操作轴线L平行的方向朝下方按压旋钮2。在旋转操作中,用户使旋钮2以操作轴线L为中心轴转动。在倾动(摆动)操作中,用户使旋钮2在8 个方向上倾动。如图17(后述)所示,将与基板9的基板面垂直的方向上的假想的轴线设为垂直轴线V。设定为在未对旋钮2进行倾动操作的状态下,操作轴线L与垂直轴线V重叠。在垂直轴线V及操作轴线L上存在倾动中心点P,通过对旋钮2进行倾动操作,使得操作轴线L以倾动中心点P为中心从垂直轴线V傾斜。在后文中对以上操作进行详细叙述。如图2A与图2B所示,装置I具有旋钮2向外壳12的图示上方突出的形状。装置I的下部被罩11覆盖。对于装置1,例如在汽车的车室内驾驶员的手能够触及的范围内的场所,通过对形成于外壳12的孔部(后述)进行螺钉紧固等而以罩11不向车室侧露出的形式被固定。对于旋钮2、旋转轴3、中心轴4、摆动轴5、滑动件6、加压橡胶7、保持件8、基板9、触击板10、罩11、外壳12、上部壳体13、摆动推杆40,除了一部分以外,基本上与垂直轴线V方向正交的截面都具有圆形状。图5A与图5B中示出了旋钮2的俯视图、VB-VB剖视图。旋钮2具有如下形状从位于图示上部的上表面20开始延设从图示上方包围旋转轴3的筒部21的形状。向筒部21的内面22插入旋转轴3,旋钮2与旋转轴3被固定。图6A至图6C中示出了旋转轴3的俯视图、VIB-VIB剖视图、仰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3.24 JP 2011-0660621.ー种操作输入装置,其特征在干, 该操作输入装置具有 操作体(3、4),该操作体(3、4)具有把持部(2),把持部(2)能够被使用者把持、且具有假想的操作轴线,在使用者把持该把持部(2)并使所述把持部(2)的操作轴线倾动的情况下,操作体(3、4)与所述把持部(2) —起以所述操作轴线上的规定的旋转中心点为中心倾动; 前端部(40),该前端部(40)配置于所述操作轴线方向上的操作体(3、4)的端部,该前端部(40)在所述操作轴线方向上被朝远离所述把持部(2)的方向施力; 收纳部(11、12),该收纳部(11、12)将所述操作体(3、4)与所述前端部(40)支承为能够倾动并收纳所述操作体(3、4)与所述前端部(40);以及 抵接部(10),该抵接部(10)具有抵接面、且固定于所述收纳部(11、12)内, 抵接部(10)是不同于收纳部(11、12)的部件、且能够更换, 被施力的所述前端部(40)在所述倾动操作时与抵接面抵接并移动, 抵接面具备与操作体(3、4)的倾动方向相对应的形状,以便在所述倾动操作时引导所述前端部(40)。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崎泰彦北林慎吾平尾雅昭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