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光栅、显示装置及实现3D和触控功能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08897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7 0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光栅、显示装置及实现3D和触控功能的方法,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用以实现让显示装置具有3D显示功能的同时又具有触摸控制功能的目的。所述触控光栅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内侧的面状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内侧的平行条状电极、以及设置在上述两基板间且由上述两电极驱动的液晶;所述面状电极的四个端点分别设置有导线,且所述四个端点设置的导线用于确定触碰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ー种触控光栅、显示装置及实现3D和触控功能的方法
技术介绍
3D (Three Dimensions,三维)图像显示原理是使人的左眼看到左眼图像,右眼看到右眼图像,其中左右眼图像为有视差的ー对立体图像对,使得观看者能够观看到类似于物体的实际图像的三维图像立体图像。为了满足用户需要,3D显示技术已运用在显示器中。3D显示技术可以分为眼镜式和裸眼式两大类。其中,裸眼式3D显示技术将会成为未来主流的3D显示技木,该技术利用光栅实现 立体图像的显示;具体的,光栅包括透明条纹和不透明条纹,在ー时刻,用户左眼通过透明条纹看到左眼图像,此时不透明条纹挡住右眼图像,在下ー时刻,用户右眼通过透明条纹看到右眼图像,此时不透明条纹挡住左眼图像,从而使得用户看到3D影像。但是,目前具有3D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并不能实现触摸控制显示装置的功能,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ー种触控光栅、显示装置及实现3D和触控功能的方法,用以实现让显示装置具有3D显示功能的同时又具有触摸控制功能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触控光栅,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内侧的面状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内侧的多条平行条状电扱、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间且由所述面状电极和所述条状电极驱动的液晶;所述面状电极的四个端点分别设置有导线,且所述四个端点设置的导线用于确定触碰位置。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触控光柵,以及设置在所述触控光栅的第ニ基板外侧的显示単元;其中所述显示単元用于在通电情况下显示图像。所述触控光栅为上述触控光柵。一种针对上述显示装置实现3D和触控功能的方法,包括向面状电极的四个端点的导线均施加第一电信号,所述第一电信号为直流电信号和交流电信号的和信号;向平行条状电极施加第二电信号,所述第二电信号和所述第一电信号使得所述面状电极和所述平行条状电极之间形成压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ー种触控光栅、显示装置及实现3D和触控功能的方法,通过设置在第一基板内侧的面状电极、设置在第二基板内侧的条状电极以及设置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间且由上述两电极驱动的液晶,并将面状电极的四个端点分别设置有导线,且四个端点设置的导线用于确定触碰位置,用于实现具有触控功能的光栅,并将具有触控功能的光栅的应用在显示装置中,可以实现让显示装置具有3D显示功能的同时又具有触摸控制功能的目的,从而满足了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ー种触控光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ー种触控光栅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ー种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的不意图。附图标识 101-第一基板,102-第二基板,103-面状电极,104-平行条状电极,105-导线,106-胶框,107-显示单元,108-液晶。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ー种触控光栅,如图I所示,包括第一基板101,第二基板102,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内侧的面状电极103,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内侧的多条平行条状电极104,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101和所述第二基板102间且由所述面状电极103和所述条状电极104驱动的液晶108。所述面状电极103的四个端点分别设置有导线105,且所述四个端点设置的导线105用于确定触碰位置。在使用上述触控光栅时,向面状电极103和平行条状电极104分别施加电信号,以使得面状电极103和平行条状电极104之间形成电场,驱动两基板间的液晶108,使得平行条状电极104和面状电极103之间的液晶108发生偏转,形成透明条纹和不透明条纹,以便于光通过透明条纹被射出,通过不透明条纹被阻挡,进而形成3D显示的效果。如图2所示,当第一基板101受到触碰时会引起面状电极103发生电压变化,此时,通过对四个端点设置的导线105施加相同的电信号,从而对面状电极103进行充电,同时通过測量四个端点设置的导线105的充电电流,井根据四个端点设置的导线105的电流比例,可以确定触碰位置,从而使得光栅具有触控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全部附图中只标识出用于描述本专利技术方案的部分结构,对于其他与专利技术点无关的结构在附图中并没有标识出。进ー步的,參考图I所示,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101和所述第二基板102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01和所述第二基板102边缘位置处的闭合胶框106。具体的,在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边缘位置处设置有闭合胶框106,可以防止在第一基板101与第二基板102之间的液晶外流,又可以保证面状电极103和平行条状电极104之间有一定的空隙,使得面状电极103和平行条状电极104在通电后可以形成电场,以驱动液晶,使液晶发生偏转,形成透明条纹和不透明条纹。优选地,导线105设置于所述闭合胶框106的外側,以便于导线105与外部电信号连接。优选的,所述条状电极等间距排列(即任意两个相邻的条状电极之间距离相等),且各条状电极的宽度相同。有利于通过调控平行条状电极104的通电电压,调控面状电极103与平行条状电极104之间的电场强度,从而控制液晶的偏转角度,形成均匀的透明条纹和不透明条纹。进ー步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平行条状电极104的间距与所述平行条状电极104的宽度相等,以便于透明条纹与不透明条纹的宽度相同。进ー步的,所述面状电极103和所述平行条状电极104的材料均为IT0(IndiumTin Oxides,氧化铟锡),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透明性。当然,也可以为IZO(氧化锌锡)等其他透明导电材料。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触控光栅以及设置在所述触控光栅的第二基板外侧的显不单兀107。其中,触控光栅为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一触控光 柵,显示单元107用于在通电情况下显示图像。具体的,向显示装置施加电信号,使得显示装置的光栅部分形成透明条纹和不透明条纹。显示单元107显示的图像分为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例如,在图3中,图像A表示左眼图像,图像B表示右眼图像。在某ー时刻,图像A的光通过光栅的透明条纹被射出,用户左眼观测到左眼图像,图像B的光通过光栅的不透明条纹被遮挡,用户右眼观测不到右眼图像。下ー时刻,图像A的光通过光栅的不透明条纹被遮挡,用户左眼观测不到左眼图像,图像B的光通过光栅的透明条纹被射出,用户右眼观测到右眼图像,从而使显示装置实现3D显示的效果。当显示装置的光栅部分受到触碰时,会引起面状电极103发生电压变化,此时,通过对四个端点设置的导线105施加相同的电信号,从而对面状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触控光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内侧的面状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内侧的多条平行条状电扱、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间且由所述面状电极和所述条状电极驱动的液晶; 所述面状电极的四个端点分别设置有导线,且所述四个端点设置的导线用于确定触碰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触控光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边缘位置处的闭合胶框。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触控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条状电极等间距排列,且各条状电极的宽度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光栅,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平行条状电极的间距与所述平行条状电极的宽度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状电极和所述平行条状电极的材料均为氧化铟锡。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干,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光柵,以及设置在所述触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纬杨盛际王海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