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化城市污水处理实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806180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7 0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元化城市污水处理实验系统,包括第一沉淀单元、生物处理单元、第二沉淀单元、深度处理单元和污泥处理单元,所述第一沉淀单元、生物处理单元、第二沉淀单元、深度处理单元和污泥处理单元均通过配水单元连接,第一沉淀单元、生物处理单元、第二沉淀单元、深度处理单元和污泥处理单元用于通过单独使用或任意至少两种的组合提供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理论及教学实验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各单元之间可以单独使用或自由组合,构建不同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系统,能够满足给污水厂模型建构和科研学校理论教学的需要,能全面、系统地演示及展现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且避免处理单元的重复购置,具有较低的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元化城市污水处理实验系统,属于污染水处理

技术介绍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日新月异,但基本处理单元保持相对不变。由于在相关专业指导委员会制订的专业培养大纲中规定需做排水工程处理实验,因此在高校、职业教育学校及科研单位中,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及其相关专业开设的有关排水处理课程中均需进行排水工程处理实验。现有技术中的排水处理实验设备为独立处理单元模型、或单系统模型,无法全面、系统地演示、展现排水处理系统,尤其是在应用广泛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因此不利于系 统整体思维的培养;同时独立处理单元模型或单系统模型会有处理单元重复购置现象,导致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水厂现有的排水处理实验设备都为独立处理单元模型或单系统模型,导致无法全面、系统地演示及展现排水处理系统,以及现有的排水处理实验设备的成本较高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单元化城市污水处理实验系统。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单元化城市污水处理实验系统,包括第一沉淀单元、生物处理单元、第二沉淀单元、深度处理单元和污泥处理单元,所述第一沉淀单元、生物处理单元、第二沉淀单元、深度处理单元和污泥处理单元均通过配水单元连接,所述配水单元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装置原水池、污水泵、配水管道或污泥回流管道,所述第一沉淀单元、生物处理单元、第二沉淀单元、深度处理单元和污泥处理单元用于通过单独使用或任意至少两种的组合提供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理论及教学实验功能。由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单元化城市污水处理实验系统,由于包括了第一沉淀单元、生物处理单元、第二沉淀单元、深度处理单元和污泥处理单元中的至少一种,并且各单元之间可以单独使用或自由组合,构建不同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系统,能够满足给污水厂模型建构和科研学校理论教学的需要,能全面、系统地演示及展现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且避免处理单元的重复购置,具有较低的维护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单元化城市污水处理实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为了在现有的有关排水处理课程中能够能全面、系统地演示及展现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本具体实施方式以包括第一沉淀单元、生物处理单元、第二沉淀单元、深度处理单元和污泥处理单元的实验系统为最佳实施例,需要注意的是,本专利技术中的选取各个单元进行组合的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的最佳实施例,而是可以根据使用要求进行自由组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相应的单元化城市污水处理实验系统包括第一沉淀单元I、生物处理单元2、第二沉淀单元3、深度处理单元4和污泥处理单元5,第一沉淀单元I、生物处理单元2、第二沉淀单元3、深度处理单元4和污泥处理单元5均通过配水单元连接,相应的配水单元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装置原水池、污水泵、配水管道或污泥回流管道,第一沉淀单元I、生物处理单元2、第二沉淀单元3、深度处理单元4和污泥处理单元5用于通过单独使用或任意至少两种的组合提供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理论及教学实验功能。其中,沉淀单元I可以包括沉砂池和沉淀池。相应的沉砂池可以包括旋流沉砂池、平流沉砂池、曝气沉砂池、多尔沉砂池和钟氏沉砂池;相应的沉淀池可以包括平流沉淀池、辐流沉淀池、竖流沉淀池、斜管沉淀池和斜板沉淀池。旋流沉砂池一般设计为圆形,池中心设有I台可调速的旋转浆板,进水渠道在圆池的切向位置,出水渠道对应圆池中心,中心旋转浆板下设有砂斗;平流式沉砂池是平面为长方形的沉砂池,其主体部分由入流渠、沉砂区、出流渠、沉砂斗等部分组成,两端设有闸板以控制水流,在池底设置1-2个贮砂斗,下接排砂管,用于去除比重为2. 65,粒径大于O. 2mm的砂粒;曝气沉砂池呈矩形,沿渠壁一侧的整个长度方向,距池底60-90cm处安设曝气装置,在其下部设集砂斗,池底有坡度,以保证砂粒滑入,由于曝气作用,废水中有机颗粒经常处于悬浮状态,砂粒互相摩擦并承受曝气的剪切力,砂粒上附着的有机污染物能够去除,在旋流的离心力作用下,密度较大的砂粒被甩向外部沉入集砂槽,而密度较小的有机物随水流向前流动被带到下一处理单元;多尔沉砂池呈圆形,沉砂被旋转刮砂机刮至排砂坑,用往复齿耙沿斜面耙上,把附在砂粒上的有机物洗掉,洗下来的有机物经有机物回流机及回流管随污水一起回流至沉砂池中;钟式沉砂池是一种利用机械力控制水流流态与流速,加速砂粒沉淀,并使有机物随水流带走的沉砂装置,废水由流入口切线方向流入沉砂区,利用电动机及传动装置带动转盘和斜坡式叶片,由于所受离心力的不同,把砂粒甩向池壁,掉入砂斗,有机物则被送回废水中。平流式沉淀池的池型呈长方形,废水从池的一端流入,水平方向流过池子,从池的另一端流出,在池的进口处底部设贮泥斗,其它部位池底有坡度,倾向贮泥斗;辐流式沉淀池池体平面多为圆形,废水自池中心进水管进入池,沿半径方向向池周缓缓流动,悬浮物在流动中沉降,并沿池底坡度进入污泥斗,澄清水从池周溢流出水渠,辐流式沉淀池多采用回转式刮泥机收集污泥,刮泥机刮板将沉至池底的污泥刮至池中心的污泥斗,再借重力或污泥泵排走;竖流式沉淀池的池体平面图形为圆形或方形,水由设在池中心的进水管自上而下进入池内,管下设伞形挡板使废水在池中均匀分布后沿整个过水断面缓慢上升,悬浮物沉降进入池底锥形沉泥斗中,澄清水从池四周沿周边溢流堰流出,池的一边靠池壁设排泥管靠静水压将泥定期排出,在平流式或竖流式沉淀池的沉淀区内利用倾斜的平行管或平行管道分割成一系列浅层沉淀层,被处理的和沉降的沉泥在各沉淀浅层中相互运动并分离;斜板沉淀池是指在沉淀区内设有斜板的沉淀池,在平流式或竖流式沉淀池的沉淀区内利用倾斜的平行隔板分割成一系列浅层沉淀层,被处理的和沉降的沉泥在各沉淀浅层中相互运动并分离。生物处理单元2可以包括曝气池、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稳定塘和生物流化床。曝气池的池内提供一定污水停留时间,满足好氧微生物所需要的氧量以及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的混合条件;生物滤池是以土壤自净原理为依据,在污水灌溉的实践基础上,经较原始的间歇砂滤池和接触滤池而发展起来的人工生物处理技术,由碎石或塑料制品填料构成的生物处理构筑物,污水与填料表面上生长的微生物膜间隙接触,使污水得到净化;生物转盘是生物膜法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一种,是污水灌溉和土地处理的人工强化,这种处理法使细菌和菌类的微生物、原生动物一类的微型动物在生物转盘填料载体上生长繁育,形成膜状生物性污泥一生物膜,污水经沉淀池初级处理后与生物膜接触,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摄取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使污水得到净化;稳定塘的净化过程通常是将土地进行适当的人工修整,建成池塘,并设置围堤和防渗层,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单元化城市污水处理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沉淀单元、生物处理单元、第二沉淀单元、深度处理单元和污泥处理单元,所述第一沉淀单元、生物处理单元、第二沉淀单元、深度处理单元和污泥处理单元均通过配水单元连接,所述配水单元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装置原水池、污水泵、配水管道或污泥回流管道,所述第一沉淀单元、生物处理单元、第二沉淀单元、深度处理单元和污泥处理单元用于通过单独使用或任意至少两种的组合提供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理论及教学实验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单元化城市污水处理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单元包括沉砂池和沉淀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元化城市污水处理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砂池包括旋流沉砂池、平流沉砂池、曝气沉砂池、多尔沉砂池和钟氏沉砂池,所述沉淀池包括平流沉淀池、辐流沉淀池、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忠臣韩芳吴俊奇冯萃敏王丽华王文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