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连铸铜铝复合材料的下测温式铜熔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01620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4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连铸铜铝复合材料的下测温式铜熔化炉,包括炉体、熔化炉炉膛、保温炉炉膛,分别在熔化炉炉膛、保温炉炉膛的中下侧设有测温口,测温口四周填充耐火浇注料,测温口内设套有陶瓷管的热电偶,陶瓷管与炉体之间填充耐火水泥;所述的陶瓷管为金属陶瓷管;陶瓷管的外径为?14-16mm,陶瓷管的前端距熔化炉炉膛、保温炉炉膛内壁290-320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测温结构避免了陶瓷管与铜水上液面的直接接触,且表面不容易结渣,而且避开了铜炉口,防止碰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铜包铝铸造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连铸铜铝复合材料的下测温式铜熔化炉
技术介绍
铜铝复合连铸温度精确度要求较高,通常铜炉测温ロ位置是在铜炉加铜ロ处,放入陶瓷管保护套,热电偶埋放在陶瓷管中,这种结构简单实用,但也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I、由于炉ロ处与外界接触所以温度波动较大,从炉ロ往下测温,所测得温度不能代表铜液的平均温度。2、测温ロ位于炉ロ,加铜时容易使陶瓷保护管碰伤碰坏,减短了陶瓷保护管的寿命。3、铜液在熔炼过程中会连续不断的造渣,炉ロ处最容易结渣,这样使保护管与液面接触的地方被炉渣包围,随着使用时间的増加,陶瓷管表面的炉渣会连续积累到下边,这样影响了测温的准确性。4、温度测试滞后性。为了保证陶瓷管有较高的耐高温強度,通用的陶·瓷保护管壁厚较厚,约r7mm,由于陶瓷管壁厚较厚,对温度感应较滞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连铸铜铝复合材料的下测温式铜熔化炉,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铜炉测温温度滞后、陶瓷管易损坏的缺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连铸铜铝复合材料的下测温式铜熔化炉,包括炉体、熔化炉炉膛、保温炉炉膛,分别在熔化炉炉膛、保温炉炉膛的中下侧设有测温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连铸铜铝复合材料的下测温式铜熔化炉,包括炉体(6)、熔化炉炉膛(I)、保温炉炉膛(2),其特征是分别在熔化炉炉膛(I)、保温炉炉膛(2)的中下侧设有测温ロ(4),测温ロ(4)四周填充耐火浇注料(3),测温ロ(4)内设套有陶瓷管(5)的热电偶,陶瓷管(5)与炉体(6)之间填充耐火水泥CO。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晓文王连忠谢建新兰占军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孚信达双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