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黄花叶病的防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801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大麦黄花叶病防治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用厌氧发酵液浸泡麦种,使种子自身产生抗御力,从而达到防治病害侵袭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防病效果好,不仅可大大降低麦种发病率,而且有足够稳定性,不会衰退,可适用于任何麦种(包括抗性品种);同时,处理方法简便,花费甚少,既能防病,又能促进麦子生长.增产幅度一般在20%以上.(*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土传病害的防治方法,特别涉及应用厌氧发酵液防治大麦黄花叶病的方法。大麦黄花叶病是一种由土壤多粘菌携带病毒侵袭大麦根系,导致危害的植物土传病害。在我国秋播大麦地区危害严重,如浙江省几乎全省受此病侵袭,1980年受害农田面积达22.5万亩,常年受害面积也不低于15万亩。上海郊县也有此病危害,发病严重的麦田甚至颗粒无收。所以大麦黄花叶病是一种危害大,而又非农药能防治的病害。鉴于这种病的病原在土壤中,国外有人试图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来控制病害,但实施困难。近年来全国各地在调查研究发病规律和因素的基础上,广泛采用种植抗病品种、实行轮种、增施肥料和适期迟播等综合性农业措施,并取得了一定防治效果。例如据各地观察试验,病田增施肥料能延缓病情发展;合理轮种可使麦株发病率明显下降;至于抗病品种,则种类繁多,据浙江省浦江县病虫观察站、余姚农业局等单位对77-130、泾大1号、209-1等六种抗病品种(系)与早熟三号(易感品种)的对照试验表明,其中抗病性最好的泾大1号品种的株发病率较之对照品种降低69.9%。但抗病品种的抗病性往往不易稳定,1-3年内效果较好,之后也会失去抗病性。而科学家们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植物土传病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处理步骤:(1)将有机废物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发酵;(2)用上述制备的厌氧发酵液处理麦种;(3)处理后麦种的干燥;或者(4)再与厌氧发酵泥等混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植物土传病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处理步骤:(1)将有机废物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发酵;(2)用上述制备的厌氧发酵液处理麦种;(3)处理后麦种的干燥;或者(4)再与厌氧发酵泥等混合。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有机废物是猪粪。3、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猪粪系按1∶3稀释成浆后进行发酵。4、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发酵过程的温度为15℃-52℃.时间25-150天。5、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过程的温度为25℃-30℃,时间100-120天。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端芝孙自锦朱蕙芳程平农闵三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