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下垂矫正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96454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4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医疗用品领域的足下垂矫正托,包括足底托、设置于人体膝关节上方的第一固定带,所述足底托中部与所述第一固定带之间通过牵引带连接,使用时,使用者将脚底放置与所述足底托上,然后根据要求矫正足部的位置,调节所述牵引带的长度,最后将所述牵引带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带上,将踝关节维持在功能位状态,避免关节的畸形,使关节保持正常功能,使得使用者的足部不再下垂,使用效果好;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足下垂矫正托
技术介绍
足下垂通常都是由脑中风、脑多灶性硬化、脊髓神经损伤、腓神经瘫痪、小儿麻痹症、神经肌弱等引起。目前随着脑血管意外及交通意外病人的增多,临床上出现足下垂体征病人也随着增多。足下垂的体征如不及时矫正,长时间腿三头肌会挛缩,踝关节会变得僵硬,从而影响病人下肢的走路,严重者给患者造成终身残疾。而现有医疗单位对患者采用的足下垂矫正器,其结构比较复杂,制作成本高,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将踝关节维持在功能位状态,避免关节的畸形,使踝关节保持正常功能的足下垂矫正托,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足下垂矫正托,包括足底托、设置于人体膝关节上方的第一固定带,所述足底托中部与所述第一固定带之间通过牵引带连接,使用时,使用者将脚底放置与所述足底托上,然后根据要求矫正足部的位置,调节所述牵引带的长度,最后将所述牵引带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带上,使得使用者的足部不再下垂。较佳地,所述牵引带有两条,两所述牵引带分别位于所述足底托中部的两侧,所述牵引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足底托、所述第一固定带连接。较佳地,所述牵引带的两端分别设有魔术贴,所述牵引带的一端通过魔术贴与所述足底托连接,所述牵引带的另一端通过魔术贴与所述第一固定带连接;所述牵引带通过所述魔术贴分别与所述足底托、所述第一固定带连接,结构简单,连接方便。较佳地,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环,所述牵引带与所述固定环连接,结构紧凑。较佳地,所述固定环为不锈钢环。较佳地,所述第一固定带由一条宽10cm、长为50cm的魔力贴首尾粘合而成,结构紧凑,有利于所述第一固定带稳固套设在人体膝关节上方,不容易松落,保证使用效果。较佳地,所述足底托上设有保证足底托固定于人体足底的足托固定带。较佳地,所述足托固定带有两个,一个设置于足底托足趾对应的位置处,另一个设置于足底托近胫骨对应的位置处;利用所述足托固定带可将所述足底托固定于使用者的足底处,以使得人体踝关节维持在功能位置上。较佳地,所述足托固定带的两端分别通过魔术贴连接在所述足底托上;连接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包括足底托、设置于人体膝关节上方的第一固定带,所述足底托中部与所述第一固定带之间通过牵引带连接,使用时,使用者将脚底放置与所述足底托上,然后根据要求矫正足部的位置,调节所述牵引带的长度,最后将所述牵引带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带上,将踝关节维持在功能位状态,避免关节的畸形,使关节保持正常功能,使得使用者的足部不再下垂,使用效果好;同时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照图I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足下垂矫正托,包括足底托I、设置于人体膝关节上方的第一固定带2,所述足底托I中部与所述第一固定带2之间通过牵引带3连接,使用时,使用者将脚底放置于所述足底托I上,然后根据要求矫正足部的位置,调节所述牵引带3的长度,最后将所述牵引带3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带2上,使得使用者的足部不再下垂。较佳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牵引带3有两条,两所述牵引带3分别位于所述足底托I中部的两侧,所述牵引带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足底托I、所述第一固定带2连接。具体地,所述牵引带3的两端分别设有魔术贴4,所述牵引带3的一端通过魔术贴4与所述足底托I连接,所述牵引带3的另一端通过魔术贴4与所述第一固定带2连接,所述牵引带3通过所述魔术贴4分别与所述足底托I、所述第一固定带2连接,结构简单,连接方便。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牵引带3可为一条,所述牵引带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带2的两侧连接,而所述牵引带3的中部与所述足底托I连接。较佳地,所述第一固定带2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环21,所述牵引带3与所述固定环21连接,所述固定环21为不锈钢环,结构紧凑。较佳地,所述第一固定带2由一条宽10cm、长为50cm的魔力贴首尾粘合而成,有利于所述第一固定带2稳固套设在人体膝关节上方,不容易松落,保证使用效果。较佳地,所述足底托I上设有保证足底托I固定于人体足底的足托固定带11。于本实施例中,较佳地,所述足托固定带11有两个,一个设置于足底托I足趾对应的位置处,另一个设置于足底托I近胫骨对应的位置处,利用所述足托固定带11可将所述足底托I固定于使用者的足底处,以使得人体踝关节维持在功能位置上,当然,所述足托固定带11的数量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以为限。所述足托固定带11的两端分别通过魔术贴4连接在所述足底托I上;连接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包括足底托I、设置于人体膝关节上方的第一固定带2,所述足底托I中部与所述第一固定带2之间通过牵引带3连接,使用时,使用者将脚底放置与所述足底托I上,然后根据要求矫正足部的位置,调节所述牵引带3的长度,最后将所述牵引带3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带2上,将踝关节维持在功能位状态,避免关节的畸形,使关节保持正常功能,使得使用者的足部不再下垂,使用效果好;同时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老弱妇幼的残疾朋友都能够熟练的使用。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足下垂矫正托,其特征在于包括足底托、设置于人体膝关节上方的第一固定带,所述足底托中部与所述第一固定带之间通过牵引带连接。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足下垂矫正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带有两条,两所述牵引带分别位于所述足底托中部的两侧,所述牵引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足底托、所述第一固定带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足下垂矫正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带的两端分别设有魔术贴,所述牵引带的一端通过魔术贴与所述足底托连接,所述牵引带的另一端通过魔术贴与所述第一固定带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足下垂矫正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丽娥翁惠兰吴利标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