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附剂的制作方法,尤其是涉及,属于资源化利用农业副产物,用于吸附去除水体中的合成染料这一
技术介绍
人工合成染料是一种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环境污染物质。染料的存在,一方面会降低水体的透光率,从而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另一方面 ,其污染的水若被人误饮用,短期内会导致腹泻、恶心等症状,长期饮用则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危害。目前,世界合成染料每年的产量达到7 X IO5吨,仅仅含有染料的印染废水排放量即可达到1.5 X IO8 m3,而亚洲又占到世界总排放量的一半以上。鉴于严峻的染料污染现状,多种染料去除技术得到较为深入的研究。在这些染料去除技术中,吸附技术是最常用也是最简单的技术。目前研究最多也是应用最广的吸附材料是活性炭材料。但是活性炭具有难以克服的缺陷,即价格较高,回收不易,难以被大规模的使用。所以,相当多研究人员将视线转向了低成本吸附材料的筛选制作。基于生物的吸附材料是低成本吸附材料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多种生物吸附材料尤其是基于原始植物体的生物吸附材料(如植物的皮壳等)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研究。然而,这类材料虽然廉价,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吸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成本的生物吸附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选取芝麻秸杆为原材料,然后对原材料进行化学修饰,在芝麻秸杆的表面形成大量对阳离子染料产生优良的吸附效果的羧基功能基团。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低成本的生物吸附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原材料芝麻秸杆处理的具体过程为 (O芝麻秸杆的采集选取地上部10-50 cm的芝麻秸杆,然后将芝麻秸杆制作成O.l-ο. 5cm的小块,用去离子水对芝麻秸杆小块进行反复洗涤,直到洗涤浸出液变为无色为止; (2)制备原始生物材料A:将步骤(I)洗涤后的芝麻秸杆小块在60° C的温度条件下烘干24小时,然后粉碎,过60目筛,将过筛后的生物材料置于120° C烘箱中活化2小时,得到原始生物材料A ; (3)制备生物材料A1:称取步骤(2)制备的原始生物材料A 20g,置于200mL、浓度为O.4-1. 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彦房,杨林章,周徽,乔俊,陆海鹰,李天玲,王金花,巢军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