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博物馆环保调湿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755714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3 0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博物馆环保调湿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步骤:A)?将魔芋葡甘聚糖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加入到水中,搅拌糊化;B)?在步骤A)的产物中加入丙烯酸、氢氧化钠、引发剂和交联剂,将温度调至55℃~60℃,反应1~2h,并将反应产物用微波烘干;C)将步骤B)中烘干后的样品研磨后用20和40目的筛子过筛,取20~40目的颗粒加入pH为4~6的缓冲溶液中,在50~60℃的水浴锅中预热5~10min,加入一定比例的葡聚糖酶,酶解0.5~2h后在100℃下煮沸10min灭酶,将所得的产物进行抽滤后用微波干燥,得到博物馆环保调湿剂;其中缓冲溶液的用量为样品的20~30倍,葡聚糖酶的用量为样品的0.5%~2%。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产物湿度响应快、湿含量大;制作成本简单、制备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调湿材料
,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各类文物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遗迹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当时生态环境的状况,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的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对于人们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力量,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并促进当代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控制馆藏及展览环境对文物的保存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文物的环境影响因素主要有光照、温度、湿度、空气污染及微生物等,而湿度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湿度过低会使馆藏的器物发生物理损伤,如导致木材、象牙及骨头等收缩,纸、羊皮纸、皮革和天然纺织品变脆、纤维易断裂;而在潮湿的环境下则会使器物吸收水分发生膨胀,同时潮湿的环境也适宜霉菌和真菌的生长;而湿度的反复变化会使材料在不同方向发生不同程度的膨胀而导致器物发生形变、弯曲甚至破裂。这些都使湿度的变化成为博物馆里的潜在灾难,因此湿度的控制比温度的控制要重要的多。目前主要还是采用空调技术来对馆藏及展览环境进行湿度的控制,但是空调技术耗能大、不环保及易使工作者产生“空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盾陈佑英胡智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