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用镊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93174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2 1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验用镊子,它由它是由镊头、镊柄、防滑痕、镊柄尾螺纹连接处组成,其特征在于镊头为长方形薄片组成,厚度为0.01毫米,且薄片上分布有同样大小的滤孔,滤孔直径为0.5毫米;且镊柄尾连接处是两由部分组成,通过螺纹连接,通过此处,可将镊子拆分成单侧作为实验小铲子用。本实验用镊子不易损伤活体组织,不易损坏实验物体,镊头上滤孔可滤除组织多余液体,易于在液体中夹取物体;另外拆分的单侧部分可作为实验用小铲子,方便移动实验物体。本实验用镊子,结构简单,一物多用,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生物技术器械领域,具体涉及ー种实验用镊子
技术介绍
镊子是科学研究实验中常用的器械。在夹持一般的组织时,使用普通的镊子即可,但是对于ー些容易损伤的组织(如脑组织)或需特定用途时(如转移液体中的组织、夹持易碎的物体),普通的镊子往往达不到所需的要求,而且容易损伤组织,影响实验进程和结果O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ー种实验用镊子。本技术解决了普通镊子易夹碎、损伤组织的问题,同时还提供了ー种多功能实验用镊子,通过镊柄尾连接处,可将镊子拆分为两部分,每部分都可以作实验小铲子用。I、本技术的技术方案ー种实验用镊子,它是由镊头(I)、镊柄(2)、防滑痕(4)、镊柄尾螺纹连接处(4)组成,其特征在于镊头为长方形薄片组成,且薄片上分布有同样大小的滤孔;镊柄尾是两部分组成,通过螺纹连接;长方形镊头厚度为O. 01毫米,滤孔直径为O. 5毫米。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实验用镊子可夹持易碎组织或物体,不会损伤活体组织或破获物体;另外通过镊柄尾处的螺纹连接,可将镊子拆分成两部分,可作为实验小铲子用,可翻动、移动实验组织、切片及其它物体。附图说明图I :附图是本技术一种实验用镊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 :附图是本技术一种实验用镊子的拆分后单侧结构示意图。附图中,I为镊头;2为镊柄;3为防滑痕;4为镊柄尾螺纹连接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ー种实验用镊子,它是由镊头I、镊柄2、防滑痕3、镊柄尾螺纹连接处4组成。镊头为长方形薄片组成,厚度为O.01毫米,且薄片上分布有同样大小的滤孔,滤孔直径为O. 5毫米。镊柄尾连接处4是两由部分组成,通过螺纹连接,通过此处,可将镊子图I拆分成单侧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实验用镊子,它是由镊头(I)、镊柄(2)、防滑痕(3)、镊柄尾螺纹连接处(4)组成,其特征在于镊头为长方形薄片组成,且薄片上分布有同样大小的滤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夏林吴平季爱民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