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村正一专利>正文

外科手术用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90320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2 0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简便地调整弹簧部的弯曲性能以改善操作性的外科手术用器械,该外科手术用器械(10)具备进行对象物的夹持或切断等的功能部(11)、能够通过使用者施加力而操作功能部(11)的操作部(13)、和由一对具有弹性的板状部件构成的对操作部(13)施力以使功能部(11)张开的弹性部(14),其中,通过在弹性部(14)的板状部件上形成多个槽(14A),来使弹性部(14)的按压反作用力以及弯曲特性发生变化,从而使功能部(11)的操作性可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外科手术用器械,特别地,涉及利用板状弹性部件进行物体的夹持或切断等的外科手术用的把持器、持针器、剪刀、镊子等。
技术介绍
具备由一对具有弹性的板状部件构成的弹性部的外科手术用的把持器、持针器、剪子镊子等,一直以来受到广泛的应用。图13表示这种以往的外科手术用器械。如图13所示,外科手术用器械100 (此处作为例子,图示了持针器)是将一脚和另一脚组合成X状而构成,具备形成于两脚的一端的功能部(夹持部)101、在两脚的交叉部将两脚可相对转动地枢转支承的支点部102、能够通过操作者握持来开闭操作功能部101的 操作部103、从操作部103延伸出来并在后端部相互卡合的、向张开操作部103的方向施力的弹性部104和配置于操作部103内侧的、能够通过使突出的板状部和 > 字状部互相配合而将两脚的操作部103卡止的卡止部105。构成这样的外科手术用器械100的一脚和另一脚均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钛、不锈钢等)构成,一体形成有功能部101、操作部103、弹性部104。另外,在外科手术用器械100中,使用者通过对操作部103施加握持力来开闭功能部101。弹性部104如图13所示的那样由伸长的薄板构成,一个的后端和另一个的后端在分别弯曲的状态下在弹性卡合部106处相互卡合,向打开两脚的操作部103的方向施力。并且,如果向操作部103施加力而将操作部103闭合到一定程度以上,功能部101就会闭合,并且卡止部105的突出的板状部和 > 字状部就会互相配合以锁定,从而能够将功能部101保持在闭合状态下。当解除该锁定了的卡止部105的锁定时,进一步向闭合操作部103的方向施加力,从而使卡止部105的板状部和 > 字状部脱离。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在上述的那种以往的外科手术用器械100中,通常,由于弹性部104的按压反作用力以及弯曲特性的不同,使用者在施加力时的操作性、使用感(使用时的轻重、软硬等)会不同。按压反作用力以及弯曲特性根据弹性部104的形状或材料的不同而改变,对操作性、使用感会产生影响(例如,钛制的感觉坚硬等)在具备上述的板状的弹性部104的外科手术用器械100的情况下,理想的是能够自如地使其在弹性性能上具有特征。即,无论其形状和材料如何都具有适当的操作性,并且重要的是能够调整到与把持器、持针器、剪刀、镊子等的形态对应的适当的使用感。然而,现状是,在以往的外科手术用器械100中实现那种微妙的调整是困难的。因而,难以采取措施改善操作性,比如从功能部101闭合到卡止部105锁定为止的操作性等。因此,鉴于上述以往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便地调整弹簧部的弯曲性能以改善操作性的外科手术用器械。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外科手术用器械,该外科手术用器械具备进行对象物的夹持或切断等的功能部、能够通过使用者施加力而操作所述功能部的操作部、和由一对具有弹性的板状部件构成的对所述操作部施力以使所述功能部张开的弹性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科手术用器械中,通过在所述弹性部的板状部件上形成多个槽,来使所述弹性部的按压反作用力以及弯曲特性发生变化,从而使所述功能部的操作性可调MiF. O此处,所述槽以等间距或者以不均等的间距配置于所述板状部件。另外,优选地,所述槽仅形成于所述板状部件的内侧,或仅形成于所述板状部件的外侧,或者是形成于所 述板状部件的内外两侧。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槽相对于所述板状部件的延长方向垂直地形成,或者是相对于所述板状部件的延长方向倾斜地形成。并且,优选地,所述外科手术用器械是所述功能部由刀刃构成的剪刀。或者,也能够是所述功能部由夹持部构成的持针器。另外,优选地,所述外科手术用器械是由组合为X状的一脚和另一脚构成的、其交叉部形成有将两脚可相对转动地枢转支承的支点部、且两脚中的一个上配置有所述功能部、另一个上配置有所述操作部以及所述弹性部的外科手术用器械。或者,所述外科手术用器械也能够是由一脚和另一脚构成的、两脚中的一个上配置有所述功能部、另一个上配置有所述操作部以及弹性部、的、所述外科手术用器械具备可转动地枢轴支撑所述操作部的一脚的第一支点部、可转动地枢转支承所述功能部的一脚的第二支点部和将所述第一支点部和第二支点部连接起来以将所述操作部的操作传递给功能部的滑动轴(7 4 >夕'' '> 弋7卜)。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外科手术用器械,只需通过非常简易的加工就能够改变弹性部的按压反作用力以及弯曲特性,因此无论外科手术用器械的形状和材料如何都能够提供给使用者以适当的使用感,并且能够适当地调整把持器、持针器、剪刀、镊子等各种形态的器具的操作性。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的外科手术用器械的概况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图I的外科手术用器械通过卡止部锁定后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图I的外科手术用器械中的弹性卡合部的具体情况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图I的外科手术用器械中的槽的概况的立体图。图5表示在外科手术用器械形成有槽的情况下弹性部在某一点的弯曲率相对于向弹性部的按压力(弹性部的反作用力)的特性的例子。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的外科手术用器械的槽的配置例(其一)示意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的外科手术用器械的槽的配置例(其二)示意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的外科手术用器械的槽的配置例(其三)示意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的外科手术用器械中的功能部的变形例的示意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方式涉及的外科手术用器械(其一)的概况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方式涉及的外科手术用器械(其二)的概况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方式涉及的外科手术用器械(其三)的概况的立体图。图13是表示以往的外科手术用器械(持针器)的概况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的外科手术用器械的概况的立体图。另夕卜,图2是表示图I的外科手术用器械通过卡止部锁定后状态的立体图。如这些图所示,外科手术用器械10 (此处作为例子,图示了持针器)是将一脚和另一脚组合成X状而构成,具备形成于两脚的一端的功能部(夹持部)11、在两脚的交叉部将两脚可相对转动地枢转支承的支点部12、能够通过操作者握持来操作开闭功能部11的操作部13、和形成有多个槽14A的向张开操作部103的方向施力的弹性部14和配置于操作部13内侧的、能够通使突出的板状部和 > 字状部互相配合(掛合)而将两脚的操作部13卡止的卡止部15。构成持针器10的两脚由不易生锈且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钛、不锈钢等)构成,一体地形成有夹持部U、操作部13、弹性部14。夹持部11以及操作部13的后端形成有伸长的薄板状的弹性部14,该弹性部14的后端部在弹性卡合部16处相互卡合。图3表示弹性部16的详细情况。图3中的(a)是表示一脚的弹性部后端的示意图,图3中的(b)是表示另一脚的弹性部后端的示意图,图3中的(c)是表示使两者卡合的状态的示意图。如图3中的(a)所示,一脚的弹性部14端部设有开口部16A。另外,如图3中的(b)所示,另一脚的弹性部14端部设有插入部16B。该插入部16B包括头部16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10.29 JP 2010-2430221.ー种外科手术用器械,该外科手术用器械具备进行对象物的夹持或切断等的功能部、能够通过使用者施加カ而操作所述功能部的操作部、和由ー对具有弹性的板状部件构成的对所述操作部施力以使所述功能部张开的弾性部,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科手术用器械中,通过在所述弹性部的板状部件上形成多个槽,来使所述弹性部的按压反作用カ以及弯曲特性发生变化,从而使所述功能部的操作性可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外科手术用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等间距地配置于所述板状部件。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外科手术用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以不均等的间距配置 于所述板状部件。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外科手术用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仅形成于所述板状部件的内側。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外科手术用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仅形成于所述板状部件的外侧。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外科手术用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形成于所述板状部件的内外两侧。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外科手术用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正一
申请(专利权)人:中村正一日本ACP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