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至少三个传输零点的器件和其中的带通滤波器,具体公开了一种带通滤波器,包括: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三电容器、以及至少两个谐振器。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彼此并联,并且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中的每个包括输入端。第三电容器连接在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之间的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各自的输入端处。至少两个谐振器与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并联,并且谐振器的至少一个部件以一距离彼此相邻设置,使得谐振器的至少一个部件电磁耦合在一起,从而提供三(3)个传输零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三个传输零点的器件和其中的带通滤波器。
技术介绍
滤波器为使在特定范围内的频率通过(通带)并且滤去(衰减)在该范围以外的频率(阻带)的电路器件。作为频率函数的衰减被称为滤波器传输函数。带通滤波器可以包括谐振电路,在某些配置中,该谐振电路确定滤波器传输函数的特征出现的频率。传输函数可以以高于或者低于特定频率所传输的幅度明显下降(称为截止)为特征。该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频率,其中,传输高比例信号功率(峰值)或者传输特定低比例信号功率(零或者空值)。尽管通常将低点称作零或者空值,但是传输功率在这些频率处通常不为零,该频率仅为衰减最大的频率。在一实例中,诸如包括无源电路元件的切比雪夫(Chebyshev)低通滤波器,基本 形式可以具有一个LC谐振元件(仅具有一个电感器),该谐振元件确定截止频率,高于该截止频率时信号功率衰减。另一实例为带通滤波器,具有两个生成隔离的传输零点的LC谐振器。例如,可以通过在序列(sequence)中提供高通和/或低通级(stage)来提供带通或者带阻滤波器拓扑,这是因为这些连接的级(stage)的滤波特征彼此叠加(即,相加(multiplied))。双谐振带通滤波器可以在低频处具有不良阻带衰减。可以通过增加额外的滤波器级来改善这种性能,从而进一步衰减该阻带或者可能改善在通带和阻带之间的截止锐利度。如果想得到额外传输零点以及其他特征和具有谐振元件的级,则需要更多电感器,占用额外物理面积。在这些实例和其他方法中,多个谐振元件(具有至少一个电感器和电容器)均有助于滤波器传输函数,但是会消耗电路的空间。谐振电路有时称为LC谐振器或储能电路,可以包括根据不同配置串联和/或并联设置的电感器和电容器。例如,将谐振元件结合在梯形电路。可能利用具有截然不同的谐振频率的多个功能组合元件。每个元件通常可能影响多方面,例如滤波器传输函数的特征的性质(例如,峰值、空值、或者截止值)和该特征发生的截止频率。每个谐振元件具有至少一个电感器。例如,如果以级联方式来接连设置滤波器元件,则在确定级联元件的传输函数时,将各个元件的传输函数相加。在集成电路中,可以将基板上设置有螺旋图案(诸如所谓的匹配线圈(Baluncoil)的螺旋图案)的导体作为实现的电感器。然而,这种电感器占用位于电路上的相当大的物理面积,而空间非常宝贵。期望提供通过协作设置的多个谐振元件来确定带通/带阻函数,其中,独立或级联或者其他组合的谐振元件可以产生高通、低通、带通、周期(例如,梳状滤波器)和/或其他类似特征,但是与如果对于每个确定的谐振特征设置电感器,需要的空间相比较,能够减小所需要的空间。为了使用较少集成电路空间达到良好阻带衰减、锐利的截止等,期望提供具有多谐振和空值或者零的更复杂结构。业界急待通过使用最小化的电路面积允许具有多个截止频率来改善传统带通滤波器设计得到改善的带通滤波器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ー个方面,提供了ー种集成电路,包括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彼此并联,其中,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包括输入端;第三电容器,连接在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之间的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各自的输入端处;以及至少两个谐振器,与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并联,其中,谐振器的至少ー个部件以ー距离彼此相邻设置,使得谐振器的至少ー个部件电磁耦合在一起,从而提供三(3)个传输零点。其中,谐振器中的至少ー个部件包括电感器,其中,电感器以ー距离彼此相邻设置,使得电感器电磁耦合在一起,从而提供三(3)个传输零点。其中,至少两个谐振器的电感器彼此距离大约100微米设置。其中,至少两个谐振器包括输入端,其中,第三电容器连接在至少两个谐振器之间 的至少两个谐振器各自的输入端处。该集成电路进一歩包括第四电容器和第五电容器,分别连接在至少两个谐振器中的ー个和第一电容器之间的至少两个谐振器中的一个的输入端和第一电容器的输入端处、以及连接在至少两个谐振器中的另ー个和第二电容器之间的至少两个谐振器中的另ー个的输入端和第二电容器的输入端处。其中,三个传输零点包括相隔大约200MHz生成的第一传输零点和第二传输零点,以及距离第二传输零点大约ー(I)GHz生成的第三传输零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ー种带通滤波器,包括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彼此并联,其中,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包括输入端;第三电容器,连接在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之间的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各自的输入端处;至少两个谐振器,与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并联,其中,谐振器的至少ー个部件以ー距离彼此相邻设置,使得谐振器的至少ー个部件电磁耦合在一起,从而提供三(3)个传输零点;以及第四电容器和第五电容器,分别连接在至少两个谐振器中的ー个和第一电容器之间的至少两个谐振器中的一个的输入端和第一电容器的输入端处、以及连接在至少两个谐振器中的另ー个和第二电容器之间的至少两个谐振器中的另ー个的输入端和第二电容器的输入端处。其中,谐振器中的至少ー个元件包括电感器,其中,电感器以ー距离彼此相邻设置,使得电感器电磁耦合在一起,从而提供三(3)个传输零点。其中,至少两个谐振器的电感器彼此距离大约100微米设置。其中,至少两个谐振器包括输入端,其中,第三电容器连接在至少两个谐振器之间的至少两个谐振器各自的输入端处。其中,三个传输零点包括相隔大约200MHz生成的第一传输零点和第二传输零点,以及距离第二传输零点大约ー(I)GHz生成的第三传输零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器件,包括模拟电路,包括带通滤波器,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滤波,其中,带通滤波器包括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彼此并联,其中,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包括输入端;第三电容器,连接在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之间的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各自的输入端处;以及至少两个谐振器,与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器并联,其中,谐振器的至少ー个部件以ー距离彼此相邻设置,使得谐振器的至少ー个部件电磁耦合在一起,从而提供三(3)个传输零点;模拟数字转换器,将滤波信号从模拟转换为数字;以及数字电路,处理数字信号。其中,谐振器中的至少一个部件包括电感器,其中,电感器以一距离彼此相邻设置,使得电感器电磁耦合在一起,从而提供三(3)个传输零点。其中,至少两个谐振器的电感器彼此距离大约100微米设置。其中,至少两个谐振器包括输入端,其中,第三电容器连接在至少两个谐振器之间的至少两个谐振器各自的输入端处。该电子器件进一步包括第四电容器和第五电容器,分别连接在至少两个谐振器中的一个和第一电容器之间的至少两个谐振器中的一个的输入端和第一电容器的输入端处、以及连接在至少两个谐振器中的另一个和第二电容器之间的至少两个谐振器中的另一个的输入端和第二电容器的输入端处。 其中,三个传输零点包括相隔大约200MHz生成的第一传输零点和第二传输零点,以及距离第二传输零点大约一(I)GHz生成的第三传输零点。附图说明附图示出了某些实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可能实施例以及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其他信息,其中图I为示出具有带通滤波器的电子器件的实施例的高层框图;图2为示出诸如在图I中所示的带通滤波器的实施例的电路图;图3为示出诸如在图2中所示的带通滤波器的布置实施例的布置图;以及图4为示出诸如在图2中所示的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3.10 US 13/044,6191.一种集成电路,包括 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彼此并联,其中,所述第一电容器和所述第二电容器包括输入端; 第三电容器,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容器和所述第二电容器之间的所述第一电容器和所述第二电容器各自的输入端处;以及 至少两个谐振器,与所述第一电容器和所述第二电容器并联,其中,所述谐振器的至少一个部件以一距离彼此相邻设置,使得所述谐振器的至少一个部件电磁耦合在一起,从而提供三(3)个传输零点。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集成电路,其中,所述谐振器中的至少一个部件包括电感器,其中,所述电感器以一距离彼此相邻设置,使得所述电感器电磁耦合在一起,从而提供三(3)个传输零点;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谐振器的所述电感器彼此距离大约100微米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集成电路,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谐振器包括输入端,其中,所述第三电容器连接在所述至少两个谐振器之间的所述至少两个谐振器各自的输入端处。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集成电路,进一步包括第四电容器和第五电容器,分别连接在所述至少两个谐振器中的一个和所述第一电容器之间的所述至少两个谐振器中的一个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电容器的输入端处、以及连接在所述至少两个谐振器中的另一个和所述第二电容器之间的所述至少两个谐振器中的另一个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电容器的输入端处。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集成电路,其中,所述三个传输零点包括相隔大约200MHz生成的第一传输零点和第二传输零点,以及距离所述第二传输零点大约一(I)GHz生成的第三传输零点。6.一种带通滤波器,包括 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彼此并联,其中,所述第一电容器和所述第二电容器包括输入端; 第三电容器,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容器和所述第二电容器之间的所述第一电容器和所述第二电容器各自的输入端处; 至少两个谐振器,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俊德,蔡铭宪,叶子祯,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