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具电缆随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88279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1 2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灯具电缆随降装置,其包括车体以及垂直固设于车体之上的升降杆,灯具固设于升降杆的上端,灯具和车体之间通过电缆连接,车体侧壁固设有一可容电缆穿过的限位件,电缆上滑设有一位于限位件下方的电缆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升降杆伸长时,可以将灯具升到所需的高度,从而实现大面积、高亮度的照明,同时电缆也随之上升,电缆在电缆坠的重力作用下一直处于拉直状态;当升降杆收缩时,灯具随着升降杆一起下降,电缆在电缆坠的重力作用下也一直处于拉直状态,因此电缆不会因升降杆降低而发生折弯或偏移,从而避免了电缆在下降过程中卡在升降杆连接处或其他障碍物处而造成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灯具电缆随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升降灯塔的灯具电缆随降装置。
技术介绍
在夜间施工、抢险、救灾等场合作业时,需要大面积、高亮度的临时光源设备提供照明。目前常用的解决方式是临时搭设灯塔,安装灯具,但这种方法不仅搭建周期长,现场适应能力差,且照明高度、角度调节困难。 为了克服临时搭设灯塔的缺陷,现有市面上也出现了一种可移动升降灯塔,其通过升降杆将灯具升到所需的高度,调节十分方便,且现场适应能力强,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当需要降下灯具时,灯具随着升降杆一起下降,灯具的电缆线会在升降杆降低时发生折弯或偏移,导致电缆线卡在升降杆连接处或其他障碍物处,进而造成事故,如压破电缆线。为了解决这种问题,现有技术中有使用弹弓线来取代电缆线,但采用弹弓线无疑增加了成产成本,而且还有线路压降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灯具电缆随降装置,其可以避免电缆在随升降杆下降过程中被卡住或压破的现象。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灯具电缆随降装置,包括车体以及垂直固设于所述车体之上的升降杆,所述灯具固设于所述升降杆的上端,所述灯具和车体之间通过电缆连接,所述车体侧壁固设有一可容所述电缆穿过的限位件,所述电缆上滑设有一位于所述限位件下方的电缆坠。具体地,所述电缆坠包括一可滑动穿设于所述电缆上的滑环以及一与所述滑环连接的吊锤。更具体地,所述滑环和吊锤之间通过一金属杆连接,所述金属杆与滑环之间活动连接,所述金属杆与吊锤之间固定连接。更具体地,所述金属杆上端横向活动穿设有一锁销,所述锁销与所述滑环固定连接,所述金属杆与吊锤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或者所述金属杆与吊锤一体成型。或者,所述电缆坠包括一可滑动穿设于所述电缆上的滑轮以及一与所述滑轮连接的吊锤。具体地,所述滑轮和吊锤之间通过一金属杆连接,所述金属杆与滑轮之间活动连接,所述金属杆与吊锤之间固定连接。更具体地,所述金属杆上端横向活动穿设有一锁销,所述锁销与所述滑轮固定连接,所述金属杆与吊锤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或者所述金属杆与吊锤一体成型。具体地,所述电缆上端通过一灯具电缆接头与所述灯具连接,所述电缆下端通过一车体电缆接头与所述车体连接。优选地,所述升降杆为气压式升降杆,所述气压式升降杆包括多节相互套接的金属管和设于所述车体内的气缸,所述各金属管之间通过一安全帽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为环状或球状,其上贯穿设有供所述电缆穿过的通孔。本专利技术的升降杆伸长时,可以将灯具升到所需的高度,从而实现大面积、高亮度的照明,同时电缆也随之上升,电缆在电缆坠的重力作用下一直处于拉直状态;当升降杆收缩时,灯具随着升降杆一起下降,电缆在电缆坠的重力作用下也一直处于拉直状态,因此电缆不会因升降杆降低而发生折弯或偏移,从而避免了电缆在下降过程中卡在升降杆连接处或其他障碍物处而造成事故。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灯具电缆随降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阅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具电缆随降装置,包括车体I、垂直固设于车体I之上的升降杆2、以及固设于升降杆2上端的灯具3,升降杆2为任何具有升降功能的升降装置;灯具3和车体I之间通过电缆4连接,以实现灯具3和车体I内的电源之间的通电连接;车体I侧壁固设有一可容电缆4穿过的限位件5,限位件5 —方面用于限制电缆4的位置,使得电缆4可以偏离于升降杆2,另一方面也可以对电缆4进行导向;电缆4上滑设有一位于限位件5下方的电缆坠6,电缆坠6通过其自身重力将电缆4拉直,使得电缆4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一直处于拉直状态。本专利技术的升降杆2伸长时,可以将灯具3升到所需的高度,从而实现大面积、高亮度的照明,同时电缆4也随之上升,电缆4在电缆坠6的重力作用下一直处于拉直状态;当升降杆2收缩时,灯具3随着升降杆2 —起下降,电缆4在电缆坠6的重力作用下也一直处于拉直状态,因此电缆4不会因升降杆2降低而发生折弯或偏移,从而避免了电缆4在下降过程中卡在升降杆2连接处或其他障碍物处而造成事故(如被升降杆2卡住或压破)。另外,与现有技术采用弹弓线来解决电缆被升降杆卡住的问题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灯具电缆随降装置仅仅通过设置限位件5和电缆坠6,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也不会出现线路压降大的问题。以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各组成部分作详细介绍。本实施例中,灯具3既可以设置一个,实现单一方向的照明;也可以设置多个,实现全方位的照明,具体数量可根据灯具3的规格和实际所需的照明强度而定。本实施中,电缆坠6包括一可滑动穿设于电缆4上的滑环61以及一与滑环61连接的吊锤62,滑环61和吊锤62之间具体通过一金属杆63连接,金属杆63与滑环61之间活动连接,金属杆63与吊锤62之间固定连接,这样可以保证吊锤62在电缆4上升或下降过程中一直处于垂直向下状态,更便于将电缆4拉直。吊锤62优选一些密度比较大的金属物,以保证通过其自身重力将电缆4拉直。具体而言,滑环61和吊锤6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金属杆63上端横向活动穿设有一锁销64,锁销64与滑环61固定连接,从而实现金属杆63与滑环61活动连接;金属杆63与吊锤62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或者金属杆63与吊锤62 —体成型。另外,上述的滑环61也可以用滑轮(未示出)替代,同样可以使电缆坠6滑动穿设于电缆4上,实现电缆坠6将电缆4拉直的功能。本实施例中,电缆4上端通过一灯具电缆接头41与灯具3连接,电缆4下端通过一车体电缆接头42与车体I连接,从而实现灯具3和车体I内的电源之间的通电连接。本实施例中,升降杆2为气压式升降杆,该气压式升降杆包括多节相互套接的金属管21和设于车体I内的气缸(未示出),气缸通过压缩空气将金属管21伸长或缩回,从而实现升降杆2的升降功能。另外,各金属管21之间通过一安全帽22连接,安全帽22可保证相互套接的金属管21互不脱节,也可以提高金属管21的强度,从而使得灯具3在升降杆2上稳定可靠。应当理解,该气压式升降杆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优选的升降装置,但并不仅限于 这一种结构,现有的任何具有升降功能的升降装置均可用于本专利技术的灯具电缆随降装置。本实施例中,限位件5为环状或球状,其上贯穿设有供电缆4穿过的通孔(未示出)。本实施例中,车体I下方还设有车轮(未示出),从而使得车体I可随意移动,实现移动式照明。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具电缆随降装置,包括车体以及垂直固设于所述车体之上的升降杆,所述灯具固设于所述升降杆的上端,所述灯具和车体之间通过电缆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侧壁固设有一可容所述电缆穿过的限位件,所述电缆上滑设有一位于所述限位件下方的电缆坠。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灯具电缆随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坠包括一可滑动穿设于所述电缆上的滑环以及一与所述滑环连接的吊锤。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灯具电缆随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环和吊锤之间通过一金属杆连接,所述金属杆与滑环之间活动连接,所述金属杆与吊锤之间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灯具电缆随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杆上端横向活动穿设有一锁销,所述锁销与所述滑环固定连接,所述金属杆与吊锤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或者所述金属杆与吊锤一体成型。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灯具电缆随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坠包括一可滑动穿设于所述电缆上的滑轮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宋先斌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