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陀螺领域,特别涉及ー种基于并联结构的超荧光光纤光源。
技术介绍
光纤陀螺在应用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光纤环中背向散射、偏振耦合效应以及克尔效应等引起的相干误差以及噪声的影响。为抑制此类误差及噪声的干扰,光纤陀螺需要采用宽谱光源。而对于精密级应用的光纤陀螺,其零偏稳定性需要在O. 001° /h,标度因数稳定性要求在10_6以下,这要求光源不仅具有较宽的输出光谱,还要有较好的平均波长稳定性。作为ー种低相干性宽带光源,超荧光光纤光源输出光谱较宽,且具有较好的平均波长稳定性,因而成为精密级光纤陀螺较为理想的光源选择。超荧光光纤光源平均波长的稳定性受泵浦功率、泵浦波长、増益光纤长度、泵浦光 偏振态以及光源结构等因素影响。具体体现在当泵浦功率发生变化吋,由于增益饱和效应的作用,会导致最终输出光谱形状的变化;LD (laser diode,激光二极管)泵浦源波长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泵浦波长发生变化时,増益光纤对泵浦功率的吸收会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沿增益光纤分布的粒子数反转以及最终输出的光谱形状;由于增益饱和效应的作用,不同的増益光纤长度会导致最终输出光谱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并联结构的超突光光纤光源,包括 多个并联分支,其中每个所述并联分支包括 至少一个泵浦光产生装置,用于产生至少一路泵浦光, 至少一个偏振控制器,每个所述偏振控制器与每个所述泵浦光产生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用于调节每路所述泵浦光的泵浦偏振态, 至少一个波分复用器,每个所述波分复用器与每个所述偏振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每路所述泵浦光注入至增益介质, 所述增益介质,用于吸收所述泵浦光,以激发产生超荧光并且放大;和 超荧光信号合束器,用于将来自每个所述并联分支的一部分超荧光按比例叠加并输出。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并联结构的超荧光光纤光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并联分支包括至少一个独立的激光二极管泵浦源作为所述泵浦光产生装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并联结构的超荧光光纤光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独立的激光二极管泵浦源具有独立的泵浦偏振态、泵浦功率、泵浦波长。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并联结构的超荧光光纤光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并联分支包括一个独立的所述激光二极管泵浦源,通过前向泵浦或后向泵浦的方式产生一路泵浦光。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并联结构的超荧光光纤光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并联分支包括两个独立的所述激光二极管泵浦源,分立于所述增益介质的两侧,通过双向泵浦的方式产生两路泵浦光。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并联结构的超荧光光纤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并联分支共用至少一个泵浦光产生装置,所述泵浦光产生装置包括激光二极管泵浦源和泵浦分束器,所述泵浦分束器用于将所述激光二极管泵浦源产生的一路泵浦光分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涛,巩马理,陈倚竹,闫平,柳强,黄磊,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