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88177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1 2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成本化容易的旋转连接器。将在绝缘性的支撑部件(2)上嵌入必要根数的销端子(3)而组装得到的引线块(1)与扁平型线缆(20)的端部连接后,将引线块(1)组装于旋转连接器(30)下部连接器保持部(12a)。下部连接器保持部(12a)由被卡扣锁止的外筒部(17)和下盖(18)的下方突出部(17a)、(18a)构成,下方突出部(17a)具有收纳凹所(17b),下方突出部(18a)具有保持壁部(18b)。引线块(1)将销端子(3)的前端部(3a)侧插通保持壁部(18b)的插通孔(18d)而被组装,并且在保持壁部(18b)和支撑部件(2)的外壁(2g)之间夹持销端子(3)的阻挡部(3e)的状态下、支撑部件(2)定位于收纳凹所(17b)内的状态下被保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旋转连接器,特别是具备使与扁平型线缆连接的多根销端子平行地排列而进行保持的引线块(lead block)的旋转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组装到汽车的转向装置中、作为气囊系统等的电气连接机构而使用的旋转连接器中,在可转动自如地连结的可动侧外壳和固定侧外壳之间形成有环状空间,在该环状空间内扁平型线缆(扁平线缆)以卷绕状态被收纳。该扁平型线缆的两端部分别与用于与外部电连接的连接部件(引线块)连接。与扁平型线缆的一个端部连接的引线块被安装于与把手(转向盘)一体旋转的、旋转连接器的可动侧外壳,并与从把手侧的气囊系统及喇叭电路等导出的外部连接器连接。并且,与扁平型线缆的另一个端部连接的引线块被安装于旋转连接器的固定侧外壳,并与从车辆主体侧的电气装置导出的外部连接器连接。在这样简略构成的以往的旋转连接器中,连接部件的多根平行的导体除了焊接用孔以外以绝缘件覆盖,扁平型线缆的两端部露出多根平行的导体。然后以扁平型线缆的导体与连接部件的导体交叉的方式,将连接部件叠合在扁平型线缆的一面,将连接部件的焊接连接孔中露出的导体与扁平型线缆的导体焊接连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11-97088号公报但是,以往的旋转连接器中使用的引线块由于是除了焊接用孔以外以绝缘件覆盖的结构,因此需要通过嵌件成型来制造。因此,用于制造连接部件的模具形状变得复杂,因此产生引线块的制造成本变高、难以使旋转连接器低成本化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以往技术的实情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低成本化的旋转连接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旋转连接器具有可转动自如地被连结的可动侧外壳及固定侧外壳;环状空间,被形成在这些可动侧外壳及固定侧外壳之间;扁平型线缆,在环状空间内以卷绕状态被收纳,并且扁平型线缆的平行地排列的多根带状导体除了连接部以外被一对绝缘膜所覆盖;以及引线块,与扁平型线缆的连接部连接,具有平行地排列的多根销端子而与外部电连接,旋转连接器被构成为扁平型线缆及引线块重叠,以使多根销端子和多根带状导体交叉,引线块的多根销端子以使多根销端子的前端部一侧向外方突出的方式被嵌入绝缘性的支撑部件而被保持,并且,引线块具有与扁平型线缆的连接部连接的接合部。根据该构成,不再需要以具有复杂构造的模具对引线块进行镶嵌成型,并且仅通过将多根销端子嵌入绝缘性的支撑部件来进行保持,就能够构成引线块,因此引线块的成本能够大幅降低,从而能够提供可低成本化的旋转连接器。并且,优选在上述的旋转连接器中,多根销端子具有在被嵌入支撑部件而被保持的状态下卡止于支撑部件的外壁的卡止部,可动侧外壳及固定侧外壳的至少一方,具有收纳引线块的收纳部,并且具有保持壁部,保持壁部形成有可插通多根销端子的前端部侧的插通孔,并且在收纳了引线块的状态下在保持壁部和支撑部件之间夹持着卡止部。根据该构成,在使外部连接器在各销端子上装卸时,能够将作用于各销端子的外力(压入力或拔出力)经由卡止部通过支撑部件、保持壁部及收纳部的内面等承受,因此不用担心由于装卸时的外力而使各销端子从支撑部件脱离、或销端子和扁平型线缆(带状导体)的焊接处发生剥离等而产生导通不良,在组装操作中不容易发生问题,能够使旋转连接器的可靠性提闻。 进而,优选在上述的旋转连接器中,固定侧外壳通过将第I外壳体及第2外壳体进行卡扣结合而构成,收纳部被设置于第2外壳体,插通孔被设置于第I外壳体,通过这些第I外壳体及第2外壳体形成保持引线块的连接器保持部。根据该构成,能够使在固定外壳上安装引线块的结构简单化,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进而还优选在上述的旋转连接器中,支撑部件具有第I保持部,在多根销端子的前端部侧将多根销端子嵌插而进行保持,和第2保持部,在多根销端子的基端部侧,保持多根销端子以使它们相互平行地排列。根据该结构,将各销端子嵌入支撑部件的操作变得容易,能够提高各销端子对支撑部件的安装强度及安装位置精度,能够没有问题地容易进行制造引线块的操作。并且优选在上述旋转连接器中,支撑部件具有以在第I保持部和第2保持部之间配置接合部的方式设置的露出孔部和引导槽,引导槽进行引导,以使多根销端子在从第I保持部向第2保持部插入时、以这些销端子的表面被露出的状态被插入,多根销端子具有切入到第I保持部的内面地被形成的嵌合部。根据该结构,能够进一步增大在支撑部件上安装各销端子的强度,从而能够没有问题地更加容易地进行制造引线块的操作。并且优选在上述旋转连接器中,扁平型线缆与多根销端子的接合部连接的连接部在一对绝缘膜上所形成的多个孔部内露出。根据该结构,扁平型线缆的端部的强度变大,从而使处理扁平型线缆的作业变得容易,能够抑制在制造工序中产生不良。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旋转连接器能够仅通过将多根销端子嵌入支撑部件而进行保持来构成引线块,能够降低引线块的成本,从而能够提供可低成本化的旋转连接器。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其结构为具有卡止部,该卡止部将多根销端子在嵌入支撑部件并被保持的状态下卡止于该支撑部件的外壁,可动侧外壳及固定侧外壳的至少一方,具有收纳引线块的收纳部,并且具有保持壁部,该保持壁部形成有可插通多根销端子的前端部侧的插通孔,并且在收纳了引线块的状态下在保持壁部和支撑部件之间夹持卡止部。因此,在使外部连接器在各销端子上装卸时,能够将作用于各销端子的外力(压入力或拔出力)经由卡止部通过支撑部件、保持壁部及收纳部的内面等承受,因此不用担心由于装卸时的外力而使各销端子从支撑部件脱离、或销端子和扁平型线缆(带状导体)的焊接处发生剥离等而产生导通不良,能够提供具有高可靠性的旋转连接器。另外,优选的是,保持壁部形成有收容卡止部的凹阶部,以使卡止部和支撑部件的外壁相抵接。根据该结构,更优选保持壁部中未形成凹阶部的支撑部件侧的面与支撑部件的外壁稳定地抵接,从而销端子及弓I线块相对可动侧外壳或固定侧外壳不晃动、能够可靠地被安装。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例涉及的旋转连接器的仰视图。图2是表示沿着图I的II-II线的截面构造的一部分的主要部分说明图。图3是图2的C部放大图。图4是沿着图I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2所示的引线块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图2所示的引线块和扁平线缆的分解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例进行说明。如图I和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例涉及的旋转连接器30将与未图示的把手(转向盘)一体地旋转的可动侧外壳11、和设置于转向柱等的固定侧外壳12,转动自如地连结,构成为将扁平型线缆(扁平线缆)20以卷绕状态收纳于两外壳11、12间所形成的环状空间13中。该旋转连接器100被组装于汽车的转向装置而作为气囊系统等的电气连接机构使用。另外,旋转连接器30的中心孔IOa中被插通转向轴(图示略)。可动侧外壳11是将上部转子15和下部转子16通过卡扣结合而一体化形成的,在图4中向上突设的上部连接器保持部Ila中组装有未图示的引线块。固体侧外壳12是将作为第2壳体的外筒部17和作为第I壳体的下盖18通过卡扣结合而一体化形成的,在向下突设的下部连接器保持部12a中组装有引线块I。在两外壳11、12间形成有环状空间13,在该环状空间13内扁平型线缆20能够紧密卷绕及回绕地被收纳。并且,在环状空间13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3.14 JP 055335/20111.一种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可转动自如地被连结的可动侧外壳及固定侧外壳; 环状空间,被形成在这些可动侧外壳及固定侧外壳之间; 扁平型线缆,在该环状空间内以卷绕状态被收纳,并且该扁平型线缆的平行地排列的多根带状导体除了连接部以外被一对绝缘膜所覆盖;以及 引线块,与该扁平型线缆的上述连接部连接,具有平行地排列的多根销端子而与外部电连接, 该旋转连接器被构成为上述扁平型线缆及上述引线块重叠,以使上述多根销端子和上述多根带状导体交叉, 上述引线块的上述多根销端子以使该多根销端子的前端部一侧向外方突出的方式被嵌入绝缘性的支撑部件而被保持,并且,上述引线块具有与上述扁平型线缆的上述连接部连接的接合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根销端子具有在被嵌入上述支撑部件而被保持的状态下卡止于该支撑部件的外壁的卡止部, 上述可动侧外壳及固定侧外壳的至少一方,具有收纳上述引线块的收纳部,并且具有保持壁部,该保持壁部形成有可插通上述多根销端子的前端部侧的插通孔,并且在收纳了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静始佐藤浩行大隅保久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