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头汽车变速操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83335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1 0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长头汽车变速操纵装置,包括变速操纵手柄、变速机构、汽车变速箱以及连接变速操纵手柄和变速机构的变速操纵杆,所述的变速操纵杆的一端与变速操纵手柄连接,另一端与安装在驾驶室内的变速机构连接;在所述的汽车变速箱的选档臂上球铰接有选档软轴,在所述的汽车变速箱的换档臂上球铰接有换挡软轴,所述的换挡软轴和选档软轴的另一端穿过驾驶室地板与所述的变速机构球铰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变速操纵杆无需根据驾驶室地板孔与汽车变速箱的相对位置特殊设计。本发明专利技术性能可靠、结构简单、整车布置及安装方便、通用性好、可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减少物料仓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一种用于长头商用汽车的变速操纵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长头商用汽车的变速装置是采用直接变速操纵机构,这种结构的变速操纵机构包括有变速操纵手柄,以及一端连接变速操纵手柄,另一端直接与汽车变速箱的换挡机构刚性连接的变速操纵杆。在安装时,变速操纵杆要穿过驾驶室地板进入驾驶室内。由于 长头汽车驾驶室地板孔的位置是固定的,而各批次各规格的长头汽车所配置的发动机以及变速箱由于型号不一致,安装位置也会有所变化,因此每一种汽车配置的变速操纵杆都必须根据驾驶室地板孔与汽车变速箱的相对位置特殊设计,导致汽车的配件品种多,通用性差。随着大马力长头商用汽车向多品种、多档位变速箱的发展,直接操纵机构在长头汽车上制约着汽车的多档位、多品种的汽车变速操纵性能及部件的通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长头汽车变速操纵装置,它的变速操纵杆无需根据驾驶室底板孔与汽车变速箱的相对位置特殊设计,减少配件品种,提高配件通用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汽车变速箱、变速操纵杆、变速机构,所述的汽车变速箱的选档臂上球铰接有选档软轴,在所述的汽车变速箱的换档臂上球铰接有换挡软轴,所述的换挡软轴和选档软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变速机构球铰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方案是在所述的汽车变速箱上设有固定支架,所述的换挡软轴和选档软轴固定在固定支架上;所述的变速机构是安装在驾驶室仪表台或驾驶室前板上,或者是安装在驾驶室地板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它的变速操纵杆无需根据驾驶室底板孔与汽车变速箱的相对位置特殊设计,性能可靠、结构简单、整车布置及安装方便、通用性好、可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减少物料仓储。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施例包括有变速操纵手柄I、变速操纵杆2、变速机构3、驾驶室仪表台或驾驶室前板4、换挡软轴5、选档软轴6、固定支架7、驾驶室地板8、选档臂9、换挡臂10、变速箱换挡机构11、汽车变速箱12、 如图I所示的本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变速操纵手柄I安装在变速操纵杆2的上端,变速操纵杆2的另一端与变速机构3刚性连接。变速机构3安装在驾驶室仪表台或驾驶室前板4上。变速机构3上分别与选档软轴6和换挡软轴5的一端球铰连接,选档软轴6和换挡软轴5的另一端分别穿过驾驶室地板8与汽车变速箱12上的选档臂9、换挡臂10球铰连接,在汽车变速箱12上设有固定支架7,选档软轴6和换挡软轴5固定在固定支架7上。驾驶员通过操纵变速操纵杆2上的变速操纵手柄1,改变变速机构3的不同位置,拉动或推动与之球铰连接的选档软轴6和换挡软轴5,选档软轴6和换挡软轴5分别拉动或推动另一端球铰连接的选档臂9、换挡臂10,从而 达到操纵变速箱换挡机构11的动作,使汽车变速。在安装时,变速机构3可以根据需要安装在驾驶室的地板8上或安装在驾驶室仪表台或驾驶室前板4上,或者其他任意需要的地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长头汽车变速操纵装置,包括汽车变速箱(12)、变速操纵杆(2 )、变速机构(3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变速箱(12)的选档臂(9)上球铰接有选档软轴(6),在所述的汽车变速箱(12)的换档臂(10)上球铰接有换挡软轴(5),所述的换挡软轴(5)和选档软轴(6)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变速机构(3 )球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长头汽车变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潮李顺刘哲宏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柳州特种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