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场通讯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73564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5 0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近场通讯天线,包括基板和贴附在基板表面并带有导电端子的天线线圈,所述近场通讯天线还包括与所述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柔性电路板,所述基板对应柔性电路板的位置设有与柔性电路板外轮廓匹配的槽口,所述柔性电路板对应基板的部分位于所述槽口内。这种结构的近场通讯天线厚度薄,天线线圈的导电端子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更加方便灵活地与外界电导通。(*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近场通讯天线
本技术涉及天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近场通讯天线。
技术介绍
NFC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联互通技术 整合演变而来,是一种用于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技术。NFC在单一芯片上结合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的功能,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NFC技术主要基于13. 56MHz频率运行的射频技术,其传输范围比RFID小,RFID的传输范围可以达到几米、甚至几十米,但由于NFC采取了独特的信号衰减技术,相对于RFID来说NFC具有距离近、带宽高、能耗低等特点。所以,NFC在10-20厘米以内距离之间运作,其数据传输速率可为106、212或424kbps,比红外传输更快、更可靠、更简单、比蓝牙更安全。RFID更多的被应用在生产、物流、跟踪、资产管理上,而NFC近距离通讯技术则主要应用目标是门禁、公交、手机支付、电子票证、对等式通讯及移动中信息访问、非接触式智能卡、智能卡的读写器终端等领域。手机通过内置NFC芯片,可组成RFID网络模块,用来支付费用,也可以当做RFID读写器,用作数据交换与采集。从而让人们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通过任何设备,完成付款,获取信息等服务。NFC电子终端中NFC天线性能决定着近场通信距离以及NFC电子终端整机的性能。为了保证近场通信的工作距离和性能满足规范要求,目前NFC终端的NFC天线通常采用多匝的平面线圈天线,且线圈尺寸和厚度相对较大,而且,尤其在应用到手机上时,只能贴附在手机后盖上,限制了 NPC天线的应用灵活性。平面NFC天线显然不符合电子终端产品体积日益减少的发展趋势。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保证NFC电子终端的NFC工作距离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减少NFC天线的尺寸以符合当前NFC电子终端日益减少体积的设计理念。因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新的近场通讯天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近场通讯天线厚度相对较大,生产成本高,制造工艺复杂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近场通讯天线。一种近场通讯天线,包括基板和贴附在基板表面并带有导电端子的天线线圈,所述近场通讯天线还包括与所述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柔性电路板,所述基板对应柔性电路板的位置设有与柔性电路板外轮廓匹配的槽口,所述柔性电路板对应基板的部分位于所述槽口内。优选的,所述近场通讯天线还包括覆盖在天线线圈上表面的第一双面胶布层和贴附在第一双面胶布层上表面的保护盖板,以及粘贴在基板下表面的第二双面胶布层。优选的,所述天线线圈与基板之间还设有第三双面胶布层。优选的,所述基板为铁氧体板。[0011 ] 优选的,所述天线线圈包括第一电感线圈和位于所述第一电感线圈围成的区域内的第二电感线圈。优选的,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属于第一电感线圈的第一输入端子、第一输出端子和属于第二电感线圈的第二输入端子、第二输出端子,所述第一输入端子、第一输出端子和第二输入端子、第二输出端子与柔性电路板分别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有分别与第一输入端子、第一输出端子、第二输入端子和第二输出端子电性连接的多个电连接端子,所述电连接端子并列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这种结构的近场通讯天线厚度薄,天线线圈的导电端子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更加方便灵活地与外界电导通。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近场通讯天线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I中的基板、天线线圈和柔性电路板的配合结构图;图3是图2中的基板、天线线圈和柔性电路板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近场通讯天线1,包括基板10、贴附在所述基板10下表面的第二双面胶布层11、贴附在所述基板10上表面并带有导电端子121的天线线圈12、与所述导电端子121电性连接的柔性电路板13、贴附在所述天线线圈12上表面的第一双面胶布层14、以及贴附在所述第一双面胶布层14上表面的保护盖板15,在所述天线线圈12与基板10之间还可以设置第三双面胶布层16。上述基板10优选的可以选择铁氧体板,所述保护盖板15用来保护近场通讯天线I不受物理和环境的损伤,所述第三双面胶布层16用来将近场通讯天线I粘附到目标装置上去。在所述基板10对应柔性电路板13的位置设有与柔性电路板13外轮廓匹配的槽口101,所述柔性电路板13对应基板10的部分位于所述槽口 101内,这样,近场通讯天线I的厚度不会因为增加柔性电路板13而增加厚度。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带有导电端子121的天线线圈12包括第一电感线圈122和位于所述第一电感线圈122围成的区域内的第二电感线圈123,所述天线线圈12可以为单个电感线圈,所述导电端子121包括属于第一电感线圈122的第一输入端子1221、第一输出端子1222和属于第二电感线圈123的第二输入端子1231、第二输出端子1232,所述柔性电路板13上设有分别与第一输入端子1221、第一输出端子1222、第二输入端子1231和第二输出端子1232焊接并电性连接的多个电连接端子131,所述电连接端子131并列设置。这样,不管天线线圈12绕制多少圈,都可以方便地通过柔性电路板13分别焊接并实现电性连接,且不会增加近场通讯天线I的厚度,而且制造工艺更简单,生产成本更低。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场通讯天线,包括基板和贴附在基板表面并带有导电端子的天线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场通讯天线还包括与所述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柔性电路板,所述基板对应柔性电路板的位置设有与柔性电路板外轮廓匹配的槽口,所述柔性电路板对应基板的部分位于所述槽口内。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近场通讯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场通讯天线还包括覆盖在天线线圈上表面的第一双面胶布层和贴附在第一双面胶布层上表面的保护盖板,以及粘贴在基板下表面的第二双面胶布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场通讯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线圈与基板之间还设有第三双面胶布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场通讯天线,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正敏徐珍旭蔡正勋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