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照明范围可调节的光学镜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72535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5 0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照明范围可调节的光学镜头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在镜筒中依次设置的第一组前固定镜片组、第二组光学调节镜片组、及第三组后固定镜片组;所述第一组前固定镜片组固定在镜筒前部,包括一光学折射率为正的光学镜片;所述第二组光学调节镜片组活动设置在镜筒中部,包括一光学折射率为负的光学镜片;所述第三组后固定镜片组固定在镜筒后部,包括一枚光学折射率为正的镜片。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保持成像范围可得到有效照明的同时,可以简化照明模块结构、提高光能的利用率及缩小产品体积,从而能有效降低产品成本,缩小产品体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安防业视频监控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照明范围可调节的光学镜头装置
技术介绍
在安防视频监控行业,在晚间 需有近红外光(如波长为850nm的近红外光)的照明模块才能保证正常工作,即能保证一天之内均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对监控设备而言,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单个LED的所发射光束的发散角大,故为满足在夜间能照亮所监控区域的目的,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把多个近红外光的LED布置成矩形或圆形矩阵的方式。由于目前LED的电光功率并不太高,导致大量的电能转换成热能,而由发热太多所导致的设备温度过高又会导致LED的发光效率下降,从而又有更多的电能转换成热能。故为了解决这个恶性循环,又采用了在矩阵LED的背面添加散热板及(或)散热风扇来LED照明模块散热降温。这种做法的不良之外在于,一是对LED的发射光束利用率低,浪费了大量电能;二是由于需额外加散热单元,增加了结构上的复杂性,使的产品体积庞大且成本闻昂。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照明范围可调节的光学镜头装置,提供了一种低成本、小型化且照明范围可以调节的光学镜头。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照明范围可调节的光学镜头装置,其中,包括在镜筒中依次设置的第一组前固定镜片组、第二组光学调节镜片组、及第三组后固定镜片组;其中,所述第一组前固定镜片组固定在镜筒前部,包括一光学折射率为正的光学镜片;所述第二组光学调节镜片组活动设置在镜筒中部,包括一光学折射率为负的光学镜片;所述第三组后固定镜片组固定在镜筒后部,包括一枚光学折射率为正的镜片;通过所述第三组后固定镜片组改变其后面放置的发光元件的光线出射角度,使由发光元件发射的光束能进入镜筒,然后通过第二组光学调节镜片组投射到第一组前固定镜片组;并通过第二组光学调节镜片组在光轴上的前后移动来调节投射到第一组前固定镜片组上的光束入射角度,然后通过第一组前固定镜片组限制照明光束为镜头出射的口径大小后射出。所述照明范围可调节的光学镜头装置,其中,在所述镜筒内依次设置用于固定第一组前固定镜片组110的第一固定装置111 ;用于固定第二组光学调节镜片组120的调节装置121 ;以及用于固定第三组后固定镜片组130的第二固定装置131。所述照明范围可调节的光学镜头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固定装置111的外壁与所述镜筒100的内壁套接连接;第二固定装置131的外壁与所述镜筒100的内壁套接连接。所述照明范围可调节的光学镜头装置,其中,所述调节装置121包括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装置111、第二固定装置131上的第一滑杆122和第二滑杆123,与所述第一滑杆122滑动连接的用于固定所述第二组光学调节镜片组120的滑动块124,通过调节所述滑动块124在所述第一滑杆122上滑动,使第二组光学调节镜片组120在光轴上的前后移动。一种照明范围可调节的光学镜头装置实现方法,其中,包括步骤A、在镜筒中依次设置包括光学折射率为正光学镜片的第一组前固定镜片组、包括光学折射率为负光学镜片的第二组光学调节镜片组、及包括光学折射率为正的镜片第三组后固定镜片组;其中,将所述第一组前固定镜片组固定在镜筒前部,将所述第二组光学调节镜片组活动设置在镜筒中部,以及将所述第三组后固定镜片组固定在镜筒后部;B、通过所述第三组后固定镜片组改变其后面放置的发光元件的光线出射角度,使由发光元件发射的光束能进入镜筒,然后通过第二组光学调节镜片组投射到第一组前固定镜片组;并通过第二组光学调节镜片组在光轴上的前后移动来调节投射到第一组前固定镜片组上的光束入射角度,然后通过第一组前固定镜片组限制照明光束为镜头出射的口径大小后射出。所述照明范围可调节的光学镜头装置,其中,设置所述第二组光学调节镜片组通过一调节装置安装在镜筒内的第一组前固定镜片组和第三组后固定镜片组之间,以在镜筒内可沿光轴前后运动。本技术所提供的照明范围可调节的光学镜头装置,由于采用了包括在镜筒中依次设置的第一组前固定镜片组、第二组光学调节镜片组、及第三组后固定镜片组;其中,所述第一组前固定镜片组固定在镜筒前部,包括一光学折射率为正的光学镜片;所述第二组光学调节镜片组活动设置在镜筒中部,包括一光学折射率为负的光学镜片;所述第三组后固定镜片组固定在镜筒后部,包括一枚光学折射率为正的镜片。第一组为前固定组,其在镜筒内的位置固定不变;第二组为照明范围调节组,其在镜筒内可沿光轴前后运动,从而达到照明范围调节的目的;第三组为后固定组,其在镜筒内的位置固定。其中通过调节第二组光学调节镜片组,可达到照明范围变化比在10倍以上的照明光学镜头。该镜头光圈可达0.8以上,从而达到大的通光效率,从而提高发光元件的光束能量的利用率。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保持成像范围可得到有效照明的同时,可以简化照明模块结构、提高光能的利用率及缩小产品体积。从而能有效降低产品成本,缩小产品体积。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照明范围可调节的光学镜头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照明范围可调节的光学镜头装置的较佳实施例镜片结构示意图。图3是为46度照明时镜头结构示意图。图4是为4度照明时镜头结构示意图。图5是为46度照明时照明范围示意图。图6是为4度照明时照明范围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 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见图1,图I是本技术照明范围可调节的光学镜头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I中,所述照明范围可调节的光学镜头装置包括在镜筒100中依次设置的第一组前固定镜片组110、第二组光学调节镜片组120、及第三组后固定镜片组130 ;其中,所述第一组前固定镜片组110可以为一光学折射率为正的光学镜片,固定在镜筒前部,用于限制照明光束为镜头出射的口径大小;所述第二组光学调节镜片组120包括一光学折射率为负的光学镜片,活动设置在镜筒中部,通过第二组光学调节镜片组在光轴上的前后移动来调节投射到第一组前固定镜片组110上的光束入射角度;所述第三组后固定镜片组130包括一枚光学折射率为正的镜片,固定在镜筒后部;用于改变其后面放置的发光元件的光线出射角度,使由发光元件发射的光束能进入镜筒。在所述第三组后固定镜片组130后面设置有发光无件200。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第三组后固定镜片组130改变其后面放置的发光元件200发出光的光线出射角度,使由发光元件200发射的光束能进入镜筒100,然后通过第二组光学调节镜片组120投射到第一组前固定镜片组110 ;并通过第二组光学调节镜片组120在光轴上的前后移动来调节投射到第一组前固定镜片组110上的光束入射角度,然后通过第一组前固定镜片组110限制照明光束为镜头出射的口径大小后射出。较佳地实施例中,可以在所述镜筒100内依次设置用于固定第一组前固定镜片组110的第一固定装置111 ;用于固定第二组光学调节镜片组120的调节装置121 ;以及用于固定第三组后固定镜片组130的第二固定装置131。其中,可以设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111的外壁与所述镜筒10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照明范围可调节的光学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镜筒中依次设置的第一组前固定镜片组、第二组光学调节镜片组、及第三组后固定镜片组; 其中,所述第一组前固定镜片组固定在镜筒前部,包括一光学折射率为正的光学镜片;所述第二组光学调节镜片组活动设置在镜筒中部,包括一光学折射率为负的光学镜片;所述第三组后固定镜片组固定在镜筒后部,包括一枚光学折射率为正的镜片; 通过所述第三组后固定镜片组改变其后面放置的发光元件的光线出射角度,使由发光元件发射的光束能进入镜筒,然后通过第二组光学调节镜片组投射到第一组前固定镜片组;并通过第二组光学调节镜片组在光轴上的前后移动来调节投射到第一组前固定镜片组上的光束入射角度,然后通过第一组前固定镜片组限制照明光束为镜头出射的口径大小后射出。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照明范围可调节的光学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镜筒内依次设置 用于固定第一组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敏鹿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保千里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