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峰专利>正文

半导体制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71623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5 0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制冷设备,包括信号采集端、制冷调控中心、半导体制冷器件、热量交换端、循环系统、循环液,其特征在于制冷调控中心通过信号采集端收集的信号,实时控制半导体制冷器件的启动,并通过热量交换端,吸收循环系统中循环液的热量,降低循环液的温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液压系统等会产生大量热量,并会因此影响精度的循环系统中。(*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冷设备,具体是半导体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随着半导体材料的迅猛发展,热电制冷器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工程实践,在国防、工业、农业、医疗和日常生活等领域获得应用,大到可以做核潜艇的空调,小到可以用来冷却红外线探测器的探头,因此通常又把热电制冷器称为半导体制冷器。在一些有热量产生的循环系统,如液压系统中,由于循环液会吸收循环系统产生的热量,从而导致循环液越来越热,对循环系统的稳定性和精确性生产一定的影响。一般对 这种循环系统产生热量大的,大多只附加一种水冷却技术,即让循环液通过较长的管道,夕卜部利用流动的水带走热量。这种方法可控性差,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针对以上问题,将可控性好,效果明显的半导体制冷应用于循环系统中。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半导体制冷设备,包括信号采集端、制冷调控中心、半导体制冷器件、热量交换端、循环系统、循环液,其特征在于制冷调控中心通过信号采集端收集的信号,实时控制半导体制冷器件的启动,并通过热量交换端,吸收循环系统中循环液的热量,降低循环液的温度。热量交换端采用整体内腔式设计,串联接入循环系统中。热量交换端可置于循环系统出液口处、进液口处、储液罐中。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其中I-信号采集端、2-制冷调控中心、3-半导体制冷器件、4-热量交换端、5-循环系统、6-循环液。具体实施方式以液压系统为例,因为液压系统是一个典型会产生热量的循环系统,下面以热量交换端置于循环系统出液口为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半导体制冷设备,包括信号采集端I、制冷调控中心2、半导体制冷器件3、热量交换端4、循环系统5、循环液6,其特征在于制冷调控中心2通过信号采集端I收集的信号,实时控制半导体制冷器件3的启动,并通过热量交换端4,吸收循环系统5中循环液6的热量,降低循环液6的温度。作为优选的设计,热量交换端4为选用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或合金材料制作,并且采用整体内腔式设计,串联接入循环系统5的出液口中。当循环系统5中的循环液6由于长时间工作,温度升高后,循环系统5的出液口温度会首先升高,然后是储液罐温度升高,进而导致整个循环系统5温度升高,根据实际情况,制冷调控中心2根据信号采集端I采集到的信号,在探测到温度升高后,实时启动半导体制冷器件3,半导体制冷器件3的冷面使热量交换端4温度降低,由于热量交换端4为选用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或合金材料制作成整体内腔式管道,并且串联接入循环系统5中,热传导性能良好,当循环系统5中的循环液6流经热量交换端4串联在循环系统5中的内腔式管道时,较高温度的循环液6会与较低温度的热量交换端4进行中和,这样就可以很快降低循环系统5中的循环液6的温度,从而达到降低整个循环系统5的温度的目的。另外,热量交换端4还可置于循环系统5出液口、进液口、储液罐等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半导体制冷设备,包括信号采集端、制冷调控中心、半导体制冷器件、热量交换端、循环系统、循环液,其特征在于制冷调控中心通过信号采集端收集的信号,实时控制半导体制冷器件的启动,并通过热量交换端,吸收循环系统中循环液的热量,降低循环液的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半导体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交换端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高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