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辊压榨部的比例控制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69454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5 0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造纸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辊压榨部的比例控制单元,包括电子组件、线圈、阀体和泄压管,电子组件包括第一差分放大器、特性曲线生成器、电流调节器、斩波放大器和振荡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现有电路的转换器和放大器均集成在一起,集成度高,控制精度高,使得压榨压力波动小,在提高成品纸的质量的同时降低污染,节约电子元件,从而节约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造纸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大辊压榨部的比例控制单元
技术介绍
随着造纸业的高速发展,造纸业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将日益突出,一个纸厂污染一条河的情况比比皆是,因此国家环保总局今后将继续加强对造纸行业的监管。造纸过程的废水,主要来自上网部、洗网部、脱水部、压榨部的废水,压榨部是造纸过程中重要的脱水部分之一,有许多造纸机采用的是大辊压榨,其加压压力有压榨辊轴上的二端的液压缸提供,为了确保成品纸的质量的同时保护毛布和压榨辊不易损坏,要求压榨压力稳定,横幅压力一致,不得有偏压的现象。现有技术中,在正常生产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准备开机时控制阀出现偏压,压榨辊两边压力不一致,要通过多次调整,耽误了开机时间,降低了造纸机的运行效率。同时压榨压力波动较大,影响了成品纸的质量,同时产生更大的污染,其主要原因归咎于控制阀的电子组件设计不够合理,控制精度不够高,另外,现有的控制阀的电子组件也比较耗费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大辊压榨部的比例控制单元,其电子组件将现有电路的转换器和放大器均集成在一起,集成度高,控制精度高,使得压榨压力波动小,在提高成品纸的质量的同时降低污染,节约电子元件,从而节约成本。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大辊压榨部的比例控制单元,包括电子组件、线圈、阀体和泄压管,所述电子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阀体一端连接,所述阀体设置有泄压口,所述泄压口与所述泄压管连通;所述电子组件包括第一差分放大器、特性曲线生成器、电流调节器、斩波放大器和振荡器;所述第一差分放大器设置有控制值输入端、控制值参考电位输入端和第一差分放大器输出端,所述特性曲线生成器设置有特性曲线生成器输入端和特性曲线生成器输出端,所述电流调节器设置有电流调节器的输入端、电流调节器的反馈接收端和电流调节器的输出端,所述斩波放大器设置有斩波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斩波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斩波放大器的电源输入端和斩波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差分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特性曲线生成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特性曲线生成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调节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调节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斩波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振荡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斩波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优选的,所述泄压管设置有两个。另一优选的,所述斩波放大器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源模块连接。更优选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有电源输入正端、电源输入负端、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DC — DC模块,所述电源输入正端与所述二极管Dl正极、二极管D2 —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l负极与所述DC—DC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斩波放大器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输入负端与所述二极管D2另一端、所述DC — DC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电源地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二极管D2另一端与实际值参考电位输出端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二极管D2为双向二极管。另一优选的,所述斩波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线圈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线圈的反馈端与电阻Rl —端、电流调节器的反馈接收端连接。更优选的,所述线圈的反馈端与所述第二差分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差 分放大器还设置有实际值输出端。本技术的一种大辊压榨部的比例控制单元的有益效果如下一种大辊压榨部的比例控制单元,包括电子组件、线圈、阀体和泄压管,电子组件包括第一差分放大器、特性曲线生成器、电流调节器、斩波放大器和振荡器,与现有技术相t匕,本技术将现有电路的转换器和放大器均集成在一起,集成度高,控制精度高,使得压榨压力波动小,在提高成品纸的质量的同时降低污染,节约电子元件,从而节约成本。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I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框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差分放大器、特性曲线生成器、电流调节器、斩波放大器和振荡器的框图。图3是本技术的电子组件和线圈的框图。在图I至图3中包括有电子组件100 ;第一差分放大器I ;特性曲线生成器2;电流调节器3 ;斩波放大器4 ;振荡器5 ;第二差分放大器6 ;电源模块7 ;DC—DC 模块 71;线圈8 ;控制值输入端Al ;控制值参考电位输入端A2 ;第一差分放大器输出端A3;特性曲线生成器输入端BI ;特性曲线生成器输出端B2 ;电流调节器的输入端Cl ;电流调节器的反馈接收端C2 ;电流调节器的输出端C3 ;斩波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Dl ;斩波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D2 ;斩波放大器的输出端D3;斩波放大器的电源输入端D4 ;振荡器的输出端El ;第二差分放大器的输入端Fl ;第二差分放大器的实际值输出端F2 ;DC一DC模块的第一输入端Gl ;DC-DC模块的第二输入端G2 ;线圈的输入端Hl;线圈的反馈端H2;电源输入正端V+ ;电源输入负端V-;实际值参考电位输出端L ;阀体200 ;泄压管3OO。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一种大辊压榨部的比例控制单元,如图I所示,包括电子组件100、线圈8、阀体200和泄压管300,电子组件100的输出端与线圈的一端连接,线圈的另一端与阀体200 —端连接,阀体200设置有泄压口,泄压口与泄压管300连通。如图2所示,电子组件100包括第一差分放大器I、特性曲线生成器2、电流调节器3、斩波放大器4和振荡器5。第一差分放大器I设置有控制值输入端Al、控制值参考电位输入端A2和第一差分放大器输出端A3,特性曲线生成器2设置有特性曲线生成器输入端BI和特性曲线生成器输出端B2,电流调节器3设置有电流调节器的输入端Cl、电流调节器的反馈接收端C2和电流调节器的输出端C3,斩波放大器4设置有斩波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D1、斩波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D2、斩波放大器的电源输入端D4和斩波放大器的输出端D3。第一差分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特性曲线生成器的输入端连接,特性曲线生成器的输出端与电流调节器的输入端Cl连接,电流调节器的输出端C3与斩波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Dl连接,振荡器的输出端El与斩波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D2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大辊压榨部的比例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差分放大器I、特性曲线生成器2、电流调节器3、斩波放大器4和振荡器5,集成度高,将现有电路的转换器和放大器均集成在一起,使得压榨压力波动小,提高成品纸的质量的同时,降低污染。泄压管300设置有两个。设置两个泄压管300可更好帮助泄压。需要说明的是泄压管300的数量并不仅仅限制为两个,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实施例2。一种大辊压榨部的比例控制单元,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I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斩波放大器的电源输入端D4与电源模块7连接。电源模块7提供24伏的直流电。电源模块7包括有电源输入正端V+、电源输入负端V-、二极管Dl、二极管D2和DC-DC模块71,电源输入正端V+与二极管Dl正极、二极管D2 —端连接,二极管Dl负极与DC—DC模块的第一输入端Gl、斩波放大器的电源输入端D4连接,电源输入负端V-与二极管D2另一端、DC-DC模块的第二输入端G2、电源地连接。二极管D2另一端与实际值参考电位输出端L连接。可通过实际值参考电位输出端L获得实际值参考电压。实施例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辊压榨部的比例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组件、线圈、阀体和泄压管,所述电子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阀体一端连接,所述阀体设置有泄压口,所述泄压口与所述泄压管连通; 所述电子组件包括第一差分放大器、特性曲线生成器、电流调节器、斩波放大器和振荡器; 所述第一差分放大器设置有控制值输入端、控制值参考电位输入端和第一差分放大器输出端,所述特性曲线生成器设置有特性曲线生成器输入端和特性曲线生成器输出端,所述电流调节器设置有电流调节器的输入端、电流调节器的反馈接收端和电流调节器的输出端,所述斩波放大器设置有斩波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斩波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斩波放大器的电源输入端和斩波放大器的输出端; 所述第一差分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特性曲线生成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特性曲线生 成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调节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调节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斩波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振荡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斩波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大辊压榨部的比例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管设置有两个。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大辊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理文造纸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