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废水处理汽提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68906 阅读:5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5 0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氨氮废水处理汽提塔,包括汽提塔、回流冷凝器和回流罐、废水进口分布管和低压蒸汽进口分布管,汽提塔为一立式塔体,其顶部设有气相出口,底部设有排液口,低压蒸汽进口分布管和废水进口分布管安装在汽提塔内,废水进口分布管安装在低压蒸汽进口分布管的上方,汽提塔顶部的气相出口与回流冷凝器的气相进口相连接,回流冷凝器的液相出口与回流罐进口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受液盘、升气管、液相分布器、塔底循环泵、提馏段循环泵和精馏段循环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氨氮废水处理汽提塔,不仅能将氨氮废水处理到达标排放,而且能回收氨水或气氨副产品,运行稳定可靠。(*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低压蒸汽汽提的处理氨氮废水的分离设备,特别是涉及氨氮废水处理汽提塔
技术介绍
汽提塔是氨氮废水处理组分分离设备之一,汽提塔通常选择空气或水蒸汽作为气提介质,采用填料塔或板式塔提供气液接触界面,以达到从含氨废水中分离氨的目的。空气吹脱法(即空气气提)通常采用填料塔,但除氨效率低,仅适用于低氨氮废水 800mg/l)且处理要求不高的场合。传统蒸汽汽提法采用填料塔或板式塔,适合于氨氮含量高(通常> 10000 mg/1)、 流量小的氨氮废水处理。但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氨氮废水中含有钙镁离子及相应的阴离子,在加热即蒸汽汽提的条件下,极易产生沉淀结垢而堵塞填料,或在板式塔的浮阀、泡罩或筛板上形成垢层,使得浮阀(或泡罩)卡死或筛孔堵塞,而无法继续运行。因此常规填料或板式汽提塔仅适合于非结垢系统场合。专利号为99112878. 8的一种含氨废水处理方法,用汽提的方法将水中的氨脱除,塔顶不设回流罐,富氨蒸汽直接经冷凝器冷凝后配制成氨水,并在塔侧壁向汽提塔内加碱以脱除以氨盐形式存在于水中的氨,副产品氨可制成不同浓度的氨水,汽提净化水中的氨可处理到I 5mg / L以下,该工艺流程简单、能耗低、操作容易、处理深度高,适合于处理不同浓度的含氨废水。但是,专利号为99112878. 8的一种含氨废水处理方法中采用的是板式塔,在使用过程中,其浮阀、泡罩或筛板上容易形成垢层,使得浮阀、泡罩卡死或筛孔堵塞,一旦出现卡死或堵塞,则处理效率急剧下降,甚至不能满足处理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氨氮废水处理汽提塔,此氨氮废水处理汽提塔能从氨氮废水中除氨,运行稳定可靠。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氨氮废水处理汽提塔,包括汽提塔、回流冷凝器和回流罐、废水进口分布管和低压蒸汽进口分布管,汽提塔为一立式塔体,其顶部设有气相出口,底部设有排液口,低压蒸汽进口分布管和废水进口分布管安装在汽提塔内,废水进口分布管安装在低压蒸汽进口分布管的上方,汽提塔顶部的气相出口与回流冷凝器的气相进口相连接,回流冷凝器的液相出口与回流罐进口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受液盘、升气管、液相分布器、塔底循环泵、提馏段循环泵和精馏段循环泵;受液盘、升气管和液相分布器安装在汽提塔内,受液盘上设置升气管,液相分布器位于升气管上方,汽提塔底部的排液口与塔底循环泵的进口相连接,塔底循环泵的出口与汽提塔下部液相分布器的进口相连接,汽提塔下部受液盘的排液口与提馏段循环泵的进口相连接,提馏段循环泵的出口与汽提塔中部若干个液相分布器的进口相连接,汽提塔中部受液盘的排液口与精馏段循环泵的进口相连接,精馏段循环泵的出口与汽提塔上部若干个液相分布器的进液口相连接。本技术氨氮废水处理汽提塔的工作过程如下氨氮废水经废水进口分布管从汽提塔中部进入,低压水蒸汽经低压蒸汽进口分布管进入汽提塔底部,每一级气液传质过程的液相均由循环泵加压、液相分布器喷洒,与经升气管上升的气流充分进行热量和质量的传递,以达到氨氮废水组分分离的目的。根据精馏分离原理,将提馏段与精馏段的液相分别进行循环分离,避免或减少物料返混而降低分离效率;含氨废水汽提不同于一般的多组分分离汽提塔,由于废水组分复杂,一般均含有钙镁离子及其它阴离子,在加热条件下,极易产生结垢而使得一般汽提塔的填料或塔盘堵塞,本技术汽提塔由于没有采用填料或 塔盘,仅采用受液盘和升气管,在液相分布器的喷洒下,即可达到高效除氨的效率,并能确保汽提塔不受物料系统易结垢的影响而保持连续、稳定的运行。本技术氨氮废水处理汽提塔的优势在于气相从受液盘的升气管上升,与从液相分布器喷洒而下的微小液体颗粒进行传热、传质,液相的充分分散有效地提高了气-液相传热传质效率,加速了气液平衡的形成过程。本技术具有不惧堵塞的特点,因此,可采用石灰调整pH,进而降低运行成本,理论计算和实际运行均表明,采用石灰调PH的费用仅是NaOH调pH的10%。所述的氨氮废水处理汽提塔,其特征在于低压蒸汽进口分布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多个低压蒸汽进口分布管可强化传热、传质效率,除氨效果更好。所述的氨氮废水处理汽提塔,其特征在于液相分布器为溢流槽式、淋洒式或喷洒式。所述的氨氮废水处理汽提塔,其特征在于液相分布器为喷洒式,液相分布器的喷头向上或向下。所述的氨氮废水处理汽提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流泵,回流泵进口与回流罐出口相连接,回流泵出口与汽提塔上部液相分布器的进液口相连接。这样,可提高汽提塔顶气氨浓度。所述的氨氮废水处理汽提塔,其特征在于提馏段和精馏段的液相分别循环。所述的氨氮废水处理汽提塔,其特征在于升气管为一个升气管或多个升气管。本技术的氨氮废水处理汽提塔,能从氨氮废水中除氨,工作稳定可靠。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有两个低压蒸汽进口分布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有回流泵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有回流泵和两个低压蒸汽进口分布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回收气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升气管的布置示意图。图7是液相分布器喷头向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I的标记说明汽提塔1,受液盘2,升气管3,液相分布器4,废水进口分布管5,回流冷凝器6,回流罐7,塔底循环泵9,精馏段循环泵10,提馏段循环泵11,低压蒸汽进口分布管12,喷头13,切断阀14,氨氮废水A,低压蒸汽B,处理后出水C,回收副产品氨水D。图3的标记说明回流泵8。图5的标记说明回收副广品气氣E。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实例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I (参见图I和图2)一股氨氮废水,氨氮含量18000 mg/1,处理量10t/h ;处理要求< 15 mg/1,回收20%左右氨水。采用图I或图2所示的氨氮废水处理汽提塔包括汽提塔1,受液盘2,升气管3,液相分布器4,废水进口分布管5,回流冷凝器6,回流罐7,塔底循环泵9,精馏段循环泵10,提馏段循环泵11,汽提塔I下部受液盘2及低压蒸汽进口分布管12,喷头13,切断阀14。含氨氮废水A经进口分布器5进入汽提塔I,在0. 2 0. 6MPa压力下,氨氮废水A经喷头13喷出,喷嘴方向既可向上布置也可向下布置;低压蒸汽B分别经汽提塔I底和(或)汽提塔I下部受液盘2低压蒸汽进口分布管12进入汽提塔I,提馏段和精馏段的液相分别由提馏段循环泵11和精馏段循环泵10经液相分布器4的喷头13喷洒,与从升气管3上升的热蒸汽接触,进行热量和质量传递,经多级气液平衡传热传质后,由汽提塔I顶引出气相流,经回流冷凝器6冷凝到40°C,得到浓度为20%左右的副产品氨水D,一部分氨水作为回流液返回汽提塔1,另一部分作为副产品送出界外;汽提塔I底排出的处理后出水C氨含量< 15 mg/1,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实施例2 (参见图3和图4)同实施例1,一股氨氮废水,氨氮含量18000 mg/1,处理量10t/h ;处理要求<15mg/1,回收20%左右氨水。当回流冷凝器6和回流罐7布置的位置低于汽提塔塔顶时,则可采用图3或图4带回流泵8的氨氮废水处理汽提塔,包括汽提塔1,受液盘2,升气管3,液相分布器4,废水进口分布管5,回流冷凝器6,回流罐7,回流泵8,塔底循环泵9,精馏段循环泵10,提馏段循环泵11,汽提塔I下部受液盘2和汽提塔I底低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氨氮废水处理汽提塔,包括汽提塔、回流冷凝器和回流罐、废水进口分布管和低压蒸汽进口分布管,汽提塔为一立式塔体,其顶部设有气相出口,底部设有排液口,低压蒸汽进口分布管和废水进口分布管安装在汽提塔内,废水进口分布管安装在低压蒸汽进口分布管的上方,汽提塔顶部的气相出口与回流冷凝器的气相进口相连接,回流冷凝器的液相出口与回流罐进口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受液盘、升气管、液相分布器、塔底循环泵、提馏段循环泵和精馏段循环泵; 受液盘、升气管和液相分布器安装在汽提塔内,受液盘上设置升气管,液相分布器位于升气管上方,汽提塔底部的排液口与塔底循环泵的进口相连接,塔底循环泵的出口与汽提塔下部液相分布器的进口相连接,汽提塔下部受液盘的排液口与提馏段循环泵的进口相连接,提馏段循环泵的出口与汽提塔中部若干个液相分布器的进口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发坤李厚涛张喆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