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激光防护舱的通风装置和具有通风装置的激光防护舱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66990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5 0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激光防护舱(12)的通风装置(1),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空气进入开口(6)和至少一个空气排出开口(3)的壳体(2a,2b),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部分(2a)和第二壳体部分(2b),这些壳体部分(2a,2b)在组装的状态中形成一将所述空气进入开口(6)与所述空气排出开口(3)连接的迷宫形的流动通道(11),所述流动通道阻止激光辐射从所述空气排出开口(3)与所述空气进入开口(6)之间直接穿越。(*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用于激光防护舱的通风装置,该通风装置包括一具有至少ー个空气进入开口和至少ー个空气排出开ロ的壳体。本技术此外涉及ー种用于将ー用于激光加工的工作室与工作室周围环境隔开的激光防护舱,该激光防护舱包括通风装置,该通风装置通过至少一个流动通道将激光防护舱的工作室与工作室周围环境连接。
技术介绍
激光防护舱用于屏蔽工作室,激光加工机在这些工作室中运行。尤其由于工作保护的原因规定了这样的相对于工作室周围环境的屏蔽。根据有关的安全法规必须保证,尤其是即便在激光加工机的异常运行状态时以及至少对于有限的持续时间而言没有有害的 激光辐射能够从工作室内部排出到工作室周围环境中。因此,尤其是当激光加工机具有固体激光器时,由于这时取决于波长的、在激光安全范围中的较低极限值,激光材料加工在激光防护舱形式的封装环境中进行。在激光加工期间可能形成有害健康的或者甚至有毒的蒸汽,这些蒸汽借助抽出或排气装置抽出。为了将空气受控地输入到激光防护舱中,设有将环境空气输送给激光防护舱的通风装置。US 6,229,112 BI公开了ー种封装的激光切割设备,它被安放在激光防护舱中。在该舱中在盖区域中设有抽出装置以及空气流入开ロ。通过空气流入开ロ的数量和定位,空气流量及其方向被有目的地控制。由US 6,229,112 BI公开的空气流入开ロ配有流动通道,这些流动通道应当阻止激光辐射从激光防护舱泄漏。但是,这样的流动通道可能一方面容易污染,另一方面可能难于接近,从而这样的通风装置的清洁是困难且费劲的。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通风装置以及ー种具有这样的通风装置的激光防护舱,该通风装置一方面保证了防止激光辐射跑出,另ー方面容易接近。根据本技术,该任务通过ー种用于激光防护舱的通风装置解決,该通风装置 包括具有至少ー个空气进入开口和至少ー个空气排出开ロ的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第ー壳体部分和第二壳体部分。这些壳体部分在组装的状态中形成(至少)一个将所述空气进入开ロ与所述空气排出开ロ连接的迷宮形的流动通道,所述流动通道阻止激光辐射在所述空气排出开ロ与所述空气进入开ロ之间直接穿越。壳体部分优选由金属或由板材制成并且在组装的状态中限定至少ー个将空气进入开ロ与空气排出开ロ连接的迷宮形的流动通道,用以将空气输入到激光防护舱中。两个壳体部分可以在这里通过可拆卸的连接,例如螺纹连接、卡锁连接或类似连接相互连接。尤其可以是其中一个壳体部分可插入到另ー个壳体部分中,以便组合这两个壳体部分,而为此不需要其它连接器件。在此,这些壳体部分的限定流动通道的区段这样地设置在空气进入开ロ与空气排出开ロ之间,使得阻止通过空气排出开ロ、即从工作室进入到通风装置中的激光束通过空气进入开ロ未经偏转地排出。迷宮形的流动通道是使进入到壳体中的激光束至少偏转一次的流动通道。特别有利的是,通过空气排出开ロ进入到壳体中的激光束在迷宮形的通道中多次偏转,因为激光束在每次偏转时损失其強度的一部分。第一和第二壳体部分分别形成流动通道的至少ー个壁区域。根据本技术的通风装置的模块化结构允许取出第二壳体部分,由此该迷宮形的流动通道被拆分开。通过该方式允许轻易地清洁流动通道的内部,尤其是当迷宮形的流动通道的一个区段或必要时主要部分形成在可取出的第二壳体部分中吋。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壳体部分具有ー优选在横截面上呈U形的插入·件,该插入件可插入到第一壳体部分中,其中,优选所述空气排出开ロ设置在第一壳体部分上并且空气进入开ロ设置在第二壳体部分上。如上所述,用于将空气输入到激光防护舱中的流动通道只有通过两个壳体部分的拼接才完全地被构成。第二壳体部分或插入件在插入状态中补充第二壳体部分以形成迷宮形的通道,空气在需要时能够以显著的数量通过该通道被输入到工作室中,以便能够实现压カ补偿。同时该第二壳体部分通过其在空气进入开ロ与空气排出开ロ之间的定位来阻止通过空气排出开ロ进入的激光束在向空气进入开ロ的直接路径上穿越(即没有在通风装置内部(多次地)偏转并且由此被削弱)。优选地,空气排出开ロ设置在第一壳体部分中并且空气进入开ロ设置第二壳体部分中。在该情况下,能够从工作室周围环境出发取出具有空气进入开ロ的第二壳体部分,从而能够在激光防护舱外部执行通风装置的清洁。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壳体部分具有一用于覆盖U形的插入件的敞开侧的覆盖板,其中,空气进入开ロ优选形成在覆盖板上。该/这些空气进入开ロ在这里以典型的方式设置在覆盖板的覆盖插入件敞开侧的区域中,由此迷宫形的流动通道向着空气进入开ロ被延长(见下面)。覆盖板以典型的方式突出于插入件的敞开侧,使得第二壳体部分在该突出的区域中能够与第一壳体部分可拆卸地(例如通过螺纹或插接连接)连接。在根据本技术的通风装置的另ー种实施方式中,在横截面上呈U形的插入件具有至少ー个穿通开ロ,并且在组装的状态中该插入件的穿通开口和第一壳体部分的空气排出开ロ设置在插入件的彼此相对的侧。典型地,在该情况下第一壳体部分同样具有ー个U形的横截面,使得在插入件与第一壳体部分之间形成的流动通道是U形的,其中,空气在“ U的第一腿”中进入到通道中(通过穿通开ロ)并且从“U的第二腿”重新排出(通过空气排出开ロ)。特别有利的是,第一壳体部分具有至少ー个空槽,该空槽在第二壳体部分被取出的情况下允许接近与所述空槽相邻的装置,尤其是照明装置。通过该方式能够在相邻的装置上进行维护工作、例如更换照明装置的发光器件,而不必拆卸通风装置。因为可取出的第ニ壳体部分典型地可以从工作室周围环境出发被取出,所以也允许从激光防护舱外部出发接近与空槽相邻的装置。在该实施方式的一种扩展方案中,设有ー个覆盖件、尤其是插入板,用于封闭所述空槽。通过该方式能够在通风装置的运行期间避免空气和可能的赃物进入到与空槽相邻的装置中并且由此能够实现至空气排出开ロ的尽可能有效的空气流。此外,相邻的装置通过适当地选择插入板的材料被保护免受激光辐射。本技术也涉及ー种用于将ー用于激光加工的工作室与工作室周围环境隔开的激光防护舱,所述激光防护舱包括如上所述的通风装置,其中,所述通风装置通过至少一个流动通道将激光防护舱的工作室与工作室周围环境连接。优选地,第二壳体部分可从工作室周围环境出发被取出。因此,通风装置的清洁可以从激光防护舱外部实现,从而能够避免在清洁时走进激光防护舱。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至少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在所述激光防护舱的盖区域与侧向的壁区域之间装配在所述激光防护舱的内侧上。有利的是,通风装置设置在盖上或设置在盖的附近,尤其是安置在一个侧向位置中,因为通过这样的安置,被输入的空气能够在上部的(侧向)区域中流入到具有激光加工机的激光防护舱中、向下下降并且在激光加工机的下方(中央地)重新被抽出。通过该方式,激光防护舱的整个工作室被空气流过,从而能够避免其中不被抽吸的死点。第二壳体部分在这里从外部安设在激光防护舱上,其方式是它与第一壳体部分可拆卸地连接。第二壳体部分在这里通过覆盖板的突出区域可支承在激光防护舱的盖或盖区域上。优选地,第一壳体部分以其具有所述空槽的侧与另ー个装置、尤其是照明装置直接相邻地设置并且优选固定在所述另ー个装置上,其中,所述空槽在所述通风装置的第二壳体部分被取出之后允许接近所述另ー个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0.10.19 DE 202010008836.41.用于激光防护舱(12)的通风装置(1),包括 具有至少ー个空气进入开ロ(6)和至少ー个空气排出开ロ(3)的壳体(2a,2b), 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部分(2a)和第二壳体部分(2b), 其中,这些壳体部分(2a,2b)在组装的状态中形成一将所述空气进入开ロ(6)与所述空气排出开ロ(3)连接的迷宮形的流动通道(11),所述流动通道阻止激光辐射在所述空气排出开ロ(3)与所述空气进入开ロ(6)之间直接穿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部分(2b)具有ー优选在横截面上呈U形的插入件(4),所述插入件可插入到所述第一壳体部分(2a)中,其中,优选所述空气排出开ロ(3)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部分(2a)中并且所述空气进入开ロ(6)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部分(2b)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部分(2b)包括用于覆盖U形的所述插入件(4)的敞开侧的覆盖板(5),其中,所述空气进入开ロ(6)优选形成在所述覆盖板(5)上。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横截面上呈U形的所述插入件(4)具有至少ー个穿通开ロ(7),并且,在组装的状态中所述插入件(4)的穿通开ロ(7)和所述第一壳体部分(2a)的空气排出开ロ(3)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施特勒贝尔
申请(专利权)人:通快机床两合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