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际长专利>正文

一种内加热烘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621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内加热烘炒机,属食品加工机械。市上有用炉子烘烤滚筒的外加热烘炒机,其热效率低,结构庞杂松散,污染环境和难以控制炒制品品质。本发明专利技术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洁紧促,热效率高、体积小巧、造价低、不污染环境、并能大幅度提高炒制品品质的内加热烘炒机,由过渡机构将机架、受驱动机构驱动、两端设有湿度调控装置的滚筒和插进滚筒内的加热机构连接一起形成。由本发明专利技术制成的小型机适合柜台式小本经营,是失业人员谋生的好工具。(*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Internal heating fry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ternal heating frying machine, which belongs to a food process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thermal efficiency, complex structure and loose structur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difficult to control the quality of fried products.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 simple and compact structure, high thermal efficiency, small volume, low cost, no pollution, and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in the heating baking and frying machine, the transition mechanism of the drive mechanism driven by the frame, and the two ends are provided with humidity control device is inserted into the roller and the heating mechanism the inside of the drum connected together to form a. Made by this invention is suitable for minicomputer counter business with a small capital is a good tool for the unemployed, li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机械,尤其是一种内加热烘炒机
技术介绍
市上有外加热烘炒机,用炉子烘烤尾部封闭的滚筒,滚筒尾部与减速机连接,滚筒被减速机扭动自转,以烘炒筒内物料。由于其外加热结构,热效率极低,结构庞杂松散、造价高、污染环境和难以保证炒料的炒制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洁紧促、体积小、造价低、热效率高、无污染、并能提高烘炒制品品质的烘炒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内加热烘炒机,由机架、过渡机构、滚筒、加热机构和驱动机构等构成;加热机构的一端插握在过渡机构内,其另一端活插于滚筒内;滚筒的前端(口端)搁架于机架之上,其尾端通过过渡机构与机架连接。机架由底板、后支架、前支架、门支架共同构成;在门支架上设有与筒口对应的筒口门;筒口门可由多层大门扉、小门扉等共同构成;后支架上销子状螺栓穿过连接加热机构和滚筒的过渡机构;在连接两根前支架的梁上设有轴承。过渡机构由用销子状螺栓固定的外圈、空心轴、腔塞、由隔热材料制成的隔热套和活套于所述空心轴上的内圈共同构成。所述空心轴分实心壁空心轴、空心壁空心轴两种,当空心轴为空心壁空心轴时所述轴的小头端设有端帽,端帽上设有与设置所述轴壁上的通气孔相匹配的孔。通过转动端帽可控制气孔的通风量。滚筒的尾端与活套在所述空心轴上的内圈固装,内圈与空心轴的活套结构可保证滚筒顺利自转。在滚筒内还设有与滚筒内壁焊在一起的拌料板。为了方便清洁筒内也可将由外轭圈、内轭圈共同焊固多块拌料板形成可脱卸式笼状拌料板——可自由从筒内抽出或放进。笼状拌料板由一只以上的螺栓与滚筒固定。本专利技术适用几种以上的电驱动机构和手驱动机构;电驱动机构中有链轮驱动机构、带轮驱动机构、绳驱动机构、摩擦驱动机构。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内加热烘炒机方案,用过渡机构将机架、加热机构、滚筒三部分巧妙连接在一起,并从滚筒内加热,因此制成的烘炒机结构简洁紧促、体积小巧、造价低、热效率高、不污染环境,并能提高炒制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内加热烘炒机主视图。图2是图1俯视图。图3是图1左视图。图4是机架主视(剖视)图。图5是图4俯视图。图6是滚筒主视(剖视)图。图6a、图6b是图6移出剖。图6c是空心壁空心轴主视(剖视)图。图6d是图6c的移出剖。具体实施例方式见图6,过渡机构由带螺帽17的销状螺栓16紧固的空心轴30、外圈28、腔塞37、隔热套38和活套于空心轴30上的内圈29共同形成。一端插握在隔热套38内的加热机构35,主要与隔热套38接触,可减少热量省耗。加热机构的电线可通过穿电线孔36穿出。滚筒5通过螺栓18固定在内圈29上,滚筒内设有喇叭形内卷口31,还设有由外轭圈32、内轭圈33固定的多根拌料板34共同形成的笼状拌料板,并由螺栓39与滚筒固装。拌料板34也可直接焊在筒5的内壁上(但不利于清洁筒内腔,如果将筒5设计成口小肚大的罐状筒,那又只能采用此种结构)。空心轴30可以设计成实心管壁,最好为空心管壁(有利于提高炒制品质量和适应更多种炒料的炒制需要)。当管壁设计成带有气孔26和端帽3的空心管壁时,可通过旋转端帽3调控筒内蒸气浓度。端帽3可顺滑动槽2在限位桩1所限定的范围内转动。参照图4、图5,机架由底板14、后支架4、前支架8、门支架13共同形成。在门支架13上设有由滞动簧12和用销子10控制的支架帽9夹持的门轴套11;与前支架8固装的梁上设有轴承27。带有把手22的大门扉20通过套11固定,并可顺迹线23转动至筒5口边。小门扉21通过自轴19固装在大门扉上。通过调整门扉的开启角度,可调控筒5内的湿度(蒸气浓度)。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滚筒5的前端(口端)搁驾在设在前支架8上的梁24上的轴承27上,筒5后端通过过渡机构架设在后支架上。启动加热机构35,通过倒顺开关启动电机15,通过链7、链绊6驱动滚筒5,从筒口倒进炒料。炒料受到斜置的拌料板34的控制。根据不同炒料和烘炒时段的需要,通过端帽3和由大、小门扉构成的筒口门调节滚筒5内的湿度(蒸气浓度)。待炒料被炒熟后,通过倒顺开关使电机15倒转,炒料在拌料板的推动下从筒口泄出。所述绳驱动是将绕在电机输出轮上,带有一定量的绳结的环形绳套住滚筒,并在滚筒上设置一定量的带可过绳而不能过绳结的缺口的绳绊。在电机驱动下,每一绳结通过缺口时就能驱动一次滚筒转动。此种结构极简单而又极有效减速,可省去较贵的减速机。在滚筒上可包上一层带保护层的保温层。还可设置定时器、定温器等。各支架可用紧固结构与底板固定或焊固。机上所用材料应符合卫生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加热烘炒机,由机架、过渡机构、滚筒、加热机构和驱动机构等构成;其特征是:所述加热机构的一端插握在所述过渡机构内,其另一端活插于所述滚筒内;所述滚筒的一端搁架于所述机架之上,其另一端通过所述过渡机构与所述机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加热烘炒机,由机架、过渡机构、滚筒、加热机构和驱动机构等构成;其特征是所述加热机构的一端插握在所述过渡机构内,其另一端活插于所述滚筒内;所述滚筒的一端搁驾于所述机架之上,其另一端通过所述过渡机构与所述机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烘炒机,其特征是所述机架由底板、后支架、前支架和门支架共同构成;在所述门支架上设有与所述滚筒口相匹配、由一块以上的门扉构成的筒口门;所述后支架上的销状螺栓穿过所述过渡机构;与所述前支架固装的梁上设有一只以上的轴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烘炒机,其特征是所述过渡机构由用所述销状螺栓固定的外圈、空心轴、腔塞、隔热套和活套于所述空心轴上的内圈共同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际长
申请(专利权)人:徐际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