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可熔料对铜片进行双层涂布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6088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申请描述了一种涂布方法,其特征在于铜片利用可熔的涂布材料进行两层涂布,其中,引导铜片(9)围绕一个可加热的辊子(1)缠绕大约半圈的长度,利用两个可加热的辊子型涂布装置(2,4和3,5)进行涂布,以这种方式,在第一层的涂布过程中,涂布经紫外线辐射和加热硬化的无溶剂熔化涂料,在第二层的涂布过程中,将只经过加热硬化的无溶剂可熔涂料涂布到第一涂层上,这样,第一粘合剂层通过布置在下游的紫外线辐射器的辐射作用而进行交联。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描述了一种执行这种方法的装置。(*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为生产连续的多层材料,就必须将涂布有树脂的铜片压或层压到印制的电路板上。就此而论,为能够在无气泡的情况下填充导体之间的空隙,所述的树脂必须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实际生产过程中却存在一个相反的要求,即为了保证一个均匀的绝缘空间,两个导体水平面之间的垂直间隔必须为常值。为达到这个要求,所述树脂必须具有尽可能小的流动性。优选的情况为树脂在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下不改变其保持在铜片上的层的厚度。为满足上述的相反的要求,现有技术中已描述了涂布的方法,其中,在第一步涂布过程中将包含在溶剂中的树脂涂布到铜片上,所述溶剂为干溶剂,而所述树脂在温度的影响下预先硬化至C级。对于环氧树脂来说,C级是指所有的环氧树脂团均是交联的而没有可分离的自由环氧树脂团。然后将以这种方式涂布的铜片利用同样的环氧树脂溶液进行第二次涂布。所涂布的第二层在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必须能够流动。因此,如果需要的话,涂布的第二层材料只是干燥的且预先硬化到接近B级。对于160℃的干燥温度及在160℃的干燥温度且凝结时间为180秒下的10米长的干燥长度而言,第一层涂布所需的涂布速度为3米/分钟。鉴于上面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用来提供一种方法和装置,其中,在第一次涂布之后不需要进行干燥和预先硬化处理,其涂布速度大于10米/分钟。在P19539193,4号专利中也描述了这种类型的一种生产方法。其中所用的粉状附脂具有不同的熔点,所涂布的第一层具有较高的熔点而第二层具有较低的熔点。由于硬化反应开始且难于得到令人满意的生产时间,特别是由于熔化温度和涂布温度较高,因此这种方法很难进行控制。根据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可熔涂料对铜片进行两层涂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导铜片围绕一可加热的辊子缠绕大约半圈的长度,然后用两个可加热的辊子型涂布装置进行涂布,在以上述的方式涂布第一层的过程中,涂布经紫外线辐射和加热硬化的无溶剂熔化涂料,在第二层的涂布过程中,在第一层的涂布材料上涂布只进行加热硬化的无溶剂可熔涂料,其中,第一粘合剂层通过布置在下游的紫外线辐射器的辐射作用而进行交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可熔涂料对铜片进行多层涂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导铜片围绕一个可加热的辊子缠绕大约半圈的长度并用两个可加热的辊子型涂布装置进行涂布,这样,以这种方式在涂布第一层过程中,涂布已熔化的第一层无溶剂涂料,所述第一层无溶剂涂料通过紫外线辐射和加热进行硬化。在涂布第二层过程中,将第二层只进行加热硬化的无溶剂可熔涂料涂布到第一涂布层上,其中,第一涂布层的涂料通过布置在下游的紫外线辐射器的辐射作用进行交联。优选的情况是对于第一层涂布可使用利用紫外线辐射和加热硬化的环氧树脂,所述的环氧树脂可在低于100℃的温度下熔化。在这个温度条件下,硬化反应只会慢慢的进行,这样就不会妨碍涂布的进行。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及明确的显示出本专利技术进行的方式,下面参考附图,通过一个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为达到涂布材料的目的,将铜片围绕一个加热的辊子布置,并将其缠绕在辊子圆周的一半的长度上。辊子(1)应具有尽可能大的直径。其优选的直径应约为涂布辊子(2)和(3)的直径的二倍。在加热的金属片辊子(1)的表面上布置有辊子型的涂布装置,一个涂布装置布置在辊子(1)的水平轴线上,另一个涂布装置布置在辊子(1)的垂直轴线上。第一个可加热的辊子型涂布装置包括计量辊子(4)和涂布辊子(2),在这一对辊子之间形成一个间隙,熔化树脂从加热的树脂供应容器(6)经过计量而进入到所述的间隙中,所述树脂供应容器(6)布置在所述间隙之上。在金属片辊子(1)的垂直轴线上布置有第二辊子型涂布装置,该涂布装置包括涂布辊子(3)和计量辊子(5)。在这一对辊子之上布置有一个第二加热的树脂供应容器(7),从所述的树脂供应容器(7)中向辊子对(5,3)供应第二层熔化的只经加热硬化的树脂。所述第二层涂料以湿压湿的方式涂布到第一层涂料上。在材料涂布完成时,金属片(9)以45°角相切的方式脱离金属片辊子(1),涂层(8)就由紫外线辐射器(10)来辐射。上述的辐射也可通过金属片(9)的垂直偏转来进一步加强。为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需要冷却的偏转辊子(11)、(12)和(13)。在辊子(11)和(12)之间布置有一个紫外线辐射器,在辊子(12)和(13)之间布置有一个红外线辐射器。在温度降低至周围环境温度之后,将金属片(9)缠绕在一个缠绕台(14)上。选定涂布辊子(2)和(3)的温度,从而涂布辊子(2)和(3)的温度和金属片辊子(1)的温度二者的平均值形成平均涂布温度,在上述的平均涂布温度下,涂布的环氧树脂的熔化粘度约为5,000mPa.s至15,000mPa.s。在双层涂布后进行紫外线辐射可保证第一涂层(17)经辐射后交联。第二涂层(8)通过加热而变得光滑但不硬。通过红外线辐射器(16)就可对第二涂层(8)进行确定的预先硬化。参考下面的例子而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解释实施例涂布材料145.00份Bakelite生产的RtapoxVE4704R,以重量计;36.00份Mg(OH)2,以重量计;15.00份甲酚酚醛清漆,以重量计;3.00份2-乙基蒽醌(2-ethylanthraquinone),BASF,以重量计;0.50份2-乙基-4-甲基咪唑(2-ethyl-4-methylimidazole),BASF,以重量计;0.50份日光坚牢绿(helio fast green),以重量计;总计100.00份,按重量百分比计算。涂布材料253.00份Bakelite生产的Rtapox0400,以重量计;18.00份Bakelite生产的Rtapox0164,以重量计;28.00份甲酚酚醛清漆,以重量计;0.50份2-乙基-4-甲基咪唑(2-ethyl-4-methylimidazole),BASF,以重量计;0.50份日光坚牢绿(helio fast green),以重量计;总计100份,按重量百分比计算电解铜片厚度为17.5μm。将涂布材料1加入预热至60℃的供应容器(6)中。将涂布辊子(2)和计量辊子(4)加热至60℃。将金属片辊子(1)加热至70℃。将涂布材料(2)加入涂料供应箱(7)中,将所述的涂料供应箱(7)加热至100℃。将涂布辊子(3)和计量辊子(5)加热至100℃。涂布辊子(2)和(3)上布置有3nm厚的切削的橡胶层。在其上每25mm切削出125个沟槽。涂膜在中间位置是分离的。每个涂布过程涂布的层的厚度为25μm。涂布速度为15米/分钟。第一层的紫外线硬化在2×10秒中进行。紫外线辐射器(10)和(15)的长度均为2,500mm。将偏转辊子(11)、(12)和(13)冷却至5℃。辊子表面涂布聚四氟乙烯。涂布设备直径为500mm的镀铬金属片辊子(1);计量辊子(4,5),直径为250mm;涂布辊子,涂布有橡胶,涂层为Lraflex生产的3mm LRA2105,肖氏硬度A40,辊子直径为250mm;紫外线辐射器(10,15),功率为10KW,波长为350nm,长度为2500mm。权利要求1.一种利用可熔涂料对铜片进行双层涂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导铜片(9)围绕一个可加热的辊子(1)缠绕大约半圈的长度,并由两个可加热的辊子型涂布装置(2,4)和(3,5)对其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可熔涂料对铜片进行双层涂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导铜片(9)围绕一个可加热的辊子(1)缠绕大约半圈的长度,并由两个可加热的辊子型涂布装置(2,4)和(3,5)对其进行涂布,以这种方式,在第一涂布过程中,涂布经紫外线辐射和加热硬化的无溶剂熔化涂料,在第二涂布过程中,将只经加热硬化的无溶剂可熔涂料涂布到第一层涂布材料上,这样,第一粘合剂层通过布置在下游的紫外线辐射器的辐射作用而进行交联。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J谢菲尔
申请(专利权)人:以列达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GB[英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